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然专利>正文

全自动双钢筋平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539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09:1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双钢筋平焊机,包括:固定在机箱主体上的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的自动焊接机构和自动上料机构;所述传动装置用于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多根纵筋向同一进给方向水平均速移动,所述自动上料机构用于在所述传动装置的驱动下将横筋移动至两根所述纵筋之间,所述自动焊接机构用于在所述传动装置的驱动下对所述纵筋和所述横筋的连接处进行焊接,所述传动装置还用于带动焊接后得到的双钢筋向所述进给方向继续移动。本申请能够自动、准确和便捷的完成双钢筋焊接工作,提升双钢筋焊接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Automatic double steel flat wel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双钢筋平焊机
本申请涉及焊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双钢筋平焊机。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是建筑物中普遍应用的承重材料。目前,钢筋混凝土中的配筋多为热轧钢筋。众所周知,热轧低碳钢在经过冷拔后,强度要比热轧钢高出50%,如果将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替换为冷拔钢丝,将会节省大量钢材,但由于冷拔钢丝表面光滑,导致混凝土对钢丝的握固力差,阻碍了冷拔钢丝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应用。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将两根平行冷拔钢丝之间排列焊接横丝的钢筋结构(梯子状,简称“双钢筋”),即在相互靠近(20mm)左右的两根纵向钢丝之间,每隔设定好的相同距离焊接横向钢丝,由纵向、横向钢丝形成一种类梯子型结构。将双钢筋应用于钢筋混凝土中,不但弥补了冷拔钢丝在混凝土中握固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大量节约钢材,为冷拔钢丝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应用消除了障碍,形成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双钢筋自动平焊机传动系统采用大量凸轮结构,(焊接过程大体为:纵筋进给→横筋进给→纵筋停止→横筋上料→焊接→循环往复)。焊接时纵筋为静止状态,整个焊接过程是一种间歇往复运动,不但严重制约生产效率,还存在噪声大、精度低、可靠性差等一系列技术问题。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全自动双钢筋平焊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全自动双钢筋平焊机,能够自动、准确和便捷的完成双钢筋焊接工作,提升双钢筋焊接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全自动双钢筋平焊机,包括:固定在机箱主体上的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的自动焊接机构和自动上料机构;所述传动装置用于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多根纵筋向同一进给方向水平均速移动,所述自动上料机构用于在所述传动装置的驱动下将横筋移动至两根所述纵筋之间,所述自动焊接机构用于在所述传动装置的驱动下对所述纵筋和所述横筋的连接处进行焊接,所述传动装置还用于带动焊接后得到的双钢筋向所述进给方向继续移动。进一步地,所述自动焊接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纵筋两侧的右焊接轮盘和左焊接轮盘,所述右焊接轮盘和所述左焊接轮盘与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并在所述传动装置的驱动下互为相反旋转,以带动所述纵筋向所述进给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自动焊接机构还包括多个均匀分布且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右焊接轮盘和所述左焊接轮盘边沿上的焊头,所述焊头用于在通电后执行焊接工作。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用于容置横筋的上料盒和设置有至少一个电磁铁的横筋上料盘,所述电磁铁通过电磁铁固定片固定在所述横筋上料盘的边沿上,所述横筋上料盘与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并在所述传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圆心旋转,以通过所述电磁铁的磁吸作用移动所述上料盒中的所述横筋。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箱主体上的前矫直轧辊组,所述纵筋穿过所述前矫直轧辊组,以确定所述进给方向。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的电机与主齿轮连接,所述主齿轮传动连接有第一副齿轮,所述第一副齿轮用于驱动设置在所述纵筋两侧的前主动进料辊和前被动进料辊,以使所述前主动进料辊和所述前被动进料辊带动所述纵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的主齿轮还传动连接有第二副齿轮,所述第二副齿轮用于驱动设置在所述双钢筋两侧的后主动进料辊和后被动进料辊,以使所述后主动进料辊和所述后被动进料辊带动焊接后得到的所述双钢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的主齿轮还传动连接有第三副齿轮,所述第三副齿轮同步连接有第一组同步带轮和第二组同步带轮,所述第一组同步带轮用于驱动所述自动焊接机构转动,所述第二组同步带轮用于驱动所述自动上料机构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副齿轮、第二副齿轮和第三副齿轮同步转动。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箱主体内的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传动装置的电机、所述自动焊接机构的焊头以及所述前矫直轧辊组和后矫直轧辊组电连接。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全自动双钢筋平焊机,通过设置一固定在机箱主体上的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的自动焊接机构和自动上料机构;首先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多根纵筋向同一进给方向水平均速移动,然后通过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在所述传动装置的驱动下将横筋移动至两根所述纵筋之间,在然后通过所述自动焊接机构在所述传动装置的驱动下对所述纵筋和所述横筋的连接处进行焊接,同时所述传动装置还用于带动焊接后得到的双钢筋向所述进给方向继续移动,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由于间歇往复运动造成的生产效率低、噪声大、精度低、可靠性差的一系列问题,本申请在焊接过程中纵筋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本申请能够自动、准确和便捷的完成双钢筋焊接工作,提升双钢筋焊接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所述全自动双钢筋平焊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所述自动焊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所述自动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所述全自动双钢筋平焊机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双钢筋平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机箱主体上的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的自动焊接机构和自动上料机构;/n所述传动装置用于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多根纵筋向同一进给方向水平均速移动,所述自动上料机构用于在所述传动装置的驱动下将横筋移动至两根所述纵筋之间,所述自动焊接机构用于在所述传动装置的驱动下对所述纵筋和所述横筋的连接处进行焊接,所述传动装置还用于带动焊接后得到的双钢筋向所述进给方向继续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双钢筋平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机箱主体上的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的自动焊接机构和自动上料机构;
所述传动装置用于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多根纵筋向同一进给方向水平均速移动,所述自动上料机构用于在所述传动装置的驱动下将横筋移动至两根所述纵筋之间,所述自动焊接机构用于在所述传动装置的驱动下对所述纵筋和所述横筋的连接处进行焊接,所述传动装置还用于带动焊接后得到的双钢筋向所述进给方向继续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双钢筋平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焊接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纵筋两侧的右焊接轮盘和左焊接轮盘,所述右焊接轮盘和所述左焊接轮盘与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并在所述传动装置的驱动下互为相反旋转,以带动所述纵筋向所述进给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双钢筋平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焊接机构还包括多个均匀分布且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右焊接轮盘和所述左焊接轮盘边沿上的焊头,所述焊头用于在通电后执行焊接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双钢筋平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用于容置横筋的上料盒和设置有至少一个电磁铁的横筋上料盘,所述电磁铁通过电磁铁固定片固定在所述横筋上料盘的边沿上,所述横筋上料盘与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并在所述传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圆心旋转,以通过所述电磁铁的磁吸作用移动所述上料盒中的所述横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然李长凯李世坤马运德
申请(专利权)人:赵然李长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