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升降组件的拣选车及拣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6199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7:54
一种带升降组件的拣选车及拣选系统,该拣选车包括:主体架,包括至少一供拣选物品放置的架层,该架层自第一端至第二端向下倾斜,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无动力滚筒,沿着倾斜方向排列至所述架层的第二端;升降组件,与架层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包括第二无动力滚筒,位于相对应架层的第二端所在的一侧;升降机构,固定于主体架,并连接至第二无动力滚筒,以驱动第二无动力滚筒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上下移动;其中,第一位置高于相对应架层的第二端,第二位置低于相对应架层的第二端,并通过第一位置处的第二无动力滚筒来对拣选物品限位;控制器,对所述升降机构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升降组件来控制拣选物品滑落至输送平台上,省时省力。

Picking car and picking system with lifting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升降组件的拣选车及拣选系统
本技术涉及物品拣选
,尤其涉及一种带升降组件的拣选车及拣选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商品订单数量、重量越来越多,同时客户对商品质量、送货时效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仓储内各个作业环节高效的运作与衔接。目前仓储内将拣选商品送至输送线一般采用传统的金属结构拣选车,其由金属型材焊接而成,一般包括整体金属框架、扶手、脚轮等结构,用来实现将拣选的商品转运到后续的作业的地点。待库房内商品拣选完成后,需要将拣选车上带有订单商品的周转箱人工搬运到输送线上,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升降组件的拣选车及拣选系统,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带升降组件的拣选车,包括主体架、至少一升降组件和控制器,其中:主体架,包括至少一供拣选物品放置的架层,所述架层自第一端至第二端向下倾斜,所述架层设置有多个第一无动力滚筒,所述第一无动力滚筒沿倾斜方向排列至所述架层的第二端;升降组件,与所述架层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包括第二无动力滚筒和升降机构,其中:第二无动力滚筒,位于相对应架层的第二端所在的一侧;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主体架,并连接至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以驱动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上下移动;其中,所述第一位置高于相对应架层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位置低于相对应架层的第二端,并通过位于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来对所述拣选物品进行限位;控制器,对所述升降机构进行控制。其中,所述升降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其中:第一升降机构,连接至所述第二无动力滚动的第一端;第二升降机构,连接至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缸和第一升降杆,其中:第一升降缸,固定于所述主体架;第一升降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缸的一侧,所述第一升降杆的端部通过一连接杆连接至一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缸、第二升降杆,其中:第二升降缸,固定于所述主体架;第二升降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缸的一侧,所述第二升降杆的端部通过另一连接杆连接至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升降缸和第二升降缸分别为双向升降缸,使得相邻两个架层的两组升降组件能共用所述第一升降缸和第二升降缸。其中,所述架层还设置有供拣选物品静止放置的平板,所述平板靠近所述架层的第一端。其中,所述平板的上表面高于第一无动力滚筒的上表面。其中,所述架层还分别设置有边框,所述边框高于平板和第一无动力滚筒的上表面。其中,所述边框靠近架层第二端的一侧还设置有缓冲胶垫。其中,所述拣选车还包括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其中:第一按钮,能触发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升降机构,以使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及第二按钮,能触发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升降结构,以使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所述主体架的底部还设置有脚轮,所述主体架的上部还设置有把手。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拣选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拣选车;以及输送平台,具有至少一平台层,所述平台层与所述拣选车的架层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一平台层与相对应架层的第二端的高度匹配。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拣选车移动至输送平台后,通过升降组件的自动升降,能够控制拣选物品在重力作用下沿多个无动力滚筒上滑落至输送平台上,而不用人员搬运至输送平台,省时省力;(2)在拣选车的架层上进一步设置平板,需首先轻推平板上的拣选物品至多个无动力滚筒上,再使其利用重力滑落至输送平台上,可有序控制拣选物品滑落。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带升降组件的拣选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B是图1中带升降组件的拣选车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带升降组件的拣选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升降组件位于下降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A是图1中升降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B是图1中升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A是图3中升降组件位于下降状态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B是图3中升降组件位于下降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装有拣选物品的拣选车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控制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将拣选车推送到输送平台附近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将升降组件下降后使拣选物品转移到输送平台上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00主体架;110第一无动力滚筒;120平板;130边框;140脚轮;150把手;200升降组件;210a第一升降缸;210b第二升降缸;220a、230a第一升降杆;220b、230b第二升降杆;240连接杆;250、260第二无动力滚筒;310控制器;320第一按钮;330第二按钮;410周转箱;420商品;500输送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技术。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贯穿附图,相同的元素由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可能导致对本技术的理解造成混淆时,将省略常规结构或构造。并且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反映真实大小和比例,而仅示意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升降组件的拣选车,在拣选车上放置拣选物品例如装有商品的周转箱后,推送拣选车及周转箱到输送平台附近,通过控制升降组件下降,周转箱可以通过无动力滚筒顺利滑落到输送平台上,并输送至后端进行相应的作业,不用人员搬运周转箱,省时省力,提高仓储作业效率。作为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A和图1B所示,提供了一种带升降组件的拣选车,其包括主体架100、至少一升降组件200、控制器310,其中:主体架100包括至少一供拣选物品放置的架层,各架层分别自第一端至第二端向下倾斜,各架层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无动力滚筒110,第一无动力滚筒110沿倾斜方向排列至架层的第二端,以便拣选物品能够沿多个第一无动力滚筒110向架层的第二端滑动;升降组件200与架层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其包括第二无动力滚筒250、260和升降机构,其中:第二无动力滚筒250、260,分别位于相对应架层的第二端所在一侧;升降机构,固定于主体架100,并连接至第二无动力滚筒2502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升降组件的拣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拣选车包括主体架、至少一升降组件和控制器,其中:/n主体架,包括至少一供拣选物品放置的架层,所述架层自第一端至第二端向下倾斜,所述架层设置有多个第一无动力滚筒,所述第一无动力滚筒沿倾斜方向排列至所述架层的第二端;/n升降组件,与所述架层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包括第二无动力滚筒和升降机构,其中:/n第二无动力滚筒,位于相对应架层的第二端所在的一侧;/n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主体架,并连接至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以驱动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上下移动;/n其中,所述第一位置高于相对应架层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位置低于相对应架层的第二端,并通过位于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来对所述拣选物品进行限位;/n控制器,对所述升降机构进行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升降组件的拣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拣选车包括主体架、至少一升降组件和控制器,其中:
主体架,包括至少一供拣选物品放置的架层,所述架层自第一端至第二端向下倾斜,所述架层设置有多个第一无动力滚筒,所述第一无动力滚筒沿倾斜方向排列至所述架层的第二端;
升降组件,与所述架层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包括第二无动力滚筒和升降机构,其中:
第二无动力滚筒,位于相对应架层的第二端所在的一侧;
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主体架,并连接至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以驱动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上下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高于相对应架层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位置低于相对应架层的第二端,并通过位于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来对所述拣选物品进行限位;
控制器,对所述升降机构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拣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其中:
第一升降机构,连接至所述第二无动力滚动的第一端;
第二升降机构,连接至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拣选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缸和第一升降杆,其中:
第一升降缸,固定于所述主体架;
第一升降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缸的一侧,所述第一升降杆的端部通过一连接杆连接至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缸和第二升降杆,其中:
第二升降缸,固定于所述主体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祥韩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