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28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3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所述FPC结构包括所述FPC包括FPC主体部分及与所述FPC主体部分部分连接的金手指部分,所述FPC的正面包括有第一铜箔层,所述FPC主体部分的正面设有若干第一开窗,所述第一铜箔层对应所述第一开窗处裸露设置,所述第一开窗延伸至所述FPC主体部分的边缘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通过更改现有FPC结构的开窗位置,将第一开窗直接延伸至FPC设金手指部分的一侧侧边边缘,且第一开窗与该边缘不留间隙,这样将增加第一开窗上边缘至FPC上边缘的距离,从而FPC裁切过程中,助焊剂不会因为裁切震动产生脱落,减少异物点,提高产品光效及质量。

A FPC structure suitable for COF narrow frame backlight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
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FPC结构。
技术介绍
追求更高画质的屏幕显示效果一直是智能手机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由于技术瓶颈和成本的原因,目前大部分智能手机还是采用液晶屏,预计在长久的未来仍然占主导地位。现随着手机及背光模组在全面屏方向的发展,通过缩短边框以提高屏占比,从而实现背光模组的窄边框化作为主流技术。相应的位于边框位置设有LED灯的FPC宽度也随之变窄,尤其是FPC非线路区域变窄。现有的FPC结构,如图1所示,在FPC的正面并排设置有若干开窗,开窗内设有焊盘,LED灯通过焊盘安装在FPC上,开窗设在FPC的中间区域,离两侧边的边缘有一定的距离,两边距离都会超过0.50mm,SMT过程助焊剂会堆积在焊盘开窗边缘,由于这个距离比较宽,裁切FPC过程中震动不会导致助焊剂脱落;若针对现在研发的COF窄边框还是按现有FPC进行开窗设计,开窗位置与外边缘只有0.1mm左右的距离,在裁切FPC过程中震动会导致助焊剂脱落、产生异物点,影响光效。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所述FPC包括FPC主体部分及与所述FPC主体部分部分连接的金手指部分,所述FPC的正面包括有第一铜箔层,所述FPC主体部分的正面设有若干第一开窗,所述第一铜箔层对应所述第一开窗处裸露设置,所述第一开窗延伸至所述FPC主体部分的边缘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窗延伸至所述FPC主体部分连接所述金手指部分这一侧边的边缘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窗内设有焊盘,LED灯通过所述焊盘与所述FPC实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FPC的正面对应LED灯的灯前和/或LED灯的灯间位置处设有反射层。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的材质为白色油墨、或非透明反射膜、或白色覆盖膜。进一步地,所述FPC的正面对应所述金手指部分上设有第二开窗,所述第二开窗由所述FPC主体部分与所述金手指部分的连接处向所述金手指部分这一侧延伸。进一步地,所述FPC的正面对应所述金手指部分的尾端设有第三开窗。进一步地,所述FPC还包括从正面至反面依次层叠的:第一覆盖层、第一胶层、第一电镀层、基材层、第二铜箔层、第二电镀层、第二胶层、第二覆盖层,所述第一铜箔层设于所述第一电镀层与所述基材层之间,所述第一开窗穿过所述第一覆盖层、第一胶层、及第一电镀层延伸至所述第一铜箔层的上表面,使所述第一铜箔层对应所述第一开窗处裸露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铜箔层包括若干线路铜箔,所述线路铜箔的间距为0.10mm~0.30mm。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中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通过更改现有FPC结构的开窗位置,将第一开窗直接延伸至FPC设金手指部分的一侧侧边边缘,且第一开窗与该边缘不留间隙,这样将增加第一开窗上边缘至FPC上边缘的距离,从而FPC裁切过程中,助焊剂不会因为裁切震动产生脱落,减少异物点,提高产品光效及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FPC结构正面开窗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正面开窗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正面线路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上焊接LED灯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2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所述FPC包括FPC主体部分1及与所述FPC主体部分1连接的金手指部分2,本实施例中所述FPC包括从正面至反面依次层叠的:第一覆盖层3、第一胶层4、第一电镀层5、第一铜箔层6、基材层7、第二铜箔层8、第二电镀层9、第二胶层10、第二覆盖层11。其中,所述FPC的正面对应所述FPC主体部分1上设有若干第一开窗12,所述第一铜箔层6对应所述第一开窗12处裸露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窗12穿过所述第一覆盖层3、第一胶层4、及第一电镀层5直至所述第一铜箔层6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开窗12延伸至所述FPC主体部分1的边缘处,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窗12延伸至所述FPC主体部分1连接所述金手指部分2这一侧边的边缘处,即所述第一开窗12的下边缘与所述FPC主体部分1连接所述金手指部分2这一侧的边缘(这里称为下边缘)平齐且不留间隙。LED灯15通过焊盘16焊接在所述FPC上,进而实现与所述FPC的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焊盘16设于所述第一开窗12上,且所述焊盘16能够与裸露的所述第一铜箔层6连接,使得LED灯与所述第一铜箔层6的连接,进而实现LED灯与所述FPC的连接。这种设计将增加所述第一开窗12的上边缘距离所述FPC主体部分1上边缘(即与上述下边缘相对的一边)的距离,在满足FPC窄边框设计要求的同时,能避免在FPC裁切过程中由于震动使助焊剂脱落、产生异物点,从而影响背光模组的光学效果。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FPC的正面对应所述金手指部分2上设有第二开窗13,所述第二开窗13由所述FPC主体部分1与所述金手指部分2的连接处向所述金手指部分2这一侧延伸,所述第二开窗13与部分所述第一开窗12连成一体。所述第二开窗13可使所述金手指部分2与所述FPC主体部分1的连接处变薄以此减少应力便于所述FPC的弯曲,不容易被折断,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时限。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FPC的正面对应所述金手指部分2的尾端设有第三开窗14,开窗后使线路裸露在外,从而在所述第三开窗14位置处连接液晶或电源。具体的,所述第一铜箔层4包括若干线路铜箔17,所述线路铜箔17的间距为0.10mm~0.30mm。请参阅图5,所述FPC的正面对应所述LED灯15的灯前和/或灯间的位置上设有反射层18,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18为白色油墨、或非透明反射膜、或白色覆盖膜,用以反射所述LED灯15发出的光线。综上所述,本技术中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通过更改现有FPC结构的开窗位置,将第一开窗直接延伸至FPC设金手指部分的一侧侧边边缘,且第一开窗与该边缘不留间隙,这样将增加第一开窗上边缘至FPC上边缘的距离,从而FPC裁切过程中,助焊剂不会因为裁切震动产生脱落,减少异物点,提高产品光效及质量。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包括FPC主体部分及与所述FPC主体部分部分连接的金手指部分,所述FPC的正面包括有第一铜箔层,所述FPC主体部分的正面设有若干第一开窗,所述第一铜箔层对应所述第一开窗处裸露设置,所述第一开窗延伸至所述FPC主体部分的边缘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包括FPC主体部分及与所述FPC主体部分部分连接的金手指部分,所述FPC的正面包括有第一铜箔层,所述FPC主体部分的正面设有若干第一开窗,所述第一铜箔层对应所述第一开窗处裸露设置,所述第一开窗延伸至所述FPC主体部分的边缘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窗延伸至所述FPC主体部分连接所述金手指部分这一侧边的边缘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窗内设有焊盘,LED灯通过所述焊盘与所述FPC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的正面对应LED灯的灯前和/或LED灯的灯间位置处设有反射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COF窄边框背光模组的FPC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材质为白色油墨、或非透明反射膜、或白色覆盖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杨运清吴培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