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护栏波形板生产线下件及码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539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护栏波形板生产线下件及码放装置,包括下线模块、码放装置以及码放装置移动导向导轨,码放装置可沿导轨移动;下线模块包括底座、托架和升降油缸,托架为框架式结构,框架式结构的连接横梁固定连接有电永磁磁铁Ⅱ,托架的一端底部与升降油缸的一端铰接,升降油缸的另一端与底座相铰接,托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加长臂,底座与托架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加长臂,上加长臂和下加长臂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码放装置包括门式框架,门式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门式框架的顶部设置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通过钢丝绳与吊架相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用于完成双波形板上下输送方式时的下件及码放过程,简单实用又经济合理。

An improved production line of corrugated board for guardr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护栏波形板生产线下件及码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公路钢护栏生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型护栏波形板生产线下件及码放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公路护栏生产行业内都知道,在公路护栏波形板冷弯成型后,还需要完成抛丸处理、化学前处理、烘干、喷涂底粉、固化、喷涂面粉、固化等工序,并且这些后续程序都是依靠悬挂输送生产线来实现的。经过表面处理后的波形板需要经过下件装置,才能将波形板从输送装置上卸下。公开号为CN105666147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公路钢护栏生产线及生产工艺,其中波形板的自动下件过程是采用机械手来完成的。上述下件过程要求波形板定位准确,特别是采用双波形板上下输送方式时,应用上述上件过程将更加复杂,并且完成码放波形板过程将更加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致力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型护栏波形板生产线下件及码放装置,特别是采用双波形板上下输送方式时,更加经济合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护栏波形板生产线下件及码放装置,包括下线模块、码放装置以及码放装置移动导向导轨,码放装置可沿导轨移动;所述的下线模块包括底座、托架和升降油缸,所述托架为框架式结构,所述框架式结构的连接横梁上固定连接有电永磁磁铁Ⅱ,所述托架为框架式结构,所述框架式结构的连接横梁固定连接有电永磁磁铁Ⅱ,所述托架的一端底部与升降油缸的一端铰接,所述升降油缸的另一端与底座相铰接,所述托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加长臂,所述的底座与托架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加长臂,所述的上加长臂和下加长臂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的码放装置包括门式框架,门式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门式框架的顶部设置有提升机构;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和行走轮驱动电机,行走轮驱动电机为制动电机;所述的提升机构包括提升电机,提升电机为制动电机,提升电机驱动传动轴,传动轴旋转通过钢丝绳与吊架相连接,所述的吊架的下部设有两排电永磁磁铁Ⅰ,所述的电永磁磁铁Ⅰ与吊架浮动连接;所述的电永磁磁铁Ⅰ与吊架之间的浮动连接包括导柱以及套接在导柱外侧的压缩弹簧,所述的导柱的一端与电永磁磁铁Ⅰ固定连接,所述的导柱的另一端伸缩套接在吊架上,所述的电永磁磁铁Ⅰ与吊架之间两处浮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永磁磁铁Ⅰ与吊架之间的浮动连接包括导柱以及套接在导柱外侧的压缩弹簧,所述的导柱的一端与电永磁磁铁Ⅰ固定连接,所述的导柱的另一端伸缩套接在吊架上,所述的电永磁磁铁Ⅰ与吊架之间两处浮动连接。本技术的护栏波形板生产线下件及码放装置,采用下线模块与吊架相配合完成波形板的卸件过程,使得本装置用于完成双波形板上下输送方式时的下件及码放过程,特别是在托架的框架式结构的连接横梁上固定连接有电永磁磁铁Ⅱ,使得下件过程即可靠又更加经济合理;在电永磁磁铁与吊架之间两处浮动连接使得电永磁磁铁与波形板的吸合更加可靠,从而也使得整个吊装及码放过程更加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本装置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吊装波形板时的位置示意图;图4为下线模块的俯视图;图5为电永磁磁铁Ⅱ在连接横梁上的布置示意图;图6为双波形板上下输送方式时的吊挂示意图;图7为图4中的A-A截面的向视图;图8为下线模块中的托架水平放置时的示意图;图9为电永磁磁铁Ⅰ与吊架之间浮动连接示意图图中:1、下线模块;2、码放装置;3、导轨;4、底座;5、托架;6、升降油缸;7、上加长臂;8、下加长臂;9、转轴;10、行走机构;11、提升机构;12、吊架;13、电永磁磁铁Ⅰ;14、提升电机;15、波形板;16、中间挂钩;17、上挂钩;18、连接横梁;19、电永磁磁铁Ⅱ;20、导柱;21、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及相应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但并不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一种改进型护栏波形板生产线下件及码放装置,包括下线模块1、码放装置2以及码放装置2移动导向导轨3,码放装置2可沿导轨3移动;所述的下线模块1包括底座4、托架5和升降油缸6,所述托架5为框架式结构,所述框架式结构的连接横梁18固定连接有电永磁磁铁Ⅱ19,所述托架5的一侧底部与升降油缸6的一端铰接,所述升降油缸6的另一端与底座4相铰接,所述托架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加长臂7,所述的底座4与托架5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加长臂8,所述的上加长臂7和下加长臂8通过转轴9转动连接,采用加长臂的设计结构,可以增加托架5的起升高度,并且为码放装置2接料留出了空间,避免了码放装置2与波形板悬挂生产线的干涉;所述的码放装置2包括门式框架,门式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10,门式框架的顶部设置有提升机构11;所述的行走机构10包括行走轮和行走轮驱动电机,行走轮驱动电机为制动电机,采用制动电机使得制动方式以及结构更加简化;所述的提升机构11包括提升电机14,提升电机14为制动电机,采用制动电机使得制动方式以及结构更加简化,提升电机14驱动传动轴,传动轴旋转通过钢丝绳与吊架12相连接;所述的吊架12的下部设有两排电永磁磁铁Ⅰ13,两排电永磁磁铁Ⅰ13的相距位置与两件波形板15的放置位置相适应,所述的电永磁磁铁Ⅰ13与吊架12浮动连接。采用电永磁磁铁Ⅰ13可以使磁铁的吸合控制更加方便,通过吊架12将电永磁磁铁Ⅰ13连接在一起,可以使吊装工作更加可靠。优选地,如图9所示,所述的电永磁磁铁Ⅰ13与吊架12之间的浮动连接包括导柱20以及套接在导柱20外侧的压缩弹簧21,所述的导柱20的一端与电永磁磁铁Ⅰ13固定连接,所述的导柱20的另一端伸缩套接在吊架12上,所述的电永磁磁铁Ⅰ13与吊架12之间两处浮动连接。工作时,首先,当完成表面处理后的波形板通过悬挂输送生产线输送装置进入下件位置,通过控制系统启动升降油缸6的伸长动作,升降油缸6伸长后,托架5通过上加长臂7绕转轴9旋转,托架5进入下线位置,如图6所示,波形板15通过上挂钩17与输送装置相连接,两件波形板15通过中间挂钩16连接在一起,人工将两件波形板15从悬挂输送生产线上的输送装置上卸下,放置在倾斜的托架5上,使得两件波形板分别处于与连接横梁18上的电永磁磁铁Ⅱ19吸合位置,对电永磁磁铁Ⅱ19通电,使得电永磁磁铁Ⅱ19吸合波形板15,从而可以避免波形板15下滑和倾倒的风险;此时,通过控制系统启动升降油缸6缩回动作,托架5进入图8所示的水平初始位置,电永磁磁铁Ⅱ19断电。启动码放装置2的行走机构10的行走轮驱动电机,移动码放装置2进入图3所示的吊装位置;启动提升机构11的提升电机14,提升电机14驱动传动轴,传动轴旋转通过钢丝绳带动吊架12向下移动,当吊架12上的电永磁磁铁Ⅰ13与波形板15相接触时,停止提升电机14,电永磁磁铁Ⅰ13通电,电永磁磁铁Ⅰ13吸合波形板15;此时,再次启动提升电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护栏波形板生产线下件及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线模块(1)、码放装置(2)以及码放装置(2)移动导向导轨(3),码放装置(2)可沿导轨(3)移动;/n所述的下线模块(1)包括底座(4)、托架(5)和升降油缸(6),所述托架(5)为框架式结构,所述框架式结构的连接横梁(18)固定连接有电永磁磁铁Ⅱ(19),所述托架(5)的一侧下部与升降油缸(6)的一端铰接,所述升降油缸(6)的另一端与底座(4)相铰接,所述托架(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加长臂(7),所述的底座(4)与托架(5)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加长臂(8),所述的上加长臂(7)和下加长臂(8)通过转轴(9)转动连接;/n所述的码放装置(2)包括门式框架,门式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10),门式框架的顶部设置有提升机构(11);所述的行走机构(10)包括行走轮和行走轮驱动电机,行走轮驱动电机为制动电机;所述的提升机构(11)包括提升电机(14),提升电机(14)为制动电机,提升电机(14)驱动传动轴,传动轴旋转通过钢丝绳与吊架(12)相连接,所述的吊架(12)的下部设有两排电永磁磁铁Ⅰ(13),所述的电永磁磁铁Ⅰ(13)与吊架(12)浮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护栏波形板生产线下件及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线模块(1)、码放装置(2)以及码放装置(2)移动导向导轨(3),码放装置(2)可沿导轨(3)移动;
所述的下线模块(1)包括底座(4)、托架(5)和升降油缸(6),所述托架(5)为框架式结构,所述框架式结构的连接横梁(18)固定连接有电永磁磁铁Ⅱ(19),所述托架(5)的一侧下部与升降油缸(6)的一端铰接,所述升降油缸(6)的另一端与底座(4)相铰接,所述托架(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加长臂(7),所述的底座(4)与托架(5)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加长臂(8),所述的上加长臂(7)和下加长臂(8)通过转轴(9)转动连接;
所述的码放装置(2)包括门式框架,门式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10),门式框架的顶部设置有提升机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建辉刘付森王斌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吉智能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