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栅氧可靠性和抗辐射特性的HTO/SiO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4826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提高栅氧可靠性和抗辐射特性的HTO/SiO

HTO / SiO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radiation resistance of gate ox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栅氧可靠性和抗辐射特性的HTO/SiO2复合栅CMOS器件及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硅微电子
,特别是涉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加工
,具体为一种提高栅氧可靠性和抗辐射特性的HTO/SiO2复合栅CMOS器件及工艺。
技术介绍
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栅氧的可靠性是电路可靠稳定工作的保证。栅氧的退化可以引起输出特性曲线的变化,栅氧的击穿可以引起栅极和衬底短接,从而引起电路直接失效。随着CMOS器件特征尺寸的缩小和栅氧层厚度的减薄,栅氧损伤成为CMOS集成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失效模式之一。CMOS集成电路的失效可以用渗渝模型(英文名称为PercolationModel)来描述。在电场作用(即电应力)下,首先是氧化层中出现缺陷点,随着电应力的累积,缺陷点逐步发展成为缺陷线,缺陷线不断生长和合并,最终形成从栅氧上表面到下表面的漏电通路,导致栅氧漏电不可恢复地突然增大,如图1所示,缺陷线13从栅氧上表面延伸到下表面,形成了漏电通道。另外,在总剂量辐射环境下,SiO2层中会产生电子空穴对,电子很快被复合或漂移出SiO2层,空穴则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栅氧可靠性和抗辐射特性的HTO/Si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栅氧可靠性和抗辐射特性的HTO/SiO2复合栅CMOS铝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硅衬底表面生长氧化硅,之后通过光刻氧化硅进行N阱注入并刻蚀掉该区域的氧化硅;
在N阱刻蚀的硅衬底表面通过光刻氧化硅进行P阱注入并刻蚀掉该区域的氧化硅,最后在N阱注入和P阱注入的硅衬底上进行推阱,形成场隔离氧化层;
步骤2,先在场隔离氧化层上,通过光刻并刻蚀掉N+源漏区域的场隔离氧化层,进行N+源漏注入和N+源漏推结;再光刻并刻蚀掉P+源漏区域的场隔离氧化层,进行P+源漏注入和P+源漏推结;
步骤3,在源漏推结后的硅衬底上进行栅区孔和有源区大孔的光刻,并刻蚀掉栅区孔和有源区大孔上的氧化硅,栅区孔分为NMOS栅区孔和PMOS栅区孔;
先在NMOS栅区孔刻蚀开的区域,通过光刻和注入进行NMOS阈值注入,再在PMOS栅区孔刻蚀开的区域,通过光刻和注入进行PMOS阈值注入;
步骤4,先在阈值注入后的硅衬底上生长SiO2栅氧层,并在N2、NO或N2O气氛中进行退火,形成SiO2氮氧硅层;再在SiO2氮氧硅层上淀积一层HTO栅氧层,并在N2、NO或N2O气氛中进行退火,形成HTO氮氧硅层;
步骤5,先在形成HTO氮氧硅层的硅衬底的有源区大孔中刻蚀有源区欧姆孔,再通过溅射形成AlSiCu金属层,光刻和刻蚀AlSiCu金属层形成栅极和金属连线,最后在所得的硅衬底上进行钝化层的淀积、光刻和刻蚀,并在N2气氛中进行合金,完成提高栅氧可靠性和抗辐射特性的HTO/SiO2复合栅CMOS铝栅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栅氧可靠性和抗辐射特性的HTO/SiO2复合栅CMOS铝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采用干法氧化或按照体积比为1:(1~1.8)的H2:O2湿法氧化在阈值注入后的硅衬底上生长SiO2栅氧层;
生长SiO2栅氧层时的反应温度为800~1000℃,时间为30~120min;SiO2栅氧层的厚度为
形成SiO2氮氧硅层的温度为850~1000℃,时间为30~6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栅氧可靠性和抗辐射特性的HTO/SiO2复合栅CMOS铝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HTO栅氧层通过体积比为1:(5~10)的SiH2Cl2和N2O在SiO2氮氧硅层上淀积得到;
淀积HTO栅氧层时的反应温度为800~850℃,时间为20~80min;HTO栅氧层的厚度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栅氧可靠性和抗辐射特性的HTO/SiO2复合栅CMOS铝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形成HTO氮氧硅层的温度为850~1000℃,时间为30~60min。


5.一种由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宇赵桂茹葛洪磊孙有民薛智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