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离子化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240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相色谱分析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光离子化检测器。该检测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电离源、隔板、控制电路板和基座;控制电路板的两侧分别印刷有与其电路连接的极化电极和接收电极,极化电极与接收电极之间设有电离通道,极化电极上开设有与电离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接收电极开设有与电离通道连通的第二通孔;隔板上开设有透光孔和出气槽道,透光孔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设置,出气槽道的一端与透光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隔板的边缘;基座上设有与第二通孔连通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内设有色谱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大幅提高了检测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避免了线路损耗导致电流信号衰减的问题,而且结构紧凑、体积小、灵活便捷。

Photoionization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离子化检测器
本技术涉及气相色谱分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离子化检测器。
技术介绍
光离子化检测器(PhotoionizationDetector,以下简称PID)是一种通用性兼选择性的检测器。PID使用具有特定电离能的真空紫外灯对电离室内的气体分子进行轰击,把气体中含有的有机物分子电离击碎成带正电的离子和带负电的电子,在电极产生的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离子移动到电极上形成微弱电流。由于被测气体浓度与微弱电流成线性关系,因此,通过检测电流值可得知被检测气体的浓度。现有的PID的电极通常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电极接收电流信号后通过导线将微弱的电流信号传输至控制器的信号放大和处理电路。由于线路损耗的存在,电流信号通过导线传输的过程中会产生衰减,进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的光离子化检测器,以解决现有光离子化检测器的信号传输损耗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离子化检测器,该检测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离子化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电离源、隔板、控制电路板和基座;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两侧分别印刷有与其电路连接的极化电极和接收电极,所述极化电极与所述接收电极之间设有电离通道,所述极化电极上开设有与所述电离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接收电极开设有与所述电离通道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隔板盖设在所述极化电极上,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透光孔和出气槽道,所述透光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出气槽道的一端与所述透光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隔板的边缘;所述电离源用于依次通过所述透光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对所述电离通道内的待测气体进行电离;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进气通道,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离子化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电离源、隔板、控制电路板和基座;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两侧分别印刷有与其电路连接的极化电极和接收电极,所述极化电极与所述接收电极之间设有电离通道,所述极化电极上开设有与所述电离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接收电极开设有与所述电离通道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隔板盖设在所述极化电极上,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透光孔和出气槽道,所述透光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出气槽道的一端与所述透光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隔板的边缘;所述电离源用于依次通过所述透光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对所述电离通道内的待测气体进行电离;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内设有色谱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离子化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有出气槽,所述透光孔设于所述出气槽的底面,所述出气槽道与所述出气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离子化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多个与所述透光孔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离子化检测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华赵鹏张艳妮张晶晶刘凝宁占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