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化釜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110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酯化釜加热结构,包括釜体,釜体的外表面全包裹有夹套,夹套与釜体之间通过螺旋导流板分隔出换热流道,釜体的内部设置有盘管,换热流道中与盘管的管路中分别通入有热媒,釜体上设置有若干个与釜体内腔连通的功能管口,功能管口穿出夹套并与夹套焊接密封,夹套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换热流道连通的第一热媒进出管,盘管的管端穿出釜体与夹套,形成第二热媒进出管,第二热媒进出管分别与釜体、夹套焊接密封。上述酯化釜加热结构采用外夹套加内盘管形式,实现了釜内温度的调控,且提高了结构密封性,减少了热损失,使温度更加均匀、稳定,降低了能耗,从而保证酯化反应更高效进行。从而保证酯化反应更高效进行。从而保证酯化反应更高效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酯化釜加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酯化釜加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酯化釜是发生酯化反应的设备,当酯化釜用作反应器时,又被称为搅拌釜式反应器。搅拌反应釜除了能提供搅拌作用促进反应,还能提供反应所需温度条件。现有搅拌反应釜一般通过加热、换热形式维持环境温度,但加热保温能力有限,加热不均匀,影响反应效率,且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热量损失,能耗大,需要进一步优化设备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酯化釜加热结构,为酯化反应提供稳定的温度环境,满足反应条件。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酯化釜加热结构,其包括釜体,釜体的外表面全包裹有夹套,夹套与釜体之间通过螺旋导流板分隔出换热流道,釜体的内部设置有盘管,换热流道中与盘管的管路中分别通入有热媒,釜体上设置有若干个与釜体内腔连通的功能管口,功能管口穿出夹套并与夹套焊接密封,夹套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换热流道连通的第一热媒进出管,盘管的管端穿出釜体与夹套,形成第二热媒进出管,第二热媒进出管分别与釜体、夹套焊接密封。
[0006]特别地,夹套分为套筒、上封头和下封头,釜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封口环,封口环分别与套筒、上封头、下封头的端沿焊接密封。
[0007]特别地,功能管口包括位于上封头上的人孔、搅拌口、浆料进口、物料进出口、气相出口、多管路进口、冷凝回流进口、添加剂口、辅料进口和备用口,各个功能管口分散、避让排布。
[0008]特别地,盘管包括若干个直径渐增或渐减的圆弧段,相邻圆弧段通过变径段衔接形成螺旋状单元层管,各个螺旋状单元层管上下层叠排布且通过连接管串接。
[0009]特别地,盘管通过支架悬空固定于釜体的底部上,且盘管的各管段之间通过管夹支撑固定。
[0010]特别地,管夹包括上管夹和下管夹,上管夹与下管夹之间通过螺栓紧固,且上管夹与下管夹的对夹面上分别设置有限位凹腔。
[0011]特别地,釜体与夹套上还穿设有焊接密封的套管,套管中插入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于盘管的一侧。
[0012]特别地,夹套的外侧面上周向均布有若干个用于接地板的耳座。
[0013]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酯化釜加热结构采用外夹套加内盘管形式,实现了釜内温度的调控,且提高了结构密封性,减少了热损失,使温度更加均匀、稳定,降低了能耗,从而保证酯化反应更高效进行。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酯化釜加热结构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酯化釜加热结构的俯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酯化釜加热结构中盘管的俯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酯化釜加热结构中管夹的示意图;
[0018]图5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9]图6是图1中B处放大图;
[0020]图7是图1中C处放大图。
[0021]图中:
[0022]1‑
釜体;2

夹套;2a

套筒;2b

上封头;2c

下封头;3

螺旋导流板;4

盘管;4a

圆弧段;4b

变径段;5

第一热媒进出管;6

第二热媒进出管;7

封口环;8

支架;9

管夹;9a

上管夹;9b

下管夹;9c

螺栓;9d

限位凹腔;10

套管;11

温度传感器;12

人孔;13

搅拌口;14

浆料进口;15

物料进出口;16

气相出口;17

多管路进口;18

冷凝回流进口;19

添加剂口;20

辅料进口;21

备用口;22

耳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6]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酯化釜加热结构,包括釜体1,釜体1的外表面全包裹有夹套2,夹套2与釜体1之间通过螺旋导流板3分隔出换热流道,釜体1的内部设置有盘管4,换热流道中与盘管4的管路中分别通入有热媒,夹套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换热流道连通的第一热媒进出管5,盘管4的管端穿出釜体1与夹套2,形成第二热媒进出管6,第二热媒进出管6分别与釜体1、夹套2焊接密封。
[0027]其中,夹套2与盘管4中的热媒可以是高温空气、导热油等换热介质,盘管4位于釜内下部,用于提供主要反应所需热量;盘管4包裹于釜外,用于维持釜内温度,减少热损失。
[0028]此处的夹套2分为套筒2a、上封头2b和下封头2c,釜体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封口环7,封口环7分别与套筒2a、上封头2b、下封头2c的端沿焊接密封,从而保证结构可靠性。
[0029]详见图3,此处的盘管4包括若干个直径渐增或渐减的圆弧段4a,相邻圆弧段4a通过变径段4b衔接形成螺旋状单元层管,各个螺旋状单元层管上下层叠排布且通过连接管串接。
[0030]具体地,盘管4通过支架8悬空固定于釜体1的底部上,且盘管4的各管段之间通过管夹9支撑固定。其中,管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酯化釜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外表面全包裹有夹套,所述夹套与所述釜体之间通过螺旋导流板分隔出换热流道,所述釜体的内部设置有盘管,所述换热流道中与所述盘管的管路中分别通入有热媒,所述釜体上设置有若干个与釜体内腔连通的功能管口,所述功能管口穿出所述夹套并与夹套焊接密封,所述夹套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换热流道连通的第一热媒进出管,所述盘管的管端穿出所述釜体与所述夹套,形成第二热媒进出管,所述第二热媒进出管分别与所述釜体、所述夹套焊接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酯化釜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分为套筒、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釜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封口环,所述封口环分别与所述套筒、所述上封头、所述下封头的端沿焊接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酯化釜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管口包括位于所述上封头上的人孔、搅拌口、浆料进口、物料进出口、气相出口、多管路进口、冷凝回流进口、添加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西塘核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