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艺塔结构及其焊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65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艺塔结构及其焊接工艺,涉及一种大型容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塔体、盘管,所述塔体上设有供盘管穿过的开孔,还包括用于与塔体固定的外筒、用于与盘管固定的内筒,所述内筒套设于盘管外并与盘管外壁固定密封,所述外筒套设于内筒外并与内筒固定密封,所述外筒位于开孔内,所述外筒与开孔旁的塔体表面固定并密封;所述外筒固定塔体、内筒的筒壁为相反筒壁,外筒与塔体、内筒固定的位置位于盘管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本工艺塔结构的盘管受力时,外筒通过形变吸收了能量,并允许盘管相对于塔体的角度产生偏转,盘管与塔体的焊缝处不易开裂,减少了液体泄漏的安全隐患;本工艺塔结构便于生产制造,焊接过程也较为简便。

A process tower structure and its weld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艺塔结构及其焊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容器,特别涉及一种工艺塔结构及其焊接工艺。
技术介绍
工艺塔指用于进行热交换、化学工艺的一种大型容器,工艺塔一般也称反应塔、冷却塔等。工艺塔一般具有较大的容积,能供大量液体集中处理。工艺塔一般由金属材料拼装焊接而成。现有申请公开号为CN10667944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冷却塔盘管防冻裂温控装置,包括闭式冷却塔、盘管、温控电磁阀、自动放空阀、泵站、中频电炉、电器柜、小功率水泵、室内容器;盘管设于闭式冷却塔内部,自动放空阀设于盘管入口处,中频电炉通过管道连接盘管的入口,盘管的出口连接泵站的输入口,泵站的输出口连接对中频电炉的输入口。具有盘管的工艺塔多为冷却塔,盘管内通过液体与塔内的其它液体进行热交换,盘管的两端均通出塔外。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盘管与塔体焊接完成后,盘管与塔体间通过焊缝形成一体固定结构,盘管通出塔体外连通其它设备。位于塔体外的盘管可能位于通道附近,与运输车、叉车存在碰撞的可能性。发生地震或盘管位于塔体外的部分受到车辆撞击时,盘管和塔体间的焊缝容易开裂,导致塔体与盘管的焊接部位产生漏水,该漏水难以制止,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塔结构,盘管受力时,塔体与盘管的焊接部位不易开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工艺塔结构,包括塔体、盘管,所述塔体上设有供盘管穿过的开孔,还包括用于与塔体固定的外筒、用于与盘管固定的内筒,所述内筒套设于盘管外并与盘管外壁固定密封,所述外筒套设于内筒外并与内筒固定密封,所述外筒位于开孔内,所述外筒与开孔旁的塔体表面固定并密封;所述外筒固定塔体、内筒的筒壁为相反筒壁,所述外筒与塔体、内筒固定的位置位于盘管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塔体、盘管、外筒和内筒均通过焊接固定,焊接完成后,外筒、内筒将开孔完全封闭,塔体内的液体不会经开孔外漏。当发生地震、或盘管位于塔体外的部分受车辆撞击时,沿盘管轴向具有一定长度的外筒能通过形变的方式吸收能量,外筒变形后非轴线对称。由于外筒通过形变吸收了能量,并允许盘管相对于塔体的角度产生偏转,则焊缝处不易开裂,减少了液体泄漏的安全隐患。优选的,所述内筒包括用于与盘管固定的套筒部、用于与外筒固定的内弧部,所述套筒部与内弧部通过端部相连且一体成型,所述套筒部通过圆柱状内壁与盘管的圆柱状外壁接触,所述内弧部背离套筒部的端部呈扩口状,所述内弧部呈圆弧形弯曲。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呈扩口状的内弧部能通过板面与外筒接触,焊接完成后的稳固性高。优选的,沿外筒的轴线方向,所述外筒的筒壁呈S形弯曲。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呈S形弯曲的外筒受力时更易产生变形,且与折板、平板相比,S形的外筒壁形变时不易产生断裂。优选的,所述内弧部非轴线对称,所述内弧部的下端向背离套筒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内弧部的下端背离套筒部延伸的距离大于内弧部的上端,所述内弧部背离套筒部的端口为椭圆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非对称的内弧部,内弧部的下端沿弧形的外筒壁进一步远离了套筒部,使内弧部下端壁面的切线方向趋向于水平,一方面人员焊接该位置无须仰头,较为省力,另一方面焊接时熔化的金属不易向下滴落,焊缝质量较佳。优选的,沿所述内弧部的下端壁面的切线方向,该切线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大于4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内弧部下端的切线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等于45°时,焊接时熔化的金属不易向下滴落的可靠性更高。优选的,所述内筒与外筒的固定位置靠近塔体内部,所述外筒在塔体外呈内凹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筒不凸出于塔体外壁,外筒不易对人员通行产生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工艺,塔体与盘管的焊接部位不易开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塔体外侧,先将外筒套设于盘管外,再将内筒套于盘管外,根据开孔的位置选取好内筒相对于盘管的位置;步骤S2:将内筒与盘管焊接固定;步骤S3:将外筒与内筒焊接固定;步骤S4:将外筒与塔体焊接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本焊接工艺,人员能完成塔体、外筒、内筒、盘管的焊接固定,操作过程简单快捷。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工艺塔结构,则塔体与盘管的焊接部位不易开裂。优选的,焊接时,在塔体内外的接缝位置均焊接成焊缝。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塔体内外两侧均焊接焊缝,进一步提高了塔体、外筒、内筒和盘管间的固定强度。优选的,步骤S3完成后、步骤S4开始前,使用外力驱使盘管移动位置,使外筒与开孔的轴线重合,松开外筒、盘管后,再执行步骤S4;执行步骤S4时不通过外力驱使盘管或外筒进行定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人员通过人力的方式驱使盘管弯曲进行定位。盘管弯完后,盘管的弹性可能会再驱使外筒在竖直方向小幅移位,此时无需重新纠正外筒的位置,外筒的外壁与塔体仍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人员直接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由于盘管无弹性力作用于各焊缝,则能防止焊缝产生应力疲劳,进一步保证焊缝的抗裂能力。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盘管受力时,盘管与塔体的焊缝处不易开裂,减少了液体泄漏的安全隐患;2、本工艺塔结构便于生产制造,焊接过程也较为简便;3、焊接完成后,塔体、外筒、内筒、盘管固定的结构强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一种工艺塔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二的一种工艺塔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三的焊接工艺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四的焊接工艺的示意图。图中,1、塔体;2、盘管;10、顶盖;11、开孔;3、外筒;4、内筒;41、套筒部;42、内弧部;5、焊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位置“上/下”指工艺塔安装于地面后,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位置。实施例一: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工艺塔结构,包括塔体1、盘管2,塔体1和盘管2均由钢材制成,塔体1为筒形。塔体1包括位于顶部的顶盖10,顶盖10与塔体1可进行拆装,塔体1具有较大的尺寸,顶盖10安装前人员能进入塔体1内进行工作。盘管2在塔体1内呈S形弯折状,盘管2的两端穿出塔体1外,盘管2通过U形抱箍固定于塔体1内壁。为便于盘管2与塔体1的组装,盘管2由多根子管在塔体1内相接并焊接而成。参照图1和图2,塔体1的外壁设有供盘管2下端穿过的开孔11,开孔11为圆孔,开孔11靠近塔体1的底部,开孔11的直径远大于盘管2的外径。本工艺塔结构还包括用于与塔体1固定的外筒3、用于与盘管2固定的内筒4,外筒3、内筒4均为圆筒状,外筒3、内筒4均两端贯通,外筒3、内筒4的两端直径不同形成喇叭形。外筒3、内筒4均由钢板冲压而成。内筒4包括用于与盘管2固定的套筒部41、用于与外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艺塔结构,包括塔体(1)、盘管(2),所述塔体(1)上设有供盘管(2)穿过的开孔(11),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与塔体(1)固定的外筒(3)、用于与盘管(2)固定的内筒(4),所述内筒(4)套设于盘管(2)外并与盘管(2)外壁固定密封,所述外筒(3)套设于内筒(4)外并与内筒(4)固定密封,所述外筒(3)位于开孔(11)内,所述外筒(3)与开孔(11)旁的塔体(1)表面固定并密封;所述外筒(3)固定塔体(1)、内筒(4)的筒壁为相反筒壁,所述外筒(3)与塔体(1)、内筒(4)固定的位置位于盘管(2)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艺塔结构,包括塔体(1)、盘管(2),所述塔体(1)上设有供盘管(2)穿过的开孔(11),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与塔体(1)固定的外筒(3)、用于与盘管(2)固定的内筒(4),所述内筒(4)套设于盘管(2)外并与盘管(2)外壁固定密封,所述外筒(3)套设于内筒(4)外并与内筒(4)固定密封,所述外筒(3)位于开孔(11)内,所述外筒(3)与开孔(11)旁的塔体(1)表面固定并密封;所述外筒(3)固定塔体(1)、内筒(4)的筒壁为相反筒壁,所述外筒(3)与塔体(1)、内筒(4)固定的位置位于盘管(2)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艺塔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筒(4)包括用于与盘管(2)固定的套筒部(41)、用于与外筒(3)固定的内弧部(42),所述套筒部(41)与内弧部(42)通过端部相连且一体成型,所述套筒部(41)通过圆柱状内壁与盘管(2)的圆柱状外壁接触,所述内弧部(42)背离套筒部(41)的端部呈扩口状,所述内弧部(42)呈圆弧形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艺塔结构,其特征是:沿外筒(3)的轴线方向,所述外筒(3)的筒壁呈S形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艺塔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弧部(42)非轴线对称,所述内弧部(42)的下端向背离套筒部(41)的方向延伸,所述内弧部(42)的下端背离套筒部(41)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西塘核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