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型三维复合结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三维复合结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电池已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原因是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环境友好以及结构多样化等优异特性。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需求方面,要求负极材料具有高容量、长寿命、高首效以及快速率充放电等特点。现有的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为372mAh/g,其中商业化石墨负极产品已达350mAh/g左右,基本已无提升空间。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可达4200mAh/g左右,且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丰富,仅次于氧,因此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硅材料在储锂过程中存在巨大体积效应,约300%,这将导致活性材料膨胀碎裂,从集流体上粉化脱落,失去活性;另外,硅属半导体材料,其导电性较差,电子从硅中迁移至集流体上所需时间较长,致使在大电流充放电时,硅中的电子较难迁移出来,即导致硅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较差。硅薄膜在脱嵌锂过程中,体积膨胀主要沿着垂直于薄膜的方向进行,相比于块状硅,可以有效抑制硅的体积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复合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将硅靶材和导电锂离子载体金属靶材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共溅射处理,在基体上生长三维复合结构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复合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硅靶材和导电锂离子载体金属靶材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共溅射处理,在基体上生长三维复合结构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锂离子载体金属靶材包括金、银、铝、钴、锰、钼、锡、钒中的至少一种单质靶或合金靶或金、银、铝、钴、锰、钼、锡、钒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靶;
所述共溅射处理的溅射功率满足:溅射所述硅靶材功率与溅射高导电锂离子载体金属靶材的功率比为8:1~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共溅射处理过程中,所述基体的温度控制为100℃-800℃;
所述惰性气氛为氮气、氩气、氨气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混合气氛。
4.如权利要求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兆喆,程燕,魏堃,李华成,张国旗,杨道国,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