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模式电源(SwitchModePowerSupply,简称SMPS)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系统。
技术介绍
开关模式电源(SwitchModePowerSupply,简称SMPS),又称交换式电源或开关变换器,是一种高频化电能转换装置。其功能是将一个位准的电压,通过不同形式的架构转换为用户端所需求的电压。不同于线性电源,开关电源使用的功率开关管多半是在全开模式(饱和区)及全闭模式(截止区)之间切换,这两个模式都有低耗散的特点,切换之间的转换会有较高的耗散,但时间很短,因此比较节省能源,产生废热较少。高转换效率是开关电源的另一个优点,而且因为开关电源工作频率高,可以使用小尺寸、轻重量的变压器,因此相比于线性电源,开关电源尺寸更小,重量也更轻。但是,在应用开关电源的某些场合(如变频控制领域),也存在一些弊端。由于开关电源内部构造较复杂,且内部功率开关管频繁切换,因此可能会产生噪声及电磁干扰,影响其他设备。另外,输出扩展能力不足、印制板占用面积大等问题也限制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VCC24V输入电源、24V-15V降压稳压单元、主电路控制单元、主电路单元及5路输出电源隔离变换单元;/n所述VCC24V输入电源,用于为所述系统提供直流24V输入电源;/n所述24V-15V降压稳压单元,用于将24V输入电源降压至15V电源,并为主电路控制单元提供工作电压;/n所述主电路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主电路单元工作;/n所述主电路单元,用于对VCC24V输入电源进行电能变换,即将VCC24V输入电源调制为高频脉冲;/n所述5路输出电源隔离变换单元,用于输出相互之间电气隔离的5路隔离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VCC24V输入电源、24V-15V降压稳压单元、主电路控制单元、主电路单元及5路输出电源隔离变换单元;
所述VCC24V输入电源,用于为所述系统提供直流24V输入电源;
所述24V-15V降压稳压单元,用于将24V输入电源降压至15V电源,并为主电路控制单元提供工作电压;
所述主电路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主电路单元工作;
所述主电路单元,用于对VCC24V输入电源进行电能变换,即将VCC24V输入电源调制为高频脉冲;
所述5路输出电源隔离变换单元,用于输出相互之间电气隔离的5路隔离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24V-15V降压稳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一单元(U1)及第二电容(C2),其中第一单元(U1)的型号为三端稳压芯片MC78L15;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输入电源VCC24V,另一端连接第一单元(U1)的引脚8及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GND;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一单元(U1)的引脚1,另一端接地GND;第一单元(U1)的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5、引脚6、引脚7均接地GND。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单元包括第一稳压管(Z1)、第一二极管(D1)、功率开关管(Q1)以及变压器磁芯(T1),其中变压器磁芯(T1)的型号为TRANS-EE25;所述变压器磁芯(T1)的引脚1和引脚2之间、引脚3和引脚4之间、引脚6和引脚7之间、引脚8和引脚9之间、引脚10和引脚11之间、引脚12和引脚13之间、引脚13和引脚14之间均设有电感绕组,且引脚1和引脚2之间的电感绕组作为主电路单元的储能电感Lc;变压器磁芯(T1)的引脚1连接VCC24V输入电源,引脚2连接功率开关管(Q1)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引脚3、引脚7、引脚8、引脚10、引脚13分别连接GND、HGND_U、HGND_W、HGND_V、HGND;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一稳压管(Z1)的阴极,第一稳压管(Z1)的阳极连接VCC24V输入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感Lc的设计遵循以下公式:
式中,Uo表示输出电压,Io表示输出电流,fs表示功率开关管(Q1)的开关频率,D表示功率开关管(Q1)导通状态的占空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压管(Z1)采用齐纳二极管,第一二极管(D1)采用续流二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5路输出电源隔离变换单元输出相互之间电气隔离的5路隔离电源,包括1路+5V隔离电源、3路+15V隔离电源及1路带有中性点的+15V和-5V正负隔离电源;
所述1路+5V隔离电源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十一电容(C11)、第十电阻(R10)以及第十一电阻(R11),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变压器磁芯(T1)的引脚4,阴极输出电源+5V并与第十一电容(C11)的正极性端、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相连,第十一电容(C11)的负极性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并接至GND;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相连并输出信号X3;
所述3路+15V隔离电源包括第一路+15V隔离电源、第二路+15V隔离电源以及第三路+15V隔离电源,其中第一路+15V隔离电源包括第三二极管(D3)、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及第七电阻(R7),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变压器磁芯(T1)的引脚6,阴极输出电源+15V_U并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六电容(C6)的正极性端、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6)的负极性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孙宏伟,廖良闯,史超,张本顺,李萌萌,花磊,孟庆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江苏杰瑞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