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层中空双壳结构的硅-碳-石墨烯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高容量、长寿命、低成本的具有夹层中空双壳的核壳结构硅-碳-石墨烯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等新兴市场出现,对锂离子电池(LIB)产生巨大需求。商业石墨由于较高的结构稳定性和在充放电循环中高的容量保持率,是锂离子电池广泛使用的负极材料。但是,石墨较低的理论容量(372mAh/g)制约了锂电池容量的进一步提高。硅由于其高理论容量,大约为4200mAh/g(Li4.4Si合金),资源丰富,有望在下一代锂离子电池中采用。硅电极的锂化平台电压比石墨电极的平台电压高,能有效避免锂枝晶的形成。但是硅基电极在嵌锂脱锂过程中,会导致电极体积的膨胀,大约为300%,从而导致电极材料结构的破坏和电极的剥落、粉化、电导率的下降,进而电池容量迅速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环节硅电极的体积膨胀效应,提升电化学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层中空双壳结构的硅-碳-石墨烯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具有如下结构:夹层中空双壳结构的硅-碳颗粒固定在氧化还原石墨烯片层上,其中所述硅-碳颗粒具有纳米硅颗粒内核,纳米硅颗粒表面包裹SiOx层,SiOx层外具有碳层,SiOx层与碳层之间为中空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层中空双壳结构的硅-碳-石墨烯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具有如下结构:夹层中空双壳结构的硅-碳颗粒固定在氧化还原石墨烯片层上,其中所述硅-碳颗粒具有纳米硅颗粒内核,纳米硅颗粒表面包裹SiOx层,SiOx层外具有碳层,SiOx层与碳层之间为中空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中空双壳结构的硅-碳-石墨烯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SiOx层的厚度为0.1-1nm,碳层的厚度为0.2-2nm,中空层的厚度为2-1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中空双壳结构的硅-碳-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纳米硅表面形成SiOx层,然后分散于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溶液中吸附,分离固体颗粒;再将固体颗粒加入到石墨烯溶液中搅拌、分离固体后干燥,随后固体再依次经过氢化还原、酸洗涤、干燥,得到夹层中空双壳结构的硅-碳-石墨烯电极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层中空双壳结构的硅-碳-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硅在600-900℃与氧气接触反应10-60min...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