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宽带共形的多介质体介质谐振器天线及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共形多介质体介质谐振器天线
,特别涉及一种超宽带共形多介质体介质谐振器天线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设备对便携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应运而生,这同时也使天线设计朝着可共形的方向发展。共形天线是指能与平台的外形保持一致的天线或者天线阵,广泛应用于无人机、舰船、地面车辆以及卫星通信和军用机载监视雷达等领域,由于天线结构与平台外形结构融为一体,能够具有很好的隐身特性,提高对目标的适应能力和打击精度。目前为止,行业内的共形天线大多基于金属铁片微带天线理论,该种天线采用柔性基板如:1、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乳酸、相纸等有机柔性介质;2、毛毡、纺布等织物编织而成。其金属贴片采用柔性铜箔等。当前,共形天线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柔性共形微带天线,该种天线能弯曲成任意角度,贴合任意表面,并能自我修复或调整阵元的电磁波。然而传统的介质谐振器天线应用于平面,地板平坦,并未实际应用于低剖面共形设备中,介质谐振器天线相比于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宽带共形的多介质体介质谐振器天线,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介质谐振器、地板(3)、介质基板(4)、馈电端口(5),地板中心设有馈缝(6),介质基板(4)下表面设有馈线(7);所述地板(3)和介质基板(4)都为弧形,所述介质谐振器包括第一介质谐振器(1)和第二介质谐振器(2),第一介质谐振器(1)和第二介质谐振器(2)都为弧形且与地板(3)的弧形共形,所述弧形的中心位于其下方,第一介质谐振器(1)和第二介质谐振器(2)的弧形半径相同且二者的弧度不同,第一介质谐振器(1)与第二介质谐振器(2)介电常数不同,第一介质谐振器(1)和第二介质谐振器(2)固定于地板(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宽带共形的多介质体介质谐振器天线,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介质谐振器、地板(3)、介质基板(4)、馈电端口(5),地板中心设有馈缝(6),介质基板(4)下表面设有馈线(7);所述地板(3)和介质基板(4)都为弧形,所述介质谐振器包括第一介质谐振器(1)和第二介质谐振器(2),第一介质谐振器(1)和第二介质谐振器(2)都为弧形且与地板(3)的弧形共形,所述弧形的中心位于其下方,第一介质谐振器(1)和第二介质谐振器(2)的弧形半径相同且二者的弧度不同,第一介质谐振器(1)与第二介质谐振器(2)介电常数不同,第一介质谐振器(1)和第二介质谐振器(2)固定于地板(3)中间,地板(3)材料为金属;介质基板(4)上表面贴合地板(3);所述天线从馈电端口(5)由馈线(7)馈电,然后电磁波能量通过地板(3)上的馈缝(6)耦合传导至上表面的第一介质谐振器(1)和第二介质谐振器(2);馈缝(6)的中心与地板(3)中心重合、且与整个介质谐振器的中心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带共形的多介质体介质谐振器天线,其特征在于:地板(3)材料为铜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带共形的多介质体介质谐振器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介质谐振器(1)采用微波用复合陶瓷介质覆铜箔板制成,相对介电常数为10,第一介质谐振器(1)的宽度为30mm,厚度为10mm,底部弧边弧长34.9mm,弧形半径为50mm,顶部弧边弧长41.9mm,弧形半径为60mm,弧度为40度;
第二介质谐振器(2)采用微波用复合陶瓷介质覆铜箔板制成,相对介电常数为4,第二介质谐振器(2)的宽度为30mm,厚度为10mm,底部弧边弧长为17.5mm,弧形半径为50mm,顶部弧边弧长为20.9mm,弧形半径为60mm,弧度为20度;
地板(3)的宽度为60mm,弧边弧长为104.7mm,弧度为120度;
介质基板(4)采用微波用聚四氟乙烯覆铜箔层压板材料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锦,邹银,马伯远,杨德强,刘贤峰,王恩浩,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北斗天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