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B插头各引脚间是否短接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5644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DB插头各引脚间是否短接的检测装置,涉及电路检测领域,它包括外壳、插线槽,控制主板、电源模块,在所述外壳中嵌入插线槽,同时用螺丝对主板和电源模块进行固定,所述的插线槽被外壳卡住,同时插线槽可外接转接头使母接头转化为公接头,所述的控制主板可以分为3个部分,即外部连接部分、显示部分、控制器部分,外部连接部分为一个9管脚的排针,显示部分为9个发光二极管和9个三极管组成的开关电路,控制器部分主要由以ATMEGA168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主板组成,DB插头各引脚短路检测装置解决了传统万用表检测线路短接或断路费时费力的问题,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A detection device for whether the pins of DB plug are short circui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B插头各引脚间是否短接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路检测领域,也适用于中小型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制造。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以排线连接器、DB插头和航空插头为连接器的控制信号线被大量应用在自动化设备上。然而国内生产这一类信号线大多采用的是人工焊接插头和导线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降低了成本,但是也提高了废品率,大多数产品是因线路不通或短接而报废的。目前对线路不通或短接的检测主要是通过万用表来完成,这种方式效率极低,而且效率随着插头针脚数量的增加而急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用万用表检测的基础上,对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良,用发光二极管代替了万用表的蜂鸣器,同时使检测通道的数量增加到了9个,能够同时检测9条导线是否导通,9条导线间是否短接。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它包括外壳、插线槽,控制主板、电源模块,在所述外壳中嵌入插线槽,同时用螺丝对主板和电源模块进行固定,所述的插线槽被外壳卡住,同时插线槽可外接转接头使母接头转化为公接头,所述的控制主板可以分为3个部分,即外部连接部分、显示部分、控制器部分,外部连接部分为一个9管脚的排针,显示部分为9个发光二极管和9个三极管组成的开关电路,控制器部分为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电路,工作时显示部分的发光二极管会以0.5秒的速度自左向右循环点亮,若所检测引脚与其他引脚之间存在短接则被检测引脚和与之短接引脚所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会被点亮。附图说明:图1为短接测试装置整体结构图;图2为DB插头转接器整体结构图;图3为控制主板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插线槽,3-控制主板,4-电源模块,5-公母转接头,6-开关按钮,7-复位按钮,8-显示模块,9-GND输入口,10-固定螺丝,11-DB插头接口,12-转接电路模块,13-9针插头,14-转接器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予以详细说明:外部硬件部分:在外壳1的内部嵌入插线槽2,同时可以将公母转接头5插入插线槽2用于对9针母插头的检测,同时通过固定螺丝10固定住控制主板3和电源模块4,电源模块4选用了5V电压源模块,并且通过GND输入口与控制器主板共地,同时通过开关按钮6控制设备的启停,并且通过复位按钮7对控制器内部的程序进行复位。内部硬件部分(即控制主板电路部分):外部连接部分主要是同图1的插线槽2进行连接用于对导线的检测,pin9的1~9号管脚各自连接一个插线槽,且输入电压为5V;显示部分为9个相同的以NPN三极管为核心的电路,以左边第一个为例,pin9的1号管脚与R1的上端相连,R1的下端与D1的上端相连,D1的下端通过R10与+5V电源和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1与控制器部分的单片机30号引脚相连,R11与Q1通过R20与GND相连;控制器部分U1选用了ATMEL公司的ATMEGA168型号的单片机,U1的4、6和18号引脚均与+5V电源相连,U1的3、5和21号均与GND相连,U1的7号引脚与Y1的2号引脚和C1相连,U1的8号引脚与Y1的1号引脚和C2相连,C1与C2同时与GND相连,U1的30~31,1~2,9~11,23号引脚分别与R11~R19相连,R29上端与+5V电源相连,U1的29号引脚与R29下端和S1上端相连,S1下端与GND相连,S1对应着图1的复位按钮7。工作状态:当所测接头直接插入插线槽2或通过公母转接头接入或通过DB转接头接入时,显示模块8将从左至右以0.5秒的间隔依次导通,正常情况每次仅导通一个发光二极管,若有n个发光二极管不亮,则这n个发光二极管对应的导线存在断路,若有m个发光二极管同时导通,则这m个发光二极管对应的导线存在短接。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对万用表进行改造,对DB插头类以排线为连接方式的信号线进行通断与短接测量,大大节省了普通工人利用万用表检测的时间,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据测验,采用该技术测量所用时间为传统方式的5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B插头各引脚间是否短接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1)、插线槽(2),控制主板(3)、电源模块(4),在所述外壳(1)中嵌入插线槽(2),同时用螺丝对控制主板(3)和电源模块(4)进行固定,所述的插线槽(2)被外壳(1)卡住,同时插线槽(2)可外接转接头使公母转接头(5)转化为公接头,最终的测量结果将由显示模块(8)所呈现,所述的控制主板可以分为3个部分,即外部连接部分、显示部分、控制器部分,外部连接部分为pin9,pin9是一个9管脚的排针与插线槽(2)相连,显示部分与显示模块(8)相对应,由9个发光二极管和9个三极管为核心的开关电路组成,通过控制器U1来控制开关电路的导通,控制器部分为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B插头各引脚间是否短接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1)、插线槽(2),控制主板(3)、电源模块(4),在所述外壳(1)中嵌入插线槽(2),同时用螺丝对控制主板(3)和电源模块(4)进行固定,所述的插线槽(2)被外壳(1)卡住,同时插线槽(2)可外接转接头使公母转接头(5)转化为公接头,最终的测量结果将由显示模块(8)所呈现,所述的控制主板可以分为3个部分,即外部连接部分、显示部分、控制器部分,外部连接部分为pin9,pin9是一个9管脚的排针与插线槽(2)相连,显示部分与显示模块(8)相对应,由9个发光二极管和9个三极管为核心的开关电路组成,通过控制器U1来控制开关电路的导通,控制器部分为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青枫杨世凤郭忠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