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05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上盖组件和煲体组件,上盖组件可开闭地枢转设置在煲体组件上,煲体组件包括:煲体,煲体上设有集水槽,集水槽具有过水沉台,过水沉台的底部设置有过水孔,且集水槽的表面沿靠近过水沉台的方向倾斜延伸;储水盒,储水盒可拆卸地设置在煲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存在冷凝水容易滞留在煲体上的问题。

Cooking utensi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家电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在电压力锅烹饪的过程中,会产生冷凝水,在开盖时,盖体上吸附的冷凝水会落入煲体上。目前的产品,在上盖与煲体的枢接侧会设置有盖板和接水盒,同时在煲体的枢接侧的内侧还会设置电源板组件,以为产品供电。而后盖板和储水盒都是设置在煲体外侧,这样产品的长度需加长,且成本也高。不仅如此,为了避免冷凝水影响电源板组件,电源板组件外侧的外壳为封闭状态,产品连线不方便,总装效率低。而且后盖板和储水盒凸设于煲体上,不仅产品不美观,煲体上的冷凝水也不易流入到接水盒中,容易滞留在煲体上,而滞留在煲体上的冷凝水还极易产生细菌滋生,发出难闻的异味。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存在冷凝水容易滞留在煲体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存在冷凝水容易滞留在煲体上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盖组件和煲体组件,上盖组件可开闭地枢转设置在煲体组件上,煲体组件包括:煲体,煲体上设有集水槽,集水槽具有过水沉台,过水沉台的底部设置有过水孔,且集水槽的表面沿靠近过水沉台的方向倾斜延伸;储水盒,储水盒可拆卸地设置在煲体上。通过在煲体的上表面设置集水槽可以对冷凝水进行一次导流,使冷凝水易于汇聚在一起,进一步地还设置有过水沉台,且过水沉台位于集水槽内,这样也就是对汇聚在一起的冷凝水进一步进行汇聚和导流。也就是通过这种多次下沉的结构使得煲体上的冷凝水可以快速地流入到储水盒中,减少了冷凝水在煲体上滞留的时间,进而可以减少煲体上表面的脏污。此外,集水槽的表面倾斜设置可以使得进入到集水槽中的冷凝水快速地流入到过水沉台处,通过过水孔流入到储水盒中,将煲体上的冷凝水快速排出。当储水盒中的水位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储水盒从煲体上取下来,将储水盒中的水倒掉,以避免储水盒中的水过多溢流到煲体的内部。进一步地,储水盒在煲体上安装到位后,储水盒的外表面与煲体的外侧壁平齐。这样煲体的外表面更加平滑,没有多余的结构有利于烹饪器具的整体小型化。进一步地,集水槽的表面呈阶梯面,且过水沉台位于阶梯面的最低点处。阶梯面的设置可以增加冷凝水的流速,进而可以实现快速的将冷凝水从集水槽中排出,避免冷凝水在煲体的上表面积聚,减少了煲体的上表面的污渍的沉积。进一步地,集水槽的表面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阶梯面、第一个导流斜面、第二阶梯面、第二个导流斜面和第三阶梯面,且第二阶梯面的高度小于第一阶梯面和第三阶梯面。这样多阶梯结构也可以容纳更多的冷凝水,可以防止冷凝水过多时溢流到烹饪器具的内部。进一步地,集水槽设置在煲体的上表面的枢接侧,和/或枢接侧具有朝向上盖组件一侧伸出的凸起部,凸起部位于集水槽的第二阶梯面所在的区域内,且集水槽的表面在凸起部两侧的区域均具有导流斜面,且导流斜面沿靠近凸起部的方向倾斜延伸。导流斜面的设置使得冷凝水可以快速地流入到集水槽中,同时也减小了冷凝水因为高度差的原因引起的飞溅,可以有效地减少冷凝水飞溅到烹饪器具的内部。进一步地,过水沉台位于第二阶梯面处,第一阶梯面和第三阶梯面分别位于凸起部的两侧。这样设置便于冷凝水引流到第二阶梯面处。进一步地,煲体的上表面还具有导流槽,导流槽的槽表面沿靠近集水槽的方向倾斜延伸。这样设置使得冷凝水可以快速地流入到集水槽中,减少了冷凝水在导流槽中积聚的现象产生。进一步地,过水沉台在煲体上的正投影呈长条形,和/或过水沉台的底面沿靠近过水孔的方向倾斜延伸。这样设置可以使过水沉台中的冷凝水快速地流入到过水孔中。进一步地,煲体还具有引流结构,引流结构位于过水孔的下方,引流结构的引流面是V形面,且V形面的两个表面之间的交界线沿靠近储水盒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以使冷凝水流入到储水盒中。这样设置使得冷凝水进入到引流结构中后可以沿V形面迅速向下汇聚进而流入到储水盒中。进一步地,煲体组件还包括盖板和压板,压板设置在煲体的容置凹部内且位于盖板的内侧,且压板压设在引流结构远离煲体一侧的表面上,且压板的底边高于引流结构的最低点以在二者之间形成过流间隙。这样可以将引流结构的出水口遮挡一部分,以保证冷凝水容易流入到储水盒内。进一步地,储水盒在煲体上安装到位后,储水盒的外表面与煲体的外侧壁平齐,集水槽的表面呈阶梯面,且过水沉台位于阶梯面的最低点处,集水槽的表面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阶梯面、第一个导流斜面、第二阶梯面、第二个导流斜面和第三阶梯面,且第二阶梯面的高度小于第一阶梯面和第三阶梯面,集水槽设置在煲体的上表面的枢接侧,和/或枢接侧具有朝向上盖组件一侧伸出的凸起部,凸起部位于集水槽的第二阶梯面所在的区域内,且集水槽的表面在凸起部两侧的区域均具有导流斜面,且导流斜面沿靠近凸起部的方向倾斜延伸,过水沉台位于第二阶梯面处,第一阶梯面和第三阶梯面分别位于凸起部的两侧,煲体的上表面还具有导流槽,导流槽的槽表面沿靠近集水槽的方向倾斜延伸,过水沉台在煲体上的正投影呈长条形,和/或过水沉台的底面沿靠近过水孔的方向倾斜延伸,煲体还具有引流结构,引流结构位于过水孔的下方,引流结构的引流面是V形面,且V形面的两个表面之间的交界线沿靠近储水盒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以使冷凝水流入到储水盒中,煲体的外侧表面具有容置凹部,储水盒设置在容置凹部处,且容置凹部具有与煲体的中心连通的过线孔,煲体组件还包括电源板,电源板对应设置在过线孔处,以使电源板的插座裸露于过线孔处,煲体组件还包括盖板,盖板具有用于容置储水盒的凹槽,盖板扣合在容置凹部,以使煲体组件的外表面连续,凹槽的顶部具有供冷凝水通过的缺口,缺口通过煲体的引流结构与过水孔连通,煲体组件还包括压板,压板设置在煲体的容置凹部内且位于盖板的内侧,且压板压设在引流结构远离煲体一侧的表面上,且压板的底边高于引流结构的最低点以在二者之间形成过流间隙。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图1中煲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煲体组件未装配盖板和储水盒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P处的放大图;图5示出了图2中煲体组件的一个角度的视图;图6示出了图5的A-A向视图;图7示出了图5的B-B向视图;图8示出了图1中煲体组件的爆炸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上盖组件;20、煲体组件;30、煲体;31、枢接侧;32、集水槽;321、导流斜面;322、第一阶梯面;323、第二阶梯面;324、第三阶梯面;33、过水沉台;34、过水孔;35、凸起部;36、导流槽;37、引流结构;371、引流面;372、出水端;38、容置凹部;381、过线孔;382、纵向挡水筋;383、挡水凸沿;40、储水盒;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组件(10)和煲体组件(20),所述上盖组件(10)可开闭地枢转设置在所述煲体组件(20)上,所述煲体组件(20)包括:/n煲体(30),所述煲体(30)上设有集水槽(32),所述集水槽(32)具有过水沉台(33),所述过水沉台(33)的底部设置有过水孔(34),且所述集水槽(32)的表面沿靠近所述过水沉台(33)的方向倾斜延伸;/n储水盒(40),所述储水盒(4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煲体(3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组件(10)和煲体组件(20),所述上盖组件(10)可开闭地枢转设置在所述煲体组件(20)上,所述煲体组件(20)包括:
煲体(30),所述煲体(30)上设有集水槽(32),所述集水槽(32)具有过水沉台(33),所述过水沉台(33)的底部设置有过水孔(34),且所述集水槽(32)的表面沿靠近所述过水沉台(33)的方向倾斜延伸;
储水盒(40),所述储水盒(4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煲体(3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盒(40)在所述煲体(30)上安装到位后,所述储水盒(40)的外表面与所述煲体(30)的外侧壁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32)的表面呈阶梯面,且所述过水沉台(33)位于所述阶梯面的最低点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32)的表面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阶梯面(322)、第一个导流斜面(321)、第二阶梯面(323)、第二个所述导流斜面(321)和第三阶梯面(324),且所述第二阶梯面(323)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阶梯面(322)和所述第三阶梯面(3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32)设置在所述煲体(30)的上表面的枢接侧(31),和/或枢接侧(31)具有朝向所述上盖组件(10)一侧伸出的凸起部(35),所述凸起部(35)位于所述集水槽(32)的第二阶梯面(323)所在的区域内,且所述集水槽(32)的表面在所述凸起部(35)两侧的区域均具有所述导流斜面(321),且所述导流斜面(321)沿靠近所述凸起部(35)的方向倾斜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沉台(33)位于所述第二阶梯面(323)处,所述第一阶梯面(322)和所述第三阶梯面(324)分别位于所述凸起部(35)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30)的上表面还具有导流槽(36),所述导流槽(36)的槽表面沿靠近所述集水槽(32)的方向倾斜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沉台(33)在所述煲体(30)上的正投影呈长条形,和/或所述过水沉台(33)的底面沿靠近所述过水孔(34)的方向倾斜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30)还具有引流结构(37),所述引流结构(37)位于所述过水孔(34)的下方,所述引流结构(37)的引流面(371)是V形面,且所述V形面的两个表面之间的交界线沿靠近所述储水盒(40)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以使冷凝水流入到所述储水盒(40)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组件(20)还包括盖板(60)和压板(70),所述压板(70)设置在所述煲体(30)的容置凹部(3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鑫王本新张懿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