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型传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4337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通型传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中该连通型传热装置包含一均温板及一热管。均温板包含一导热腔体及至少一第一毛细结构。导热腔体的侧边具有一跨接凹部。至少一第一毛细结构叠设于导热腔体内。热管包含一管体及至少一第二毛细结构。管体叠设于导热腔体的跨接凹部。至少一第二毛细结构叠设于管体内。至少一第一毛细结构以金属键键结的方式连接于至少一第二毛细结构。

Connected heat transfer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通型传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传热装置,特别是指能让均温板与热管的毛细结构能彼此连接并连通的一种连通型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关于热的传递,为了发散发热组件所产生的热,现有的传热装置皆利用导热板搭配热管来传热,并利用散热器(例如:鳍片和风扇)来进行散热,大致说明如下:导热板接触于发热组件,热管则连接于导热板与散热器之间,以将发热组件所产生的热先传递给导热板,再由导热板将热经由热管传递给散热器而散热。惟,现有传热装置中的导热板和热管皆个别独立运作,导热板的毛细组织并未与热管的毛细组织连接,导致个别就导热板或就热管而言,皆仅是导热板和热管个别传热,而非整体式传热,换言之,散热效果尚未完全发挥,以及液态工作流体的回流速度难以有效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连通型传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藉以能让热管的毛细结构与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彼此连通,从而达到整体式的传热目的,完全发挥均温板加上热管应有的散热效果。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所揭露的连通型传热装置包含一均温板及一热管。均温板包含一导热腔体及至少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通型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均温板,包含一导热腔体及至少一第一毛细结构,该导热腔体的侧边具有一跨接凹部,该至少一第一毛细结构叠设于该导热腔体内;以及/n一热管,包含一管体及至少一第二毛细结构,该管体叠设于该导热腔体的该跨接凹部,该至少一第二毛细结构叠设于该管体内;/n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毛细结构以金属键键结的方式连接于该至少一第二毛细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通型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均温板,包含一导热腔体及至少一第一毛细结构,该导热腔体的侧边具有一跨接凹部,该至少一第一毛细结构叠设于该导热腔体内;以及
一热管,包含一管体及至少一第二毛细结构,该管体叠设于该导热腔体的该跨接凹部,该至少一第二毛细结构叠设于该管体内;
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毛细结构以金属键键结的方式连接于该至少一第二毛细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通型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接合层,该接合层的一侧以金属键键结的方式连接于该第一毛细结构,该接合层的另一侧以金属键键结的方式连接于该第二毛细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通型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合层的材料为金、银、铜或铁的粉末。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通型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毛细结构具有一跨接凸部,该跨接凸部位于该管体内并叠设于该第二毛细结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通型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毛细结构选自于由微沟槽、金属网、粉末烧结体及陶瓷烧结体所构成的群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通型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毛细结构选自于由金属网、粉末烧结体及陶瓷烧结体所构成的群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通型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管体的一开口端具有一开口及围绕出该开口的一侧缘,该第二毛细结构与该侧缘切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通型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管体具有一缺口,该缺口自该侧缘向内凹陷,并与该开口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通型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管体具有一闭口端,该闭口端相对于该开口端,该第二毛细结构与该闭口端相连。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通型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管体具有一闭口端,该闭口端相对于该开口端,该第二毛细结构与该闭口端相分离。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连通型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管体具有一环形内壁面,该至少一第二毛细结构以环绕的方式形成于该管体的该环形内壁面。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连通型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管体具有一环形内壁面,该至少一第二毛细结构的数量为二,该二第二毛细结构叠设于该管体的该环形内壁面,且该二第二毛细结构相分离。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通型传热装置,其中该管体的一端具有一开口及围绕出该开口的一侧缘,该至少一第二毛细结构具有一凸出段,该凸出段凸出于该管体的该侧缘。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通型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管体具有一闭口端,该闭口端相对于该开口端,该第二毛细结构与该闭口端相连。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通型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管体具有一闭口端,该闭口端相对于该开口端,该第二毛细结构与该闭口端相分离。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连通型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管体具有一环形内壁面,该第二毛细结构以环绕的方式形成于该管体的该环形内壁面。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连通型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管体具有一环形内壁面,该至少一第二毛细结构的数量为二,该二第二毛细结构叠设于该管体的该环形内壁面,且该二第二毛细结构相分离。


1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通型传热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垒垒张小敏郑任智
申请(专利权)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