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永磁磁场发生装置及磁共振成像设备
本技术涉及永磁体设计
,该永磁体设计能够产生主要用于核磁共振(NMR)、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断层成像(MRT)用途的磁场。
技术介绍
磁共振成像设备能用于人体各个部位的扫描,对人体没有电离辐射损伤,软组织结构显示清晰。磁共振成像设备中的一个核心部件是磁体,磁体用于产生磁共振成像所必需的主磁场。如图1所示,一般传统设计:磁体由磁轭1、永磁材料2、极板3和匀场环4组成。此种设计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缺点是磁体周围逸散磁场范围及强度都很大,安装到使用场所后,周围的控制接近区范围较大。申请号为US8077002B2的美国专利,提出了另外一种磁体的设计方法,如图2所示,该设计在原有磁性材料Dk1周围安装一周主磁化方向与轴向呈一定角度的磁性材料Rg1,并且该磁性材料Rg1通过其外侧的磁轭Ty2与磁轭Ty1/Ty3相连,起到传导磁场的作用,磁轭Ty2的材料及作用与磁轭Ty1/Ty3相似。这种设计虽然减小了磁体逸散场范围,提高了磁性材料的利用效率,但是,磁性材料Rg1与磁轭Ty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磁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对称设置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在所述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之间形成了气隙区域;/n作为磁场源的第一永磁体,固定在所述第一磁极远离所述气隙的一侧,所述第一永磁体包括:第一中央部和多个第一外环部,所述多个第一外环部依次堆叠并环设于所述第一中央部和第一磁极外周,所述第一中央部在轴向磁化,主磁化方向指向第一磁轭,沿着所述第一中央部的主磁化方向,所述多个第一外环部的主磁化方向由相对所述第一中央部径向向外逐步转变至与所述第一中央部同向;/n第一固定板,环设于所述第一磁极的外周,在远离所述气隙侧与所述第一磁极的端面齐平,并且,夹设于相邻两个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31 CN 201920172857X1.一种永磁磁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称设置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在所述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之间形成了气隙区域;
作为磁场源的第一永磁体,固定在所述第一磁极远离所述气隙的一侧,所述第一永磁体包括:第一中央部和多个第一外环部,所述多个第一外环部依次堆叠并环设于所述第一中央部和第一磁极外周,所述第一中央部在轴向磁化,主磁化方向指向第一磁轭,沿着所述第一中央部的主磁化方向,所述多个第一外环部的主磁化方向由相对所述第一中央部径向向外逐步转变至与所述第一中央部同向;
第一固定板,环设于所述第一磁极的外周,在远离所述气隙侧与所述第一磁极的端面齐平,并且,夹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外环部之间;
作为磁场源的第二永磁体,固定在所述第二磁极远离所述气隙的一侧,所述第二永磁体包括:第二中央部和多个第二外环部,所述多个第二外环部依次堆叠并环设于所述第二中央部和第二磁极外周,所述第二中央部在轴向磁化,主磁化方向背离第二磁轭,沿着所述第二中央部的主磁化方向,所述多个第二外环部的主磁化方向由与所述第二中央部同向逐步转变至相对所述第二中央部径向向内;
第二固定板,环设于所述第二磁极的外周,在远离所述气隙侧与所述第二磁极的端面齐平,并且,夹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外环部之间;
第一磁轭,连接在所述第一永磁体远离所述气隙的一侧;
第二磁轭,连接在所述第二永磁体远离所述气隙的一侧;
返回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之间,以便整个永磁磁场发生装置能够形成闭合的磁通量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磁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固定板为界将所述多个第一外环部定义为第一顶部外环部和第一底部外环部,所述第一底部外环部靠近所述第一磁轭并与所述第一磁轭接触;以所述第二固定板为界将所述多个第二外环部定义为第二顶部外环部和第二底部外环部,所述第二底部外环部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连建宇,孟洪卫,王义槐,张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瑞加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