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716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5:53
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散热器。连接器包括:壳体,具有插入腔和在插入腔的横向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在壳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散热器,安装在插入腔的顶壁上,包括基座以及安装在基座上的散热器主体,散热器主体的底部形成有横向贯穿散热器本体的至少一个通孔;以及至少一个弹性夹,每个弹性夹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横梁,横向贯穿散热器本体的通孔,并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以及第一配合连接部和第二配合连接部,分别设置在弹性横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并分别适于结合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以将散热器弹性地保持在插入腔的顶壁上。该连接器可省去密封片并具有好的散热效果,降低了制造和组装成本。

Connector, radi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散热器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器的连接器,以及一种适用于该连接器的散热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高速光电连接器通常包括壳体(或称为铁笼)、安装在壳体的顶壁上的散热器以及将散热器保持在壳体上的弹性夹。该弹性夹可将散热器直接按压和保持在壳体的顶壁上。在散热器上形成有容纳弹性夹的插槽,为了保持散热效果,需要在插槽处设置密封片来防止气流逃逸,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这增加了零件及组装成本。此外,对于较低的散热器来说,由于制造工艺及强度要求,无法保持底部连接,因此只能采用多段式散热器,这增加了散热器的模具成本和焊接工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具有插入腔,所述壳体具有在所述插入腔的横向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散热器,安装在所述插入腔的顶壁上,所述散热器包括基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散热器主体,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底部形成有横向贯穿所述散热器主体的至少一个通孔;以及至少一个弹性夹,每个所述弹性夹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横梁,横向贯穿所述散热器主体的通孔,并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以及第一配合连接部和第二配合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弹性横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并分别适于结合到所述壳体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以将所述散热器弹性地保持在所述插入腔的顶壁上。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弹性夹进一步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设置在所述弹性横梁的第一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通孔在所述散热器主体的邻近所述基座的一侧凹陷形成。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配合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配合的第一挂钩;所述第二配合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配合的第二挂钩。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挂钩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背对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连接孔中,所述第二挂钩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面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连接孔中。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每个所述弹性夹包括两个弹性横梁,所述操作部包括连接在两个所述弹性横梁的第一端之间的纵向梁,所述第一配合连接部形成在所述纵向梁上。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夹的所述纵向梁分别位于所述散热器的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相对的两侧。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弹性横梁平行于所述横向方向延伸。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纵向梁位于所述散热器的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一侧。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纵向梁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延伸。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散热器沿所述横向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壳体沿所述横向方向的宽度,所述基座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缺口,以使得所述基座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处沿所述横向方向的两相对侧均位于所述壳体沿所述横向方向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内侧。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纵向梁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散热器的正下方。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在所述纵向梁上形成有一个所述第一挂钩,并且所述一个第一挂钩位于所述纵向梁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在所述纵向梁上形成有至少一条朝内或朝外凸起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纵向梁的长度方向从所述纵向梁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配合连接部连接至所述纵向梁的下边缘。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弹性横梁为向下弯曲的弧形弹性横梁。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两个所述弹性横梁分别连接至所述纵向梁的上边缘。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操作部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纵向梁上的一个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纵向梁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并连接至所述纵向梁的上边缘。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和一对侧壁,在所述一对侧壁中的一个侧壁上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一对侧壁中的另一个侧壁上形成有所述第二连接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从所述壳体的顶壁向上凸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在所述插入腔的顶壁上形成有开口,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凸台,所述凸台经由所述开口凸出到所述插入腔中,以便与插入所述插入腔的光模块物理接触。根据本公开另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基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散热器主体,其中: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底部形成有横向贯穿所述散热器主体的通孔。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凸台。根据本公开上述各种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和散热器,通过在散热器主体的底部形成有横向贯穿散热器主体的通孔,以使得弹性夹的弹性横梁横向贯穿该通孔,以将所述散热器弹性地保持在壳体的顶壁上。由于散热器上部仍然是完整的结构,因此气流无法逃溢,从而可以省去密封片并具有好的散热效果,而且降低了制造和组装成本。此外,该连接器可应用于较低型散热器,且该较低型散热器仍保留一体式结构,从而节省了制造成本。而且,该连接器可以应用于更宽要求的散热器上。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公开所作的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公开有全面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图,其中,弹性夹未安装到壳体上;图4为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侧面剖视图;图5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6为图5所示的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图;图7为图5所示的连接器的侧面剖视图;图8为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以及图9为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的另一弹性夹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公开的总体专利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公开的一种限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总体专利技术构思,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具有插入腔,所述壳体具有在所述插入腔的横向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散热器,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包括:/n壳体(100),具有插入腔(101),所述壳体(100)具有在所述插入腔(101)的横向方向(X)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在所述壳体(10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n散热器(300),安装在所述插入腔(101)的顶壁(110)上,所述散热器(300)包括基座(310)以及安装在所述基座(310)上的散热器主体(320),所述散热器主体(320)的底部形成有横向贯穿所述散热器主体(320)的至少一个通孔(321);以及/n至少一个弹性夹(200),每个所述弹性夹(200)包括:/n至少一个弹性横梁(220、230),横向贯穿所述散热器主体(320)的通孔(321),并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以及/n第一配合连接部(211)和第二配合连接部(221),分别设置在所述弹性横梁(220、23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并分别适于结合到所述壳体(100)的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以将所述散热器(300)弹性地保持在所述插入腔(101)的顶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壳体(100),具有插入腔(101),所述壳体(100)具有在所述插入腔(101)的横向方向(X)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在所述壳体(10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
散热器(300),安装在所述插入腔(101)的顶壁(110)上,所述散热器(300)包括基座(310)以及安装在所述基座(310)上的散热器主体(320),所述散热器主体(320)的底部形成有横向贯穿所述散热器主体(320)的至少一个通孔(321);以及
至少一个弹性夹(200),每个所述弹性夹(200)包括:
至少一个弹性横梁(220、230),横向贯穿所述散热器主体(320)的通孔(321),并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以及
第一配合连接部(211)和第二配合连接部(221),分别设置在所述弹性横梁(220、23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并分别适于结合到所述壳体(100)的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以将所述散热器(300)弹性地保持在所述插入腔(101)的顶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弹性夹(200)进一步包括操作部(210),所述操作部(210)设置在所述弹性横梁(220、230)的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通孔(321)在所述散热器主体(320)的邻近所述基座(310)的一侧凹陷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12),所述第二连接部(12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22);
所述第一配合连接部(211)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12)配合的第一挂钩(212);所述第二配合连接部(221)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22)配合的第二挂钩(2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挂钩(212)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的背对所述第二连接部(121)的外侧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的第一连接孔(112)中,所述第二挂钩(222)从所述第二连接部(121)的面对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的内侧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部(121)的第二连接孔(122)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每个所述弹性夹(200)包括两个弹性横梁(220、230),所述操作部(210)包括连接在两个所述弹性横梁(220、230)的第一端之间的纵向梁(240),所述第一配合连接部(211)形成在所述纵向梁(24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夹(200)的所述纵向梁(240)分别位于所述散热器(300)的在所述横向方向(X)上相对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弹性横梁(220、230)平行于所述横向方向(X)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纵向梁(240)位于所述散热器(300)的在所述横向方向(X)上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纵向梁(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继旺韩洪强刘文宇戈兴杰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