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溯晓专利>正文

柔性导热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923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量化的航天热控设备,尤其是一种柔性导热模组。其主要部件是散热模块和柔性散热管,散热模块包括中心热源散热模块和远端散热模块,柔性散热管连接于中心热源散热模块和远端散热模块之间成为柔性导热模组,散热模块及柔性散热管也可以分别作为均温装置单独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设备微结构毛细能力强,传热效果佳,逆重力传热效果明显,可制成具有柔韧性的柔性导热产品,有效解决结构复杂、空间有限的散热问题。

Flexible heat conduction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导热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量化的航天热控设备,尤其是一种柔性导热模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航空、军工等领域中高性能电子元器件广泛应用,这类电子元器件体积小、功率大,热流密度极大,且所处空间狭小,必须提供有效而可靠的热控设计,一般采用均温板来处理散热问题。均温板(或称平板热管)技术是基于真空腔均热技术(VaporChamber)发展的一类热量均散技术,能够实现高密度热流的快速扩散,解决较高复杂程度的高热流密度问题。中国专利CN108317880A公开的一种均温板,包括基材和连接在基材的设置有毛细结构的端面上的盖板,基材的一端面设置有毛细结构,毛细结构呈弓形槽体状;盖板和基材共同形成容置腔,容置腔内注有工作流体。采用弓形槽体状的毛细结构,提高了毛细结构的毛细力,并提高了冷凝后的工作流体的回流速度,提高了散热效果,但它在航天器热控领域的应用存在着性能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内压承受能力和外应力承受能力较低,且逆重力导热不佳,散热单元重量偏大,结构复杂不易设计散热单元,空间狭小不易安装导热单元,大热流密度散热不易远距离导热,还存在无法兼容不同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导热模组,其主要部件是注液抽真空封装在金属壳体内并具有微结构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柔性散热管(3),散热模块包括中心热源散热模块(1)和远端散热模块(2),柔性散热管(3)连接于中心热源散热模块(1)和远端散热模块(2)之间成为柔性导热模组,散热模块(1)、(2)及柔性散热管(3)也可以分别作为均温装置单独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导热模组,其主要部件是注液抽真空封装在金属壳体内并具有微结构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柔性散热管(3),散热模块包括中心热源散热模块(1)和远端散热模块(2),柔性散热管(3)连接于中心热源散热模块(1)和远端散热模块(2)之间成为柔性导热模组,散热模块(1)、(2)及柔性散热管(3)也可以分别作为均温装置单独使用。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溯晓刘轶鸣刘振栋
申请(专利权)人:刘溯晓刘轶鸣刘振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