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氧化钴修饰的碳掺杂锡锰复合氧化物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485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钴修饰的碳掺杂锡锰复合氧化物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一定量的四水醋酸锰、乙二酸二丁基锡,适量的聚丙烯腈溶于一定体积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淡黄色的混合物溶液前驱体;然后在一定的电压、流率及一定的相对湿度氛围下进行静电纺丝,然后烘干后的纺丝产品依次浸泡在含有Co

Preparation of carbon doped tin manganese composite oxide nanofibers modified by cobalt ox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钴修饰的碳掺杂锡锰复合氧化物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化学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氧化钴修饰的碳掺杂锡锰复合氧化物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负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要素之一,占电池成本的30%左右。目前已商业化发展的负极材料为碳素材料(如:石墨),具有较高的电化学稳定性,但存在比容量低(理论容量仅为372mAhg-1)、首次充放电效率低、有机溶剂共嵌入严重等不足,无法达到高容量电池的实用性要求。因此,新型非碳类高性能负极材料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ScrosatiB等人,JPowerSources,2010,195,2419-2430;NishiY等人,ChemRec,2001,1,406-413)。目前,关于负极材料的研究主要有碳材料、锡基材料、新型合金等。在这些材料中,锡基材料SnO2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其比容量(781mAhg-1)远高于碳材料,因而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YuemingLi等人在室温下制备石墨烯片层与纳米晶体二氧化锡的复合材料,并研究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大大加强(JPhysChemC,2010,114(49):21770-21774)。尽管SnO2纳米材料有很多的优势,但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体积膨胀效应,进而导致电池循环稳定性降低。但是,在SnO2中引入一些过渡金属元素例如Mn,Zn等,得到一种复合金属氧化物材料,可以有效缓解体积膨胀效应,提高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减少其容量的衰减,进而使电池循环性能得到提高。BelliardF等人提出了用球磨法制造掺杂Zn的SnOx负极材料,并测试了其充放电性能(SolidState,2000,135(1-4):163-167)。虽然过渡金属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使电池充放电容量有所提高,但在应用方面还存在循环使用次数不够,充放电曲线不理想等问题。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材料进入人们视野,因其具有丰富的有机配体和金属中心离子,可控的孔道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反应位点,以及与锂极强的亲和力,能够有效的捕捉锂离子而受到人们的广泛研究。2018年林晓明专利技术了一种以MOF为模板制备金属氧化物的方法及其在锂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公开号为CN106025178B)。2011年,Schaefer等人发现MOFs材料作为负极能够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结构稳定(J.Mater.Chem.,2013,25:834-839)。可见MOFs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具有很大的可能性。为了实现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提高,本专利技术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氧化钴修饰的碳掺杂锡锰复合氧化物纳米纤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氧化钴修饰的碳掺杂锡锰复合氧化物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氧化钴修饰的碳掺杂锡锰复合氧化物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采用以醋酸锰、乙二酸二丁基锡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高分子聚丙烯腈为粘合剂,在高电压条件下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静电纺丝产品,随后将其依次浸泡在Co2+离子的甲醇溶液和1,2-二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一定时间,并重复三次,然后取出烘干后,在N2氛围中用管式炉进行高温烧结,得到一种氧化钴修饰的碳掺杂锡锰复合氧化物纳米纤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四水醋酸锰(Mn(CH3COO)2·4H2O)、乙二酸二丁基锡(C12H24O4Sn)溶于一定体积的DMF中,然后加入适量的聚丙烯腈(PAN),搅拌5h,得到淡黄色的混合物溶液前驱体;2)将上述混合物溶液前驱体在电压为17~19kV,流率为0.8~1.0mL/h和相对湿度为30~45%的氛围下,进行静电纺丝,将上述所得的静电纺丝产品120℃烘干;3)称取一定量的1,2-二甲基咪唑(C5H8N2)溶于一定体积的甲醇中,制成溶液A;称取一定量的四水醋酸钴(Co(Ac)2·4H2O)溶于一定体积的甲醇,制成溶液B,4)将步骤2)中得到的干燥的静电纺丝产品浸泡在含有Co2+离子的甲醇溶液B中30min后取出,随后浸泡在含有1,2-二甲基咪唑甲醇溶液A中3h后取出,依次重复上述浸泡三次,然后取出烘干,得到一种得到紫色的纳米纤维薄膜材料;5)将上述所得的紫色的纳米纤维薄膜材料置于坩埚内,然后将坩埚放置于管式炉中,N2氛围550~750℃烧结2~3h,然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一种氧化钴修饰的碳掺杂锡锰复合氧化物纳米纤维;所述DMF为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DMF溶液中四水醋酸锰的浓度为0.1mmol/mL;所述DMF溶液中乙二酸二丁基锡的浓度为0.1mmol/mL;所述DMF溶液中聚丙烯腈的浓度为0.2g/mL;所述溶液A中1,2-二甲基咪唑浓度为0.1mmol/mL;所述溶液B中Co2+离子浓度为0.1~0.3mmol/mL;所述氧化钴修饰的碳掺杂锡锰复合氧化物纳米纤维中碳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5%,氧化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20%;所述锡锰复合氧化物的化学简式为MnO2·SnO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所制备方法得到的纳米纤维的用途,该纳米纤维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00mAg-1情况下,电池在循环100圈后,比容量仍能保持在379mAhg-1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如下: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的形貌为一维纳米线形;碳掺杂能减小锡基氧化物的体积膨胀效应,提高电池的导电性能和循环性能;纳米纤维材料的表面附有大量的氧化钴纳米颗粒,这些颗粒具有微孔,能为锂离子的存储或寄居提供一定的空间,对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具有积极作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00mAg-1情况下,电池在循环100圈后,比容量保持在379mAhg-1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纤维材料的TEM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纤维材料的CV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纤维材料的比容量与库伦效率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纤维材料的电极电势与比容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称取1.0mmol(0.245g)的四水醋酸锰(Mn(CH3COO)2·4H2O)、1.0mmol(0.351g)乙二酸二丁基锡(C12H24O4Sn)溶于1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然后加入2.0g的PAN(聚丙烯腈),搅拌5h,得到淡黄色的混合物溶液前驱体;将上述淡黄色的混合物溶液前驱体在17kV电压和0.8mL/h流率下、相对湿度为30%的氛围下进行静电纺丝;将上述所得的静电纺丝产品120℃烘干;称取1.0mmol(0.096g)的1,2-二甲基咪唑溶于10mL的甲醇,制成溶液A;称取1.0mmol(0.249g)的四水醋酸钴溶于10mL的甲醇,制成溶液B;将上述得到的干燥的静电纺丝产品浸泡在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化钴修饰的碳掺杂锡锰复合氧化物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称取一定量的四水醋酸锰、乙二酸二丁基锡溶于一定体积的DMF中,然后加入适量的聚丙烯腈,搅拌5h,得到淡黄色的混合物溶液前驱体;/n2)将上述混合物溶液前驱体在17~19kV电压、0.8~1.0mL/h流率和相对湿度为30~45%的氛围下,进行静电纺丝,将上述所得的静电纺丝产品120℃烘干;/n3)称取一定量的1,2-二甲基咪唑溶于一定体积的甲醇中,制成溶液A;称取一定量的四水醋酸钴溶于一定体积的甲醇,制成溶液B;/n4)将步骤2)中得到的干燥的静电纺丝产品浸泡在含有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钴修饰的碳掺杂锡锰复合氧化物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四水醋酸锰、乙二酸二丁基锡溶于一定体积的DMF中,然后加入适量的聚丙烯腈,搅拌5h,得到淡黄色的混合物溶液前驱体;
2)将上述混合物溶液前驱体在17~19kV电压、0.8~1.0mL/h流率和相对湿度为30~45%的氛围下,进行静电纺丝,将上述所得的静电纺丝产品120℃烘干;
3)称取一定量的1,2-二甲基咪唑溶于一定体积的甲醇中,制成溶液A;称取一定量的四水醋酸钴溶于一定体积的甲醇,制成溶液B;
4)将步骤2)中得到的干燥的静电纺丝产品浸泡在含有Co2+离子的甲醇溶液B中30min后取出,随后浸泡在含有1,2-二甲基咪唑甲醇溶液A中3h后取出,依次重复上述浸泡三次,然后取出烘干,得到一种得到紫色的纳米纤维薄膜材料;
5)将上述所得的紫色的纳米纤维薄膜材料置于坩埚内,然后将坩埚放置于管式炉中N2氛围550~750℃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舒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