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3647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具有床身和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两侧的侧支撑和横跨在各个侧支撑上的横梁;所述固定支座上设有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用于管材搬运的上料组件、用于将多余管材排开的筛管组件、用于将管材抬升的托举组件、用于推动管材的推管组件以及用于夹紧并搬运管材的夹紧运输组件,所述床身上设有多个用于支撑管材的随动支撑;所述筛管组件和夹紧运输组件分别设置在横梁的两侧,管材依次经过上料组件、筛管组件、托举组件、推管组件和夹紧运输组件后搬运至随动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管材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等领域,不同应用领域对管材的形状、长度等都有特殊要求,因此管材加工需要配合专用设备,当前管材加工行业中常见的上料方式为手动上料,手动上料方式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隐患,随着行业的发展手动上料越来越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专利技术专利内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上料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规格管材的自动化加工、上料,其自动化程度高,并适用于各种长度的自动上料装置。实现本专利技术专利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专利具有床身和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两侧的侧支撑和横跨在各个侧支撑上的横梁;所述固定支座上设有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用于管材搬运的上料组件、用于将多余管材排开的筛管组件、用于将管材抬升的托举组件、用于推动管材的推管组件以及用于夹紧并搬运管材的夹紧运输组件,所述床身上设有多个用于支撑管材的随动支撑;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多个固定在底座上的绳带支架、多个由第一电机驱动旋转的绳带轴以及多个扁绳,各个扁绳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绳带支架和绳带轴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由气缸驱动升降于阻挡管材转动的初始挡杆,各个初始挡杆对应设置在与各个绳带支架的侧边;所述筛管组件包括多个由第二电机驱动升降设置在横梁上的移动支架,以及多个由第三电机驱动水平滑动设置在各个移动支架上的移动板,各个移动支架平行设置,各个移动板的滑动方向与横梁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托举组件包括多个由第四电机驱动升降设置在底座上的升降架挡板,以及设置在升降架挡板上、且可防止管材滑出升降架挡板的终端挡杆;所述推管组件包括由第五电机驱动水平滑动设置在底座上的推料板、以及固定设置在侧支撑上且用于挡住管材的挡料板,所述推料板的滑动方向沿横梁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夹紧运输组件包括多个平行且固定设置在横梁上的运输架、以及多个由第六电机驱动滑动设置在对应的运输架上且用于搬运管材的夹紧板,各个夹紧板的滑动方向与横梁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筛管组件和夹紧运输组件分别设置在横梁的两侧,管材依次经过上料组件、筛管组件、托举组件、推管组件和夹紧运输组件后搬运至随动支撑。上述底座的侧边固定设有用于管材导入底座的斜坡滑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有水平滑板,斜坡滑板的上端与水平滑板的一端连接。上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盛料轴,盛料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各个绳带轴固定设置在盛料轴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绳带过渡轮,扁绳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绳带支架上,扁绳的另一端穿过绳带过渡轮后固定在绳带轴上。上述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横梁上,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第一移动轴,各个移动支架上均固定设有第一齿条,第一移动轴上固定设有与各个第一齿条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各个移动支架上均固定设有第一滑轨,横梁上固定设有多个可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移动支架通过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的传动配合以及第一滑块和第一滑轨的滑动连接升降设置在横梁上,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移动支架上,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第二移动轴,第二移动轴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一链轮,各个第一链轮位于对应的移动支架的一侧,各个移动支架上均转动设有多个从动链轮,第一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传动配合,第一链条套设在第一链轮和从动链轮上,且第一链轮上固定设有第一拉板,第一拉板的另一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支架上定设有第二滑轨,移动板上设有第二滑块,移动板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的配合滑动连接在移动支架上。上述第四电机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主动轴,主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链轮,底座上转动设有从动轮,第二链轮和从动轮通过第二链条传动连接,第二链条套设在第二链轮和从动轮上,从动轮内固定设有转轮轴,转轮轴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二齿轮,所述升降架挡板上固定设有第二齿条,底座上固定设有第三滑块,升降架挡板上固定设有与第三滑块滑动连接的第三滑轨,升降架挡板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的传动配合、以及第三滑块和第三滑轨的滑动配合升降设置在底座上。上述升降架挡板上转动设有用于管材沿轴向移动的导向轴,导向轴的轴向与横梁的延伸方向垂直。上述第五电机固定设置在侧支撑上,第五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联动轴,联动轴上未与第五电机连接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同步带轮,底座上转动设有与第一同步带轮等高的从动带轮,第一同步带轮和从动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连接,第一同步带套设在第一同步带轮和从动带轮上,第一同步带上固定设有第二拉板,第二拉板上未与第一同步带连接的一端与推料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固定设有第四滑轨,第二拉板上设有与第四滑轨滑动连接的第四滑块,推料板通过第五电机的驱动以及第二拉板上第四滑块与第四滑轨的配合滑动设置在底座上。上述推料板上设有用于推动管材端面的推板,所述推料板上设有通孔,通孔内配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上设有螺纹部,螺纹部上固定设有锁紧螺母,伸缩杆上未设螺纹部的一端穿过通孔后与推板连接,且推料板和推板之间还设有用于减震的弹簧,弹簧套设在伸缩杆上穿过推料板的一端,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伸缩杆上,弹簧的另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上述第六电机固定设置在运输架上,且第六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设有多个设置在对应的运输架一侧的第二同步带轮,所述运输架上转动设有多个从动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通过第二同步带的带动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套设在第二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上,所述运输架上滑动设有移动底座,运输架上固定设有第五滑轨,移动底座上固定与第五滑轨滑动连接的第五滑块,所述第二同步带上固定设有第三拉板,第三拉板上未与第二同步带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五滑块上,移动底座通过第六电机的驱动以及第五滑块和第五滑轨的配合滑动设置在运输架上,夹紧板包括固定设置在移动底座上的上板以及通过升降气缸驱动升降设置在移动底座上的下板,夹紧板通过下板的上升将管材夹紧。各个随动支撑包括固定设置在床身上的支撑座以及固定在支撑座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支撑管材的弧形卡口,弧形卡口的轴线与床身的延伸方向平行。本专利技术专利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床身上设置上料机构,并且将上料机构设置成上料组件、筛管组件、托举组件、推管组件和夹紧运输组件,将上料组件设置成由第一电机驱动的绳带轴以及多个扁绳,通过绳带轴的转动控制扁绳的松紧,进而控制管材的上料,通过筛管组件中的移动板来将多余的管材筛开,并通过移动板将管材推送至推举组件上的升降架挡板,通过第四电机将管材抬升,并通过推断组件上的推料板通过第五电机驱动将管材推送至夹紧运输组件,通过第六电机的驱动和夹紧板的夹持,将管材运输至随动支撑上,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动上料时产生的安全隐患以及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且能够适用多种规格的管材,自动化程度高,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高效便捷。(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斜坡滑板和与斜坡滑板连接的水平滑板,能够有效的避免管材在上料的过程中与底座发生硬碰撞,能够使管材上料的时候更加顺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具有床身(1)和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底座(41)、固定在底座(41)两侧的侧支撑(42)和横跨在各个侧支撑(42)上的横梁(4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上设有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用于管材搬运的上料组件(44)、用于将多余管材排开的筛管组件(45)、用于将管材抬升的托举组件(46)、用于推动管材的推管组件(47)以及用于夹紧并搬运管材的夹紧运输组件(48),所述床身(1)上设有多个用于支撑管材的随动支撑(2);/n所述上料组件(44)包括多个固定在底座(41)上的绳带支架(44-1)、多个由第一电机(44-10)驱动旋转的绳带轴(44-8)以及多个扁绳(44-2),各个扁绳(44-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绳带支架(44-1)和绳带轴(44-8)固定连接,所述底座(41)上设有多个由气缸(44-6)驱动升降于阻挡管材转动的初始挡杆(44-5),各个初始挡杆(44-5)对应设置在与各个绳带支架(44-1)的侧边;/n所述筛管组件(45)包括多个由第二电机(45-7)驱动升降设置在横梁(43)上的移动支架(45-3),以及多个由第三电机(45-14)驱动水平滑动设置在各个移动支架(45-3)上的移动板(45-13),各个移动支架(45-3)平行设置,各个移动板(45-13)的滑动方向与横梁(43)的延伸方向垂直;/n所述托举组件(46)包括多个由第四电机(46-1)驱动升降设置在底座(41)上的升降架挡板(46-10),以及设置在升降架挡板(46-10)上、且可防止管材滑出升降架挡板(46-10)的终端挡杆(46-11);/n所述推管组件(47)包括由第五电机(47-2)驱动水平滑动设置在底座(41)上的推料板(47-8)、以及固定设置在侧支撑(42)上且用于挡住管材的挡料板(47-9),所述推料板(47-8)的滑动方向沿横梁(43)的延伸方向平行;/n所述夹紧运输组件(48)包括多个平行且固定设置在横梁(43)上的运输架(48-5)、以及多个由第六电机(48-1)驱动滑动设置在对应的运输架(48-5)上且用于搬运管材的夹紧板(48-9),各个夹紧板(48-9)的滑动方向与横梁(43)的延伸方向垂直;/n所述筛管组件(45)和夹紧运输组件(48)分别设置在横梁(43)的两侧,管材依次经过上料组件(44)、筛管组件(45)、托举组件(46)、推管组件(47)和夹紧运输组件(48)后搬运至随动支撑(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具有床身(1)和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底座(41)、固定在底座(41)两侧的侧支撑(42)和横跨在各个侧支撑(42)上的横梁(4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上设有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用于管材搬运的上料组件(44)、用于将多余管材排开的筛管组件(45)、用于将管材抬升的托举组件(46)、用于推动管材的推管组件(47)以及用于夹紧并搬运管材的夹紧运输组件(48),所述床身(1)上设有多个用于支撑管材的随动支撑(2);
所述上料组件(44)包括多个固定在底座(41)上的绳带支架(44-1)、多个由第一电机(44-10)驱动旋转的绳带轴(44-8)以及多个扁绳(44-2),各个扁绳(44-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绳带支架(44-1)和绳带轴(44-8)固定连接,所述底座(41)上设有多个由气缸(44-6)驱动升降于阻挡管材转动的初始挡杆(44-5),各个初始挡杆(44-5)对应设置在与各个绳带支架(44-1)的侧边;
所述筛管组件(45)包括多个由第二电机(45-7)驱动升降设置在横梁(43)上的移动支架(45-3),以及多个由第三电机(45-14)驱动水平滑动设置在各个移动支架(45-3)上的移动板(45-13),各个移动支架(45-3)平行设置,各个移动板(45-13)的滑动方向与横梁(43)的延伸方向垂直;
所述托举组件(46)包括多个由第四电机(46-1)驱动升降设置在底座(41)上的升降架挡板(46-10),以及设置在升降架挡板(46-10)上、且可防止管材滑出升降架挡板(46-10)的终端挡杆(46-11);
所述推管组件(47)包括由第五电机(47-2)驱动水平滑动设置在底座(41)上的推料板(47-8)、以及固定设置在侧支撑(42)上且用于挡住管材的挡料板(47-9),所述推料板(47-8)的滑动方向沿横梁(43)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夹紧运输组件(48)包括多个平行且固定设置在横梁(43)上的运输架(48-5)、以及多个由第六电机(48-1)驱动滑动设置在对应的运输架(48-5)上且用于搬运管材的夹紧板(48-9),各个夹紧板(48-9)的滑动方向与横梁(43)的延伸方向垂直;
所述筛管组件(45)和夹紧运输组件(48)分别设置在横梁(43)的两侧,管材依次经过上料组件(44)、筛管组件(45)、托举组件(46)、推管组件(47)和夹紧运输组件(48)后搬运至随动支撑(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1)的侧边固定设有用于管材导入底座(41)的斜坡滑板(44-3),所述底座(41)的顶部固定设有水平滑板(44-4),斜坡滑板(44-3)的上端与水平滑板(44-4)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44-10)固定设置在底座(41)上,第一电机(44-10)的输出端固定设有盛料轴(44-9),盛料轴(44-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底座(41)上,各个绳带轴(44-8)固定设置在盛料轴(44-9)上,所述底座(41)上设有绳带过渡轮(44-7),扁绳(44-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绳带支架(44-1)上,扁绳(44-2)的另一端穿过绳带过渡轮(44-7)后固定在绳带轴(44-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45-7)固定设置在横梁(43)上,第二电机(45-7)的输出端固定设有第一移动轴(45-4),各个移动支架(45-3)上均固定设有第一齿条(45-1),第一移动轴(45-4)上固定设有与各个第一齿条(45-1)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45-2),各个移动支架(45-3)上均固定设有第一滑轨(45-5),横梁(43)上固定设有多个可与第一滑轨(45-5)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45-6),移动支架(45-3)通过第一齿条(45-1)和第一齿轮(45-2)的传动配合以及第一滑块(45-6)和第一滑轨(45-5)的滑动连接升降设置在横梁(43)上,第三电机(45-14)固定设置在移动支架(45-3)上,第三电机(45-14)的输出端固定设有第二移动轴(45-15),第二移动轴(45-15)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一链轮(45-8),各个第一链轮(45-8)位于对应的移动支架(45-3)的一侧,各个移动支架(45-3)上均转动设有多个从动链轮,第一链轮(45-8)和从动链轮通过第一链条(45-9)传动配合,第一链条(45-9)套设在第一链轮(45-8)和从动链轮上,且第一链轮(45-8)上固定设有第一拉板(45-12),第一拉板(45-12)的另一端与移动板(45-13)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支架(45-3)上定设有第二滑轨(45-10),移动板(45-13)上设有第二滑块,移动板(45-13)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军河陈继良彭文斌吴佳黄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庆源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