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注水口均热板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125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注水口均热板制作方法,包括加工具有注水口结构的均热板上盖和下盖,所述注水口结构位于上盖边缘和下盖边缘的对应位置;将上盖与下盖扣合,在注水口结构处设置有注水管;注液后对注水管进行封堵;沿上盖与下盖扣合的边缘外侧切断注水口结构,对切断处进行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加工获得外观无注水口的均热板结构,可大大减少均热板在电子产品内部空间的占用。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oaking plate without water inj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注水口均热板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均热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外观无注水口的均热板加工成型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5G时代,电子设备呈现整合化、集成化和高频高速等发展趋势,内部电子芯片技术的发展,尺寸愈加缩小,功率愈加集中。半导体尺寸的缩小,热通量逐渐增加。电子产品的散热挑战愈趋严重。热管和均热板作为一种通过相变原理进行散热的器件,正在迅速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如高端智能手机,LED等产品。均热板正在加速应用于5G智能手机中。然而,限于目前均热板的加工技术,在均热板的制造过程中需要注入冷媒介质,因此均热板产品外观均为有一个注水口的结构。这一结构在电子产品内部空间趋紧的情况下尤显浪费空间,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专利CN107830757A公开了一种无注水口的产品设计,但其加工形成的均热板厚度在3mm-5mm范围,不可以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并且其技术方案中钻一注水口之后再进行封口的加工工艺并不能应用于现有的超薄均热板的加工工艺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薄均热板外观无注水口的成型方法,以消除产品外观注水口结构,具体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注水口均热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加工具有注水口结构的均热板上盖和下盖,所述注水口结构位于上盖边缘和下盖边缘的对应位置;置入毛细结构后,将上盖与下盖扣合,边缘对齐封边,注水口结构处设置有注水管;通过注水管向上盖与下盖扣合后形成的腔室内注液;对注水管进行封堵;r>沿上盖与下盖扣合的边缘外侧切断注水口结构,对切断处进行密封。进一步的,所述注水口结构位于上盖和下盖的侧边或拐角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置入毛细结构采用铺设、胶粘、焊接、烧结的方式。进一步的,所述注水管为插入所述注水口结构或在注水口结构表面一体成型加工而成。进一步的,所述注水管直径小于或等于均热板厚度。进一步的,所述对注水管进行封堵采用向注水管的部分施加压力或注入封堵剂的方式;所述施加压力为冲压;所述封堵剂为聚氨酯、丙烯酸盐、水玻璃、环氧树脂、脲醛树脂。进一步的,所述对切断处进行密封采用焊接,所述焊接为冷焊或激光焊接或其结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先封堵注水管再进行切断、密封的加工方式,实现成品外观无注水口的目的,更加有助于电子产品散热效率的提升,有利于电子产品内部空间的充分利用;注液后以冲压或注入封堵剂的方式,操作难度低,便于加工;采用冷焊及非接触焊接的方式加工均热板注水口,可以充分密封切断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无注水口均热板制作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无注水口均热板制作方法第二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无注水口均热板制作方法第三实施方式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无注水口均热板制作方法第四实施方式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上盖1下盖2上盖注水口结构11下盖注水结构21毛细结构3注水管4,4’套管结构5封堵剂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4示意性地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注水口均热板制作方法的不同实施方式。图1示意性地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注水口均热板制作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均热板包括上盖1和下盖2,上盖1和下盖2扣合后之间形成内部空腔用以容纳传热的工作流体,上盖注水口结构11和下盖注水结构21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加工分别形成于上盖1边缘和下盖2边缘侧边的对应位置;在下盖2的内表面置入毛细结构3;将上盖1与下盖2扣合,上盖注水口结构11和下盖注水结构21上下相对形成注水管4。扣合后的上盖1和下盖2的边缘进行封边密封处理后,通过注水管4向上盖与下盖扣合后形成的腔室内注液;工作流体注满空腔之后以冲压的方式向注水管4的位置施加压力使其形成封堵,阻断工作流体的流出;沿上盖1与下盖2扣合的边缘外侧切断注水口结构,切断处通过冷焊的方式进行封口,原位进行激光熔融焊接,进一步强化密封效果。图2示意性地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注水口均热板制作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所述上盖注水口结构11和下盖注水结构21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加工分别形成于上盖1边缘和下盖2边缘拐角顶点的对应位置。图3示意性地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注水口均热板制作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注水口结构11和下盖注水结构21在扣合后形成一套管结构5,并与扣合后形成的内部空腔相连通,注水管4’为外径小于所述套管结构的内径的管路,以插入的方式插入上盖注水口结构11和下盖注水结构21扣合后形成的套管结构5中,并连通至上盖1与下盖2形成的空腔。扣合后的上盖1和下盖2的边缘进行封边密封处理后,通过注水管4’向上盖与下盖扣合后形成的腔室内注入工作流体。图4示意性地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注水口均热板制作方法的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工作流体注满空腔之后,切换工作流体为封堵剂流体,向注水管4’中注入封堵剂6至封堵剂液面超过扣合的边缘,所述封堵剂6为环氧树脂,所述切换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阀门或其他控制切换的方式实现。待封堵剂6在注水管4’中固化后,沿上盖1与下盖2扣合的边缘外侧切断注水口结构,切断处通过冷焊的方式进行封口,原位进行激光熔融焊接,进一步强化密封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两端”、“两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注水口均热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加工具有注水口结构的均热板上盖和下盖,所述注水口结构位于上盖边缘和下盖边缘的对应位置;/n置入毛细结构后,将上盖与下盖扣合,边缘对齐封边,注水口结构处设置有注水管;/n通过注水管向上盖与下盖扣合后形成的腔室内注液;/n对注水管进行封堵;/n沿上盖与下盖扣合的边缘外侧切断注水口结构,对切断处进行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注水口均热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加工具有注水口结构的均热板上盖和下盖,所述注水口结构位于上盖边缘和下盖边缘的对应位置;
置入毛细结构后,将上盖与下盖扣合,边缘对齐封边,注水口结构处设置有注水管;
通过注水管向上盖与下盖扣合后形成的腔室内注液;
对注水管进行封堵;
沿上盖与下盖扣合的边缘外侧切断注水口结构,对切断处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注水口均热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注水管进行封堵采用向注水管的部分施加压力;所述施加压力为冲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注水口均热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注水管进行封堵采用向注水管的部分注入封堵剂;所述封堵剂为聚氨酯、丙烯酸盐、水玻璃、环氧树脂、脲醛树脂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全耀罗合云李海禄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领杰金属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