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箱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783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烤箱散热结构,包括散热通道,该散热通道的一端为进风端口,另一端为出风端口,上述进风端口上设置有离心风机组件,上述散热通道中沿其进风端口至出风端口方向上下或左右并列设置有第一散热支道和第二散热支道,烤箱的透风管的出风端位于上述第一散热支道中,烤箱的控制电路板安装在第一散热支道的独立侧壁上,而上述第二散热支道的出风通向烤箱的门体。与现有的贯流风机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烤箱散热结构也具有风量大且噪音低的特点,并且能同时实现对烤箱箱体、控制电路板以及门体的散热。

A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ov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烤箱散热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烤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烤箱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烤箱一般采用贯流风机和单个散热通道对烤箱进行散热,如专利号为ZL201120306724.0(CN20217328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烤箱,其有具有门体的箱体,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箱,散热箱具有露出箱体的前端面的出风口,散热箱的侧壁上还具有供外部的热风进入散热箱内的进风口,箱体的顶壁上开有连通所述箱体和散热箱的导风口,所述散热箱内还安装有将进入散热箱内的热风排向所述出风口的散热风机。该专利中的散热风机为贯流风机,散热箱即构成唯一的散热通道,这种散热结构需要的风量较大,使得贯流风机产生的噪音也较大,此外,该种散热结构能将烤箱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带走,也能降低上置的控制电路板产生的热量。然而,烤箱的门体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温度偏高的问题,现有的烤箱的散热结构无法对烤箱的门体进行有效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风量大且噪音低的烤箱散热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风量大、噪音低并能同时对箱体和门体进行散热的烤箱散热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烤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通道,该散热通道的一端为进风端口,另一端为出风端口,上述进风端口上设置有离心风机组件,上述散热通道中沿其进风端口至出风端口方向上下或左右并列设置有第一散热支道和第二散热支道,烤箱的透风管的出风端位于上述第一散热支道中,烤箱的控制电路板安装在第一散热支道的独立侧壁上,而上述第二散热支道的出风通向烤箱的门体。为使散热通道内部结构简单,方便设置,所述散热通道的内腔通过第二隔板上下分隔为上述第一散热支道和第二散热支道,上述控制电路板安装在第一散热支道的顶壁上。为使由出风口导出的冷空气能更加顺利地分流至第一散热支道和第二散热支道中,所述进风端口与上述出风口通过连接通道流体连通,该连接通道中竖向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分隔板,该分隔板将上述进风端口分隔为左右两个分端口,且各分端口分别被上述第二隔板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与第一散热支道对应的分端口中设置有第一挡板,该第一挡板封闭该分端口被第二隔板分隔的下侧部分,与第二散热支道对应的分端口中设置有第二挡板,该第二挡板封闭该分端口被第二隔板分隔的上侧部分。为对进入各散热支道中的空气进行导流,从而能避免空气在散热支道中停滞而影响散热的效果和效率,所述第一散热支道和第二散热支道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引流板和第二引流板,第一散热支道和第二散热支道的进风处分别位于对应散热支道的一侧,而上述第一引流板和第二引流板分别用于将第一散热支道和第二散热支道的进风引向对应散热支道的另一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引流板夹设在第一散热支道中,其一端与分隔板固定,另一端向第一散热支道相对于其进风处的另一侧延伸。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引流板夹设在第二散热支道中,其一端与分隔板固定,另一端向第二散热支道相对于其进风处的另一侧延伸。为能更好地降低门体的温度,所述门体包括前后设置的外玻璃和中玻璃,该外玻璃也中玻璃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的散热间隙,上述第二散热支道的出风通向该散热间隙。进一步,为使第二散热支道的出风能更加顺利地导入散热间隙中,所述散热间隙具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所述散热通道由烤箱的顶板和罩设在该顶板上的导风板围设而成,第一隔板和顶板的前侧缘均朝上述顶部开口向下倾斜而分别形成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且该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相互平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散热通道的进风端口上设置有离心风机组件,与现有的贯流风机相比,离心风机具有风量大,噪音小等特点,从而使得本申请中的烤箱散热结构也具有风量大且噪音低的优点,进而能提升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此外,本专利技术中的散热通道分隔为第一散热支道和第二散热支道,这样离心风机组件的出风能分别进入第一散热支道和第二散热支道中,进入第一散热支道中的冷风能将透风管排出的热量带出烤箱,同时能对控制电路板进行散热,同时,第二散热支道未直接接触烤箱内部的热源,因此第二散热支道吹出的风为温度较低的冷风,第二散热支道吹出的冷风通向烤箱的门体,从而能对门体进行降温,避免烤箱门体温度过高而烫伤操作者的手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烤箱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Ⅰ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烤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4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图6中Ⅱ部分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导风通道进风过程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散热支道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散热支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10所示,一种烤箱,其包括箱体1,该箱体1内设置有内胆100,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门体2,而内胆100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结构。上述门体2包括前后平行设置在外玻璃21和中玻璃22,该外玻璃21和中玻璃22之间形成散热间隙23,该散热间隙23上下开口,分别为顶部进口231和底部出口232。上述内胆100的顶部具有顶板11,该顶板11上罩设有导风板3,该导风板3与顶板11围成散热通道30。该散热通道30的一端为进风端口31,另一端为出风端口32,上述进风端口31上设置有离心风机组件,这样离心风机组件的出风能通过进风端口31进入散热通道30中,从而导出热量,实现对烤箱的散热。进一步,上述散热通道30中设置有与顶板11平行的第二隔板34,通过该第二隔板34将散热通道30上下分隔为第一散热支道301和第二散热支道302,这样离心风机组件的出风能分别进入第一散热支道301和第二散热支道302中。本实施例中,烤箱的控制电路板9安装在导风板3上,烤箱的透风管5的出风端位于上述第一散热支道301中,这样进入第一散热支道301中的冷风能将透风管5排出的热量带出烤箱,同时能对控制电路板9进行散热,同时,第二散热支道302未直接接触烤箱内部的热源,因此第二散热支道302吹出的风为温度较低的冷风,第二散热支道302吹出的冷风通向烤箱的门体2,从而能对门体2进行降低,避免烤箱门体2温度过高而烫伤操作者的手部。为能更好地降低门体2的温度,本实施例中,第二散热支道302的出风从散热间隙23的顶部进口231处通入散热间隙23中,这样冷风通入散热间隙23中,由上向下运动并带走门体2上的热量。本实施例中,采用离心风机组件,与现有的贯流风机相比,离心风机具有风量大,噪音小等特点,从而使得本申请中的烤箱散热结构也具有风量大且噪音低的优点,进而能提升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进一步,本实施例中,该离心风机组件包括导风通道6和离心风机7,该导风通道6包括蜗壳状的导风腔601和进风腔602,该离心风机7的叶轮71设置在导风腔601中,该导风腔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烤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通道(30),该散热通道(30)的一端为进风端口(31),另一端为出风端口(32),上述进风端口(31)上设置有离心风机组件,/n上述散热通道(30)中沿其进风端口(31)至出风端口(32)方向上下或左右并列设置有第一散热支道(301)和第二散热支道(302),烤箱的透风管(5)的出风端位于上述第一散热支道(301)中,烤箱的控制电路板(9)安装在第一散热支道(301)的独立侧壁上,而上述第二散热支道(302)的出风通向烤箱的门体(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烤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通道(30),该散热通道(30)的一端为进风端口(31),另一端为出风端口(32),上述进风端口(31)上设置有离心风机组件,
上述散热通道(30)中沿其进风端口(31)至出风端口(32)方向上下或左右并列设置有第一散热支道(301)和第二散热支道(302),烤箱的透风管(5)的出风端位于上述第一散热支道(301)中,烤箱的控制电路板(9)安装在第一散热支道(301)的独立侧壁上,而上述第二散热支道(302)的出风通向烤箱的门体(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30)的内腔通过第二隔板(34)上下分隔为上述第一散热支道(301)和第二散热支道(302),上述控制电路板(9)安装在第一散热支道(301)的顶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烤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组件包括导风通道(6)和离心风机(7),该导风通道(6)整体呈蜗壳状,离心风机(7)的叶轮(71)设置在该导风通道(6)中,该导风通道(6)的出风口(62)与上述进风端口(31)流体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烤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端口(31)与上述出风口(62)通过连接通道(10)流体连通,该连接通道(10)中竖向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分隔板(34),该分隔板(34)将上述进风端口(31)分隔为左右两个分端口(310),且各分端口(310)分别被上述第二隔板(34)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
其中,与第一散热支道(301)对应的分端口(310)中设置有第一挡板(301a),该第一挡板(301a)封闭该分端口(310)被第二隔板(34)分隔的下侧部分,与第二散热支道(302)对应的分端口(310)中设置有第二挡板(302a),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灵文广才杨均曹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