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静电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599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静电场,主要包括框架、负极板、放电针,横条及其放电针的定位方法,所述的负极板装在框架上,放电针装在横条上。其特征在于:负极板的静电吸附过风通道选用方孔;放电针的互相的连接采用导电胶和不锈钢连接片,放电针的全部连接电路表面采用硅胶密封;放电针的定位工艺选用一种正方形治具。有益效果:过风通道选用方孔可以增加空气的流量;采用硅胶密封导电胶和不锈钢电路条的表面,可以提高在各种使用环境下的绝缘性能;所有放电针之间连接选用导电胶和不锈钢连接片,结构既牢固、装配工艺又简单;放电针的定位工艺选用一种正方形治具,避免因放电针与负极板过风通道中心的同心度不一致而出现不正常杂音、拉弧放电产生臭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A high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静电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空气净化器的
,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的高压静电场。
技术介绍
静电空气净化器的核心部件是静电吸附装置(又称高压静电场),高压静电场由放电极和负极板组成,利用阳极电晕放电原理,使空气中的粉尘带上正电荷,然后借助库仑力作用,将带电的尘粒子捕集在集尘装置上,达到除尘净化空气的目的,可以有效的分解PM2.5等细微颗粒,静电空气净化器不但静音而且节能,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不再需要更换过滤网,定期取出清洗晾干就可。现有高压静电场,需要施加6KV~8KV的高压,正因为有这样高的电压,对高压静电场的绝缘性要求很高,为此制造工艺要求高,实际产品故障率还是较高,有时会产生较强的放电噪声,搞不好时会生成大量臭氧,往往超过国家标准GB/18202—2000中规定的“室内空气臭氧一小时浓度应为0.16mg/m3以下”的要求;有的高压静电场单次净化率很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吸取现有技术的优点,采用新材料,结构上继续创新,采用新的工艺,提出一种高压静电场,提高净化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压静电场,主要包括框架、负极板、放电针,横条及其放电针的定位工艺,所述的负极板装在框架上,放电针装在横条上。其特征在于:负极板的静电吸附过风通道选用方孔;放电针的互相的连接采用导电胶和不锈钢连接片,放电针的全部连接电路表面采用硅胶密封;放电针的定位工艺选用一种正方形治具。所述框架由边条、转角连接件组成,边条通过承插方式与转角连接件拼接而成,框架的二个侧面各有二个电极插槽(可以灵活选择使用),在框架内有平行分布的多条横条,所述的横条是单面凹槽型材,横条的两端分别用螺钉固定在边条上。所述的负极板呈长方形,其中一侧边有一个突出的折弯的小条,长方形的负极板面积与框架边沿凸起内侧大小一样,在负极板周边用螺钉固定在框架平面上,折弯的小条插在框架的一个侧面的插槽内,作为负极板的负电引入极,长方形的负极板的中间有密集的方孔,整齐有序的平行排列,作为静电吸附的过风通道,过风通道也可以设计为圆孔。所述的横条在框架的位置要符合横条宽度中心线与负极板上方孔中心垂直投影一致。所述的放电针固定在横条上,放电针针尖坐标位置在负极板上的方孔中心垂直投影点上。所述的放电针之间需要电路连接,在横条上采用导电胶连接,在横条的一端留有一个导电胶的连接接口,采用不锈钢连接片对各根横条的导电胶连接接口进行连接。所述的不锈钢连接片由冲压或激光切割成型,连接片有主条、连接耳和正电引入极,在主条侧边有多个连接耳,用螺钉将连接耳紧压在各横条的导电胶接口上,在主条的终端有正电引入极,正电引入极折弯插入在框架一侧面的插槽内。在横条有导电胶的凹槽内,和在装有不锈钢连接片的边条槽内均用硅胶密封。所述的边条、转角连接件和横条选用塑料型材。所述的放电针由不锈钢、或合金材料、或碳材料制成,所述的负极板由不锈钢板制成。为了控制放电,少产生臭氧,放电针与负极板的距离必须按设计,不能任意减少或增大,放电针的中心位置必须在方孔的中心点下方垂直投影上,为实现这个要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一个放电针的定位工艺,选用一种正方形治具,可以实现所有放电针的正确定位,所述的正方形治具由上面的方柱体和下面的方锥体组成,有上、下二个平面,下平面边长略小于方孔边长,往上至5mm处到上平面,下平面和上平面以斜线方式过渡,上平面的边长与方孔的边长一致,可以插入方孔内,正方形治具的中心有内孔,其内径与放电针直径一样。放电针中心定位的方法:选用正方形治具,把正方形治具的方锥体那端插入方孔,选用比放电针直径负0.02mm的钻头,插入正方形治具中心的内孔,对横条进行钻孔。如为提高生产效率采用类似工艺也可以选择群钻,一次性钻完放电针的孔位定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整齐有序的平行排列的过风通道选用方孔或者圆孔可以比六角孔可以获得更大的过风面积,增加空气的流量;采用硅胶密封导电胶和不锈钢连接片的表面,可以提高在各种使用环境下的绝缘性能;所有放电针之间的连接、选用导电胶和不锈钢连接片,结构既牢固、装配工艺又简单;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正方形治具,可以保证所有的放电针与负极板过风通道中心的同心度一致,避免因放电针针尖与负极板过风通道中心的同心度不一致而出现不正常杂音、拉弧放电产生臭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压静电场正面框架拼接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压静电场展示导电胶和不锈钢连接片(剖视)的部分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压静电场的正方形治具正视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一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压静电场,主要包括框架1、负极板2、放电针3,横条4及其放电针3的定位方法,所述的负极板2装在框架1上,所述的放电针3装在横条4上。其特征在于:负极板2的静电吸附过风通道选用方孔2.1;放电针3的互相的连接采用导电胶3.1和不锈钢连接片3.2,放电针3的连接电路表面采用硅胶密封;放电针3的定位工艺选用一种正方形治具5。所述框架1由边条1.1、转角连接件1.2组成,边条1.1通过承插方式与转角连接件1.2拼接而成,框架1的二个侧面各有二个电极插槽1.3(可以灵活选择使用),在框架1内有平行分布的10条横条4,所述的横条4是单面凹槽型材,横条4的两端分别用螺钉固定在边条1.1上。所述的负极板2呈长方形,其中一侧边有一个突出的折弯的小条,折弯的小条插在框架1的一个侧面的插槽1.3内,作为负极板2的负电引入极2.2,负极板2长方形的面积与框架1的边沿凸起内侧大小一样,在负极板2周边用螺钉固定在框架1平面上,负极板2的中间有3×10个方孔2.1,整齐有序的平行排列,作为静电吸附的过风通道。过风通道也可以设计为圆孔。所述的横条4在框架1的位置要符合横条4宽度中心线与负极板2上的方孔2.1中心垂直投影点一致。所述的放电针3固定在横条4上,每根横条有3枚,共30枚,放电针3每枚的坐标位置必须在负极板2上的方孔2.1中心垂直投影点上。所述的放电针3之间需要电路连接,采用导电胶3.1连接,在横条4的一端留有一个导电胶3.1的连接接口,采用不锈钢连接片3.2对各根横条4的导电胶3.1连接接口进行连接。所述的不锈钢连接片3.2由冲压或激光切割成型,不锈钢连接片3.2有主条3.2.1、连接耳3.2.2和正电引入极3.2.3,在主条3.2.1侧边有多个连接耳3.2.2,用螺钉将连接耳3.2.2紧压在各横条4的导电胶3.1连接接口上,在主条3.2.1的终端有正电引入极3.2.3,正电引入极3.2.3折弯插入在框架1一侧面的插槽1.5内。在横条4有导电胶3.1的凹槽内,和在装有不锈钢连接片3.2的边条1.1槽内均用硅胶密封。所述的边条1.1、转角连接件1.2和横条4选用塑料型材。所述的放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静电场,主要包括框架、负极板、放电针,横条及其放电针的定位方法,所述的负极板装在框架上,放电针装在横条上,其特征在于:负极板的静电吸附过风通道选用方孔;放电针的互相的连接采用导电胶和不锈钢连接片,放电针的连接电路表面采用硅胶密封;放电针的定位工艺选用一种正方形治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静电场,主要包括框架、负极板、放电针,横条及其放电针的定位方法,所述的负极板装在框架上,放电针装在横条上,其特征在于:负极板的静电吸附过风通道选用方孔;放电针的互相的连接采用导电胶和不锈钢连接片,放电针的连接电路表面采用硅胶密封;放电针的定位工艺选用一种正方形治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静电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边条、转角连接件组成,边条通过承插方式与与转角连接件拼接而成,框架的二个侧面各有二个电极插槽(可以灵活选择使用),在框架内有平行分布的多条横条,所述的横条是单面凹槽型材,横条的两端分别用螺钉固定在边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静电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板呈长方形,其中一侧边有一个突出的折弯的小条,长方形的负极板面积与框架边沿凸起内侧大小一样,在负极板周边用螺钉固定在支架平面上,折弯的小条插在框架的一个侧面的插槽内,作为负极板的负电引入极,长方形的负极板的中间有密集的方孔,整齐有序的平行排列,作为静电吸附的过风通道,过风通道也可以设计为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静电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条在框架的位置要符合横条宽度中心线与负极板上的方孔中心投影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静电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电针固定在横条上,放电针的坐标位置在负极板上的方孔中心投影点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静电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电针之间需要电路连接,在横条凹槽内采用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元嗣余丁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科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