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752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机支架、耳罩及滑动臂,耳机支架具有容置腔,滑动臂滑动插装于容置腔内,容置腔内设有齿条,滑动臂设有用于抵持齿条以定位滑动臂移动位置的弹性摩擦片,滑动臂靠近耳机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块,耳机支架的端部设有第二限位块。通过在滑动臂上设置有弹性摩擦片,而弹性摩擦片抵持着齿条的内侧壁,这样,弹性摩擦片与齿条之间的不容易松脱,则调节好滑动臂伸出的长度后,弹性摩擦片与齿条的相对位置较为稳定,提高佩戴舒适性;另外当滑动臂拉出至最大臂长后,第二限位块抵持着第一限位块,从而防止滑动臂完全滑出耳机支架,提高滑动的稳定性。

head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戴式耳机
本技术涉及耳机
,尤其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随身听、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配套的耳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佩戴舒服、音质效果好,头戴式耳机而备受青睐。其中为了提高耳机与人脸的贴合度,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可调节耳机头带长短的头戴式耳机,然而现有技术中滑动臂与耳机支架的卡接部容易松脱,从而使得滑动臂从耳机支架内滑落,而导致佩戴使用整体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在于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头戴式耳机的滑动臂与耳机支架的卡接部容易松脱,滑动臂从耳机支架内滑落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机支架、分别安装于所述耳机支架两端的耳罩以及将所述耳机支架两端与两所述耳罩相连的滑动臂,所述滑动件包括底壳、盖设于所述底壳上的顶壳以及由所述耳机支架的端部朝向各所述耳罩方向延伸的滑动臂,所述滑动臂滑动插装于所述顶壳与所述底壳之间,所述底壳内设有齿条,所述滑动臂的自由端设有用于抵持所述齿条以定位所述滑动件移动位置的滑动弹片,所述滑动弹片包括与所述滑动臂相连的连接部和由所述连接部凸出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抵顶所述齿条。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摩擦片包括用于抵持所述齿条的抵持部和由所述抵持部向两侧延伸的连接部,所述抵持部朝着所述齿条的一面弯曲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臂背离所述耳罩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弹性摩擦片的容置槽,各所述连接部的端部朝向所述容置槽的方向延伸有卡接条,所述容置槽对应各所述卡接条的位置设有卡槽。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摩擦片的宽度略大于所述齿条的宽度,所述抵持部的外径略大于所述齿条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摩擦片为橡胶摩擦片或硅胶摩擦片。进一步,所述耳机支架包括第一壳体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所述滑动臂的两侧凸设有滑行条,所述第一壳体对应各所述滑行条的位置设有滑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耳机支架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凸出设有限位板。进一步地,所述头戴式耳机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滑动臂与所述耳罩的铰链结构,所述铰链结构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滑动臂上,所述铰链结构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耳罩内。进一步地,所述耳罩包括耳壳、喇叭座以及用于使所述喇叭座相对所述耳壳移动的微调结构,所述微调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耳壳内的连接杆、套设于所述连接杆内的弹性件以及固定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耳壳与所述喇叭座,所述喇叭座设有供所述连接杆穿过的缺口,所述固定件套设与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进一步地,所述头戴式耳机还包括设有所述耳罩上的装饰盖,所述耳罩上设有适配所述装饰盖的凹槽,所述装饰盖朝向所述耳罩的一面凸设有多个卡块,所述凹槽对应各所述卡块的位置设有卡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滑动臂上设置有弹性摩擦片,而弹性摩擦片抵持着齿条的内侧壁,这样,弹性摩擦片与齿条之间的不容易松脱,则调节好滑动臂伸出的长度后,弹性摩擦片与齿条的相对位置较为稳定,提高佩戴舒适性;另外当滑动臂拉出至最大臂长后,滑第二限位块抵持着第一限位块,从而防止滑动臂完全滑出耳机支架,提高滑动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三;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罩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1-耳机支架;11-齿条;12-第一壳体;13-第二壳体;14-第二限位块;121-滑槽;2-耳罩;21-耳壳;22-喇叭座;23-微调结构;24-卡口;221-缺口;231-连接杆;232-固定件;3-滑动臂;31-弹性摩擦片;32-第一限位块;33-容置槽;34-滑行条;311-抵持部;312-连接部;313-卡接条;331-卡槽;4-装饰盖;41-卡块;5-铰链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头戴式耳机进行说明。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机支架1、两个耳罩2以及滑动臂3,而两个耳罩2分别安装在耳机支架1的两端,而滑动臂2将耳机支架1的两端与两述耳罩2相连。具体地,耳机支架1具有容置腔(图未示),滑动臂3滑动插装在该容置腔内,从而可以通过拉动滑动臂3,以使得耳罩2更加贴合人脸,减少由于耳机大小不合适而导致长时间佩戴所造成的耳朵疲劳和佩戴不舒服问题。其中,容置腔内设有齿条11,而滑动臂3上设有弹性摩擦片31,在这里弹性摩擦片31抵持着齿条11,便可以定位滑动臂3伸出的位置,也就是说,弹性摩擦片31与齿条11起到固定的作用。各个滑动臂3背离弹性摩擦片31一面设有第一限位块32,耳机支架的端部设有第二限位块14,则当滑动臂3沿着耳罩2方向伸出至滑动臂3的最大臂长后,第二限位块14便会抵持第一限位块32,从而防止滑动臂3完全滑出耳机支架1,提高滑动的稳定性。具体地,通过在滑动臂3上设置有弹性摩擦片31,而弹性摩擦片31抵持着齿条11的内侧壁,这样,弹性摩擦片31与齿条11之间的不容易松脱,则当用户将滑动臂3拉出至合适的长度后,弹性摩擦片31与齿条11的相对位置较为稳定,提高佩戴舒适性。另外,当滑动臂3拉出至最大臂长后,第二限位块14抵持着第一限位块32,从而防止滑动臂3完全滑出耳机支架1,提高滑动的稳定性。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头戴式耳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机支架、分别安装于所述耳机支架两端的耳罩以及将所述耳机支架两端与两所述耳罩相连的滑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支架具有容置腔,所述滑动臂滑动插装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容置腔内设有齿条,所述滑动臂设有用于抵持所述齿条以定位所述滑动臂移动位置的弹性摩擦片,所述滑动臂靠近所述耳机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耳机支架的端部设有用于在所述滑动臂拉出最大臂长时抵持所述第一限位块以防止所述滑动臂完全滑出所述耳机支架的第二限位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机支架、分别安装于所述耳机支架两端的耳罩以及将所述耳机支架两端与两所述耳罩相连的滑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支架具有容置腔,所述滑动臂滑动插装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容置腔内设有齿条,所述滑动臂设有用于抵持所述齿条以定位所述滑动臂移动位置的弹性摩擦片,所述滑动臂靠近所述耳机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耳机支架的端部设有用于在所述滑动臂拉出最大臂长时抵持所述第一限位块以防止所述滑动臂完全滑出所述耳机支架的第二限位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摩擦片包括用于抵持所述齿条的抵持部和由所述抵持部向两侧延伸的连接部,所述抵持部朝着所述齿条的一面弯曲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臂背离所述耳罩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弹性摩擦片的容置槽,各所述连接部的端部朝向所述容置槽的方向延伸有卡接条,所述容置槽对应各所述卡接条的位置设有卡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摩擦片的宽度略大于所述齿条的宽度,所述抵持部的外径略大于所述齿条的内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摩擦片为橡胶摩擦片或硅胶摩擦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湘青吴海全唐忠辉彭久高师瑞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