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子蚁狮与k均值的聚类方法及入侵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4657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蚁狮与k均值的聚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11、输入簇的数目k和数据集D;S212、将量子蚁狮算法输出的精英作为初始的簇中心;S213、将数据集中的其余对象分配到最相似的簇,最相似的簇的簇中心距对象距离最近;S214、将每个簇中的对象均值作为新的簇中心;S215、检测本轮形成的簇与前一轮形成的簇是否相同;S216、若检测结果为是,则输出k个簇的集合,若检测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213。将量子机制与蚁狮优化算法相结合,并与k均值算法混合应用于聚类分析和入侵检测,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算法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优化效率并提供更好的结果。

Clustering method and intrusion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quantum ant lion and k-mea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量子蚁狮与k均值的聚类方法及入侵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量分类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量子蚁狮与k均值的聚类方法及入侵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在互联网广泛连接的时代,网络安全作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随着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普及,攻击者越来越多,攻击工具与手法日趋复杂多样,单纯的防火墙策略已经无法满足对安全高度敏感的部门的需要,网络的防卫必须采用一种纵深的、多样的手段。于是,入侵检测系统成为了网络安全专家学者研究热点之一。其中聚类算法广泛应用于入侵检测系统中。聚类是基于某种相似性度量对一组对象进行分组的过程。聚类方法可分为划分方法、层次方法、基于网格的方法和基于密度的方法。k均值算法是常用的划分聚类方法,由于其计算简单而非常受欢迎,但是,k均值算法对初始簇中心很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这是该算法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量子蚁狮与k均值的聚类方法,旨在改善k均值算法在聚类问题上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量子蚁狮与k均值的聚类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量子蚁狮与k均值的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S211、输入簇的数目k和数据集D;/nS212、将量子蚁狮算法输出的精英作为初始的簇中心;/nS213、将数据集中的其余对象分配到最相似的簇,最相似的簇的簇中心距对象距离最近;/nS214、将每个簇中的对象均值作为新的簇中心;/nS215、检测本轮形成的簇与前一轮形成的簇是否相同;/nS216、若检测结果为是,则输出k个簇的集合,若检测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2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量子蚁狮与k均值的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1、输入簇的数目k和数据集D;
S212、将量子蚁狮算法输出的精英作为初始的簇中心;
S213、将数据集中的其余对象分配到最相似的簇,最相似的簇的簇中心距对象距离最近;
S214、将每个簇中的对象均值作为新的簇中心;
S215、检测本轮形成的簇与前一轮形成的簇是否相同;
S216、若检测结果为是,则输出k个簇的集合,若检测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2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量子蚁狮与k均值的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优精英的获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初始化参数:种群大小ps,迭代次数t,最大迭代次数max;
S12、迭代次数t=1时,双链量子编码种群,初始化蚂蚁和蚁狮的位置,计算蚂蚁和蚁狮的适应度并进行排序,选择具有最优适应度的蚁狮作为精英;
S13、判断t是否小于max;
S14、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迭代次数t=t+1,并执行步骤S15,否则,执行步骤S18;
S15、量子旋转门更新种群编码,计算更新后的蚂蚁和蚁狮的适应度,将当前最优适应度的蚁狮与精英比较,若蚁狮的适应度优于精英,则将蚁狮更新为精英;
S16、使用轮盘赌方法选择一个蚁狮,蚂蚁的位置根据围绕所选的蚁狮和精英随机游走进行更新;
S17、计算所有蚂蚁的适应度值,若存在蚂蚁的适应度优于蚁狮,则将相应的蚂蚁替代蚁狮,若存在蚁狮的适应度优于精英,则将相应的蚁狮更新为精英,并返回步骤S13;
S18、输出精英。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学梅陈俊文陈林烽汤雨晴黄琤陈付龙程桂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