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血分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55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血分离结构,其包括转盘、储液槽、分离槽以及第二流道,在第二流道上设置有一拐点,该拐点与转盘旋转轴心的径向距离小于分离槽内的液面与转盘旋转轴心的径向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盘产生离心力,将从储液槽内加入的全血推入到分离槽内,在分离槽内进行血浆与血细胞的分离,由于血细胞质量较大,会位于分离槽远离旋转轴心的一端,血浆位于分离槽靠近旋转轴心的一端,而由于分离槽没有排气口,当分离槽内的液面没过其与第二流道的连通点之后便会对其中的气体进行压缩,当分离完成后,转盘减速,在空气压力作用下便会将血浆推入到第二流道内,绕过第二流道的拐点,然后转盘再次加速,血浆便会从第二流道排出,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A whole blood separ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血分离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血分离结构。
技术介绍
在试验与现代医疗中,经常需要对全血进行分离,提取血浆进行进一步的试验或检测,目前采用的分离方式多为采用专门的离心机,利用离心力将全血进行分离,再将分离出的血浆取出,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虽然全血离心可以由机械自动完成,但是取出血浆进行下一步操作需要由人工完成,耗费一定的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实现全血分离并取出的全血分离结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血分离结构,其包括转盘、设置在转盘上的储液槽、通过第一流道与储液槽连通的分离槽以及设置在分离槽上的第二流道;在第二流道上设置有一拐点,该拐点与转盘旋转轴心的径向距离小于分离槽内的液面与转盘旋转轴心的径向距离。进一步的,所述分离槽内与第二流道连通点外侧的容积大于储液槽内加血量的70%。进一步的,所述分离槽包括通过第三流道连通的血细胞槽以及血浆槽,所述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连通,第三流道位于与第二流道连接点外侧的部分与血细胞槽的容积之和大于储液槽内加血量的7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流道呈U形,其U形底端的位置相对于分离槽内的液面径向靠内。进一步的,所述血浆槽通过第四流道连通有溢流槽。进一步的,所述溢流槽与转盘旋转轴心的径向距离大于血浆槽与转盘旋转轴心的径向距离。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转盘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从储液槽内加入的全血推入到分离槽内,在分离槽内进行血浆与血细胞的分离,由于血细胞质量较大,会位于分离槽远离旋转轴心的一端,血浆位于分离槽靠近旋转轴心的一端,而由于分离槽没有排气口,当分离槽内的液面没过其与第二流道的连通点之后便会对其中的气体进行压缩,当分离完成后,转盘减速,在空气压力作用下便会将血浆推入到第二流道内,绕过第二流道的拐点,然后转盘再次加速,血浆便会从第二流道排出,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转盘1、设置在转盘1上靠近其旋转轴心位置处的储液槽2、通过第一流道3与储液槽2连通的分离槽以及设置在分离槽上的第二流道6,分离槽与旋转轴心之间的距离大于储液槽2与旋转轴心之间的距离,也即分离槽相对于储液槽2更加径向靠外。在第二流道6上设置有一拐点,该拐点与转盘1旋转轴心的径向距离小于分离槽内的液面与转盘1旋转轴心的径向距离。这样根据连通器原理,可以保证当转盘旋转进行离心分离时,第二流道6内液体不会绕过该拐点流出。第二流道6呈U形,其U形底端的位置即为拐点根据全血内血浆与血细胞的占比,为了只排出血浆,所述分离槽内与第二流道6连通点外侧的容积大于储液槽2内加血量的70%,当然也不能超过加血量,否则液体无法排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分离槽包括通过第三流道连通的血细胞槽4以及血浆槽5,第一流道3与血细胞槽4连通,第二流道6与第三流道连通,第三流道位于与第二流道6连接点外侧的部分与血细胞槽4的容积之和大于储液槽2内加血量的7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血浆槽5通过第四流道7连通有溢流槽8,所述溢流槽8与转盘1旋转轴心的径向距离大于血浆槽5与转盘1旋转轴心的径向距离。当储液槽2内加入的血量较多时,多余的血液进入到溢流槽8内。转盘1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驱动旋转,比如采用类似于CD/DVD的光盘驱动的形式,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从储液槽2上的加液口向储液槽2加入血液,然后转盘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全血被推入到血细胞槽4内,在槽内进行离心分离,血浆槽5内的气体被压缩,分离完成后,转盘1减速,压缩气体膨胀,将血浆从推入第二流道6并绕过第二流道6的拐点,转盘1再次加速,根据连通器的原理,血浆便会从第二流道6排出,以进行下一步的试验检测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血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转盘(1)、设置在转盘(1)上的储液槽(2)、通过第一流道(3)与储液槽(2)连通的分离槽以及设置在分离槽上的第二流道(6);/n在第二流道(6)上设置有一拐点,该拐点与转盘(1)旋转轴心的径向距离小于分离槽内的液面与转盘(1)旋转轴心的径向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血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转盘(1)、设置在转盘(1)上的储液槽(2)、通过第一流道(3)与储液槽(2)连通的分离槽以及设置在分离槽上的第二流道(6);
在第二流道(6)上设置有一拐点,该拐点与转盘(1)旋转轴心的径向距离小于分离槽内的液面与转盘(1)旋转轴心的径向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血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槽内与第二流道(6)连通点外侧的容积大于储液槽(2)内加血量的7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全血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槽包括通过第三流道连通的血细胞槽(4)以及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书顺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禾柏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