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排打蜡制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363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炉排打蜡制模方法,涉及炉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炉排打蜡制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蜡模;S2.修模;S3.蜡模组装;S4.制壳;S5.硬化:将S4中制壳完毕后的模具放到氯化铝溶液中进行浸泡,待完全硬化后,在硬化的模具表面再撒挂石英粉以及石英砂,然后再放到氯化铝溶液中进行浸泡硬化;S6.脱蜡;S7.型壳焙烧和S8.检验。采用该炉排打蜡制模方法对炉排的模具进行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而且在模具生产中不会产生污染,所用的原料之一石蜡可以多次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而且所需的人工少,加工周期短,在短时间内可以进行大量的生产。

A method of making mould by waxing g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排打蜡制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炉排加工
,具体为一种炉排打蜡制模方法。
技术介绍
炉排作为焚烧炉中承载重量以及热量的一个重要部件,需要在高温的状态下进行使用,在铸造的过程中常常采用浇铸的方式进行加工生产,由于炉排长时间处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导致炉排是个极容易消耗的一个产品,因此怎么样提高炉排的使用寿命对生产焚烧炉的企业至关重要。炉排在浇铸之前会先生产与要生产型号炉排的模具,模具的好坏直接导致炉排的质量,现有的制模方法过于繁琐,导致模具以及炉排的生产效率低下,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现有湿巾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炉排打蜡制模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炉排打蜡制模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制模方法过于繁琐,导致模具以及炉排的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炉排打蜡制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蜡模:将块状型的蜡料通过电加热融化成液体状的模料,搅拌均匀后静置沉淀,对模料进行降温直至模料调成糊状,将糊状的模料注入炉排压具中,经压制冷却后得到蜡膜;S2.修模:对压制后的产品蜡模进行清理和修整,去除模料上的飞边、毛刺、表面压痕和赃物;S3.蜡模组装:将修整后的产品蜡模和浇冒口蜡模组焊成模具;S4.制壳:在模具的表面均匀涂抹锆英粉和水玻璃的混合物,之后在均匀的撒挂锆英砂,最后在模具的最外层涂抹耐火泥;S5.硬化:将S4中制壳完毕后的模具放到氯化铝溶液中进行浸泡,待完全硬化后,在硬化的模具表面再撒挂石英粉以及石英砂,然后再放到氯化铝溶液中进行浸泡硬化;S6.脱蜡:将硬化后的模具放到锅炉中进行加热,蜡模受热融化蜡脱出模具得到型壳;S7.型壳焙烧:脱蜡后的型壳放到电热焙烧炉内进行焙烧;S8.检验:对加工好的模壳进行检验,不合格进行返工。优选的,所述蜡料采用石蜡为原料,通过电加热加热到47-64摄氏度。优选的,所述修模中去除的蜡残渣在所述S1.制蜡模步骤中重复使用。优选的,所述制壳中锆英粉和水玻璃的比例为3:1,且耐火泥采用水玻璃进行调制。优选的,所述脱蜡中脱去的蜡模进行集中收集,在所述S1.制蜡模步骤中重复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炉排打蜡制模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采用该炉排打蜡制模方法对炉排的模具进行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而且在模具生产中不会产生污染,所用的原料之一石蜡可以多次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而且所需的人工少,加工周期短,在短时间内可以进行大量的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炉排打蜡制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蜡模:将块状型的蜡料通过电加热融化成液体状的模料,搅拌均匀后静置沉淀,对模料进行降温直至模料调成糊状,将糊状的模料注入炉排压具中,经压制冷却后得到蜡膜;S2.修模:对压制后的产品蜡模进行清理和修整,去除模料上的飞边、毛刺、表面压痕和赃物;S3.蜡模组装:将修整后的产品蜡模和浇冒口蜡模组焊成模具;S4.制壳:在模具的表面均匀涂抹锆英粉和水玻璃的混合物,之后在均匀的撒挂锆英砂,最后在模具的最外层涂抹耐火泥;S5.硬化:将S4中制壳完毕后的模具放到氯化铝溶液中进行浸泡,待完全硬化后,在硬化的模具表面再撒挂石英粉以及石英砂,然后再放到氯化铝溶液中进行浸泡硬化;S6.脱蜡:将硬化后的模具放到锅炉中进行加热,蜡模受热融化蜡脱出模具得到型壳;S7.型壳焙烧:脱蜡后的型壳放到电热焙烧炉内进行焙烧;S8.检验:对加工好的模壳进行检验,不合格进行返工。蜡料采用石蜡为原料,通过电加热加热到47-64摄氏度。修模中去除的蜡残渣在所述S1.制蜡模步骤中重复使用。制壳中锆英粉和水玻璃的比例为3:1,且耐火泥采用水玻璃进行调制。脱蜡中脱去的蜡模进行集中收集,在S1.制蜡模步骤中重复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排打蜡制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制蜡模:将块状型的蜡料通过电加热融化成液体状的模料,搅拌均匀后静置沉淀,对模料进行降温直至模料调成糊状,将糊状的模料注入炉排压具中,经压制冷却后得到蜡膜;/nS2.修模:对压制后的产品蜡模进行清理和修整,去除模料上的飞边、毛刺、表面压痕和赃物;/nS3.蜡模组装:将修整后的产品蜡模和浇冒口蜡模组焊成模具;/nS4.制壳:在模具的表面均匀涂抹锆英粉和水玻璃的混合物,之后在均匀的撒挂锆英砂,最后在模具的最外层涂抹耐火泥;/nS5.硬化:将S4中制壳完毕后的模具放到氯化铝溶液中进行浸泡,待完全硬化后,在硬化的模具表面再撒挂石英粉以及石英砂,然后再放到氯化铝溶液中进行浸泡硬化;/nS6.脱蜡:将硬化后的模具放到锅炉中进行加热,蜡模受热融化蜡脱出模具得到型壳;/nS7.型壳焙烧:脱蜡后的型壳放到电热焙烧炉内进行焙烧;/nS8.检验:对加工好的模壳进行检验,不合格进行返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排打蜡制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制蜡模:将块状型的蜡料通过电加热融化成液体状的模料,搅拌均匀后静置沉淀,对模料进行降温直至模料调成糊状,将糊状的模料注入炉排压具中,经压制冷却后得到蜡膜;
S2.修模:对压制后的产品蜡模进行清理和修整,去除模料上的飞边、毛刺、表面压痕和赃物;
S3.蜡模组装:将修整后的产品蜡模和浇冒口蜡模组焊成模具;
S4.制壳:在模具的表面均匀涂抹锆英粉和水玻璃的混合物,之后在均匀的撒挂锆英砂,最后在模具的最外层涂抹耐火泥;
S5.硬化:将S4中制壳完毕后的模具放到氯化铝溶液中进行浸泡,待完全硬化后,在硬化的模具表面再撒挂石英粉以及石英砂,然后再放到氯化铝溶液中进行浸泡硬化;
S6.脱蜡:将硬化后的模具放到锅炉中进行加热,蜡模受热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腾飞金属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