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自动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2240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自动进料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进料装置中各个组份和溶剂没有充分混合,导致色谱柱内分离效果差,分析质量差效率低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圆柱形壳体,圆柱形壳体上端有竖直的圆筒,圆筒内有搅拌单元,多个搅拌单元首尾相交固定在一起;壳体内有转杆,转杆四周有多个搅拌叶片,转杆上端与最下方的搅拌单元固定在一起;圆筒上端为进料口,壳体右侧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有利于混合溶剂充分混合,提高了混合溶剂在色谱柱内分离效果,提高了检测质量,提高了检测效率,适合大规模推广。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LC-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自动进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
,特别是一种用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自动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该方法已成为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应用。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由于样品与溶液混合不均匀,导致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在色谱柱内分离效果差,分析效率低,分析质量差,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自动进料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进料装置中各个组份和溶剂没有充分混合,导致色谱柱内分离效果差,分析质量差效率低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圆柱形壳体,圆柱形壳体上端有竖直的圆筒,圆筒下端与壳体腔内连通,圆筒内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搅拌单元,搅拌单元为横截面呈矩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自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壳体(1),圆柱形壳体(1)上端有竖直的圆筒(2),圆筒(2)下端与壳体(1)腔内连通,圆筒(2)内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搅拌单元(3),搅拌单元(3)为横截面呈矩形的螺旋状结构,搅拌单元(3)的外缘面与圆筒(2)内壁接触,多个搅拌单元(3)首尾相交固定在一起;壳体(1)内有与圆筒(2)同轴的转杆(4),转杆(4)四周有多个搅拌叶片(5),转杆(4)上端与最下方的搅拌单元(3)固定在一起;圆筒(2)上端为进料口,壳体(1)右侧有出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自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壳体(1),圆柱形壳体(1)上端有竖直的圆筒(2),圆筒(2)下端与壳体(1)腔内连通,圆筒(2)内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搅拌单元(3),搅拌单元(3)为横截面呈矩形的螺旋状结构,搅拌单元(3)的外缘面与圆筒(2)内壁接触,多个搅拌单元(3)首尾相交固定在一起;壳体(1)内有与圆筒(2)同轴的转杆(4),转杆(4)四周有多个搅拌叶片(5),转杆(4)上端与最下方的搅拌单元(3)固定在一起;圆筒(2)上端为进料口,壳体(1)右侧有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铭钦赵喆贺凡刘芳武志勇来苗姬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