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身份的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496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22:5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身份的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认证方法包括:获取待认证身份信息和待签原文;根据预存的多组身份信息和多个手机号的对应关系,确定待认证的身份信息对应的手机号;向SIM盾系统发送包含手机号和待签原文的签名请求信息;接收SIM盾系统反馈的、对待签原文或待签原文的摘要值进行签名后的签名值,对签名值进行验证。本申请实施例提高了认证过程的安全,有利于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同时有效缩短了电子身份的发行改造周期,增强了可实施性,有利于电子身份认证的推广和普及。

Authentication method, device,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of electronic ident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身份的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安全认证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身份的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以SIM卡为载体的eID(electronicIDentity,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认证,主要是应用上传待认证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待签原文,认证系统通过签名分发系统向SIMeID(存储在SIM卡中的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载体发送请求获取签名值,通过返回的签名值进行认证。该种方法需要用户输入手机号,操作冗余度高,且不利于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安全性较低;此外,该种方法所使用的SIMeID载体需要预先设置SIMeID应用,对载体的改动量较大,发行周期较长,因此该方法的实施性不强,限制了电子身份认证的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电子身份的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操作繁琐、安全性较低和实施性不强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身份的认证方法,包括:获取待认证身份信息和待签原文;根据预存的多组身份信息和多个手机号的对应关系,确定待认证的身份信息对应的手机号;向SIM盾系统发送包含手机号和待签原文的签名请求信息;接收SIM盾系统反馈的、对待签原文或待签原文的摘要值进行签名后的签名值,对签名值进行验证。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身份的认证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认证身份信息和待签原文;手机号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存的多组身份信息和多个手机号的对应关系,确定待认证的身份信息对应的手机号;签名请求模块,用于向SIM盾系统发送包含手机号和待签原文的签名请求信息;签名验证模块,用于接收SIM盾系统反馈的、对待签原文或待签原文的摘要值进行签名后的签名值,对签名值进行验证。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身份的认证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本申请实施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无需上传手机号即可实现认证,有效地降低了操作冗余度,同时也提高了认证过程的安全,有利于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可基于SIM盾系统来实现,无需在现有载体额外设置其它应用(如SIMeID应用),对载体的改动量较小,有效缩短了电子身份的发行改造周期,增强了可实施性,有利于电子身份认证的推广和普及。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身份的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身份的认证方法中激活过程的一个示例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身份的认证方法中认证过程的一个示例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身份的认证方法中激活过程的另一个示例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身份的认证方法中认证过程的另一个示例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身份的认证装置的结构框架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身份的认证装置的结构框架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身份的认证设备的结构框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实施例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身份的认证方法,该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S101,获取待认证身份信息和待签原文。可选地,获取包含待认证身份信息和待签原文的实名认证请求。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待认证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和身份证号。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待认证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和SIM(SubscriberIdentificationModule,用户身份识别卡)卡唯一识别信息;其中SIM卡唯一识别信息可以是IMSI(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S102,根据预存的多组身份信息和多个手机号的对应关系,确定待认证的身份信息对应的手机号。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多组身份信息和多个哈希值(hash)的对应关系,确定待认证身份信息的哈希值;根据多组身份信息的哈希值和多个手机号的对应关系,通过签名分发系统确定待认证身份信息的哈希值对应的手机号。可选地,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待认证身份信息的哈希值:根据多个姓名与多个哈希值的对应关系,和/或,多个身份证号与多个哈希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待认证身份信息的哈希值。可选地,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待认证身份信息的哈希值对应的手机号:向签名分发系统发送包含该哈希值和待签原文的第二实名认证请求,通过签名分发系统以该哈希值为索引,在已存储的多个手机号中检索与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身份的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待认证身份信息和待签原文;/n根据预存的多组身份信息和多个手机号的对应关系,确定待认证的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手机号;/n向SIM盾系统发送包含所述手机号和所述待签原文的签名请求信息;/n接收所述SIM盾系统反馈的、对所述待签原文或所述待签原文的摘要值进行签名后的签名值,对所述签名值进行验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身份的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认证身份信息和待签原文;
根据预存的多组身份信息和多个手机号的对应关系,确定待认证的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手机号;
向SIM盾系统发送包含所述手机号和所述待签原文的签名请求信息;
接收所述SIM盾系统反馈的、对所述待签原文或所述待签原文的摘要值进行签名后的签名值,对所述签名值进行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存的多组身份信息和多个手机号的对应关系,确定待认证的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手机号,包括:
根据多组身份信息和多人哈希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认证身份信息的哈希值;
根据多组身份信息的哈希值和多个手机号的对应关系,通过签名分发系统确定所述待认证身份信息的哈希值对应的手机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存的多组身份信息和多个手机号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认证身份信息对应的手机号,包括:
根据多组身份信息中的SIM卡唯一识别信息与多个手机号的对应关系,通过签名分发系统确定待认证的身份信息中的SIM卡唯一识别信息对应的手机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SIM盾系统发送包含所述手机号和所述待签原文的签名请求信息,包括:
通过签名分发系统向所述SIM盾系统中的SIM盾平台发送包含所述手机号和所述待签原文的第一签名请求;通过所述SIM盾平台,向所述SIM盾系统中与所述手机号对应的SIM卡发送包含所述待签原文的第二签名请求;
以及,所述接收所述SIM盾系统反馈的、对所述待签原文或所述待签原文的摘要值进行签名后的签名值,包括:
通过签名分发系统接收所述SIM盾平台反馈的、由所述SIM卡对所述待签原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硕郭宏杰刘海龙但熹
申请(专利权)人:金联汇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