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智能楼宇的安防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217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智能楼宇的安防检测装置,包括手杆与检测器,手杆与检测器之间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一端套设于手杆中,且伸缩杆另一端与检测器法兰连接,伸缩杆套设于手杆的一端上分别连接有气缸与两根限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伸缩杆在检测器上连接手杆,在套设于手杆中的伸缩杆一端上连接气缸与限位杆,通过在气缸与限位杆之间转动连接牵引杆,以带动与限位杆相连的插栓进行张合运动;同时在限位杆的套杆上利用弹簧为滑套与支杆提供弹性支撑,利用首尾连接的三角结构确保限位杆带动插栓与插槽卡合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在任意长度时进行固定,以便于在不同高度位置条件下对检测器进行使用。

An integrated security detection device for intelligent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智能楼宇的安防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楼宇安防维护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智能楼宇的安防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安防,可以理解为“安全防范”的缩略词,根据现在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谓防范,就是防备、戒备,而防备是指作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戒备是指防备和保护。尤其在高层楼宇中,安防检测显得尤为紧要,在发生紧急情况下,高层楼宇上人群更加难以疏散,可能会造成更为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失。实际生活中,进行安防检测时,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就必须做到安防检测的面面俱到,但受到复杂的地理环境限制,存在一些人为难以接触到的地方,也就表示检测器也难以对该处环境进行检测,以收集环境数据进行评估分析,而这些地方可能就隐藏包含着事故发生的诱因,对于人身财产安全具有极大的威胁。所以需要对检测器本身进行改进,使得检测器能够在进行结构调整的情况下,深入到难以接触的环境中以进行数据收集,以减少威胁因素的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楼宇安防时因地势落差导致检测不便影响安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集成式智能楼宇的安防检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式智能楼宇的安防检测装置,包括手杆与检测器,所述手杆与检测器之间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套设于手杆中,且伸缩杆另一端与检测器法兰连接,所述伸缩杆套设于手杆的一端上分别连接有气缸与两根限位杆,且气缸输出轴与两根限位杆之间均连接有牵引杆,两根所述限位杆上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固定设有套杆,且套杆上分别套设有弹簧与滑套,且两个滑套与两根牵引杆之间均连接有支杆,两根所述限位杆自由端均焊接有插栓,所述手杆内对应设有两道插槽,且两个插栓分别与两道插槽卡合连接。优选地,所述手杆为一端开设有通口的中空结构,所述伸缩杆套设于手杆内的一端上固定套设有限位垫圈,且限位垫圈与手杆内壁滑动相抵。优选地,所述气缸与伸缩杆螺栓连接,两根限位杆均与伸缩杆转动连接,且气缸位于两根限位杆之间。优选地,所述牵引杆两端分别与气缸输出轴及限位杆自由端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套设于套杆一端上,滑套滑动套设于套杆另一端上,且滑套与弹簧自由端相焊接。优选地,所述支杆两端分别与滑套及牵引杆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技术在检测器上连接手杆与伸缩杆,使得伸缩杆一端活动式套设于中空结构的手杆中;通过在伸缩杆一端上连接气缸与限位杆,在气缸输出轴与限位杆之间转动连接牵引杆,以带动限位杆与插栓张合运动。2、本技术在限位杆的套杆利用弹簧的弹力支撑滑套与支杆,利用支杆实现限位杆与牵引杆的又一连接,使得限位杆、牵引杆与支杆首尾连接组成三角结构,从而加强稳定性,确保限位杆可带动插栓与插槽进行稳固的卡合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伸缩杆在检测器上连接手杆,在套设于手杆中的伸缩杆一端上连接气缸与限位杆,通过在气缸与限位杆之间转动连接牵引杆,以带动与限位杆相连的插栓进行张合运动;同时在限位杆的套杆上利用弹簧为滑套与支杆提供弹性支撑,利用首尾连接的三角结构确保限位杆带动插栓与插槽卡合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在任意长度时进行固定,以便于在不同高度位置条件下对检测器进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集成式智能楼宇的安防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集成式智能楼宇的安防检测装置的A部分结构放大图。图中:1手杆、2检测器、3伸缩杆、4气缸、5限位杆、6牵引杆、7凹槽、8套杆、9弹簧、10滑套、11支杆、12插栓、13插槽、14限位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集成式智能楼宇的安防检测装置,包括手杆1与检测器2,因为伸缩杆3可收缩于手杆1中,所以伸缩杆3的粗细程度小于手杆1,手杆1与检测器2之间连接有伸缩杆3,伸缩杆3一端套设于手杆1中,且伸缩杆3另一端与检测器2法兰连接,伸缩杆3套设于手杆1的一端上分别连接有气缸4与两根限位杆5,气缸4的产品型号为SC50X100-S-TC-FA-Y,且气缸4输出轴与两根限位杆5之间均连接有牵引杆6,两根限位杆5上均开设有凹槽7,且凹槽7内固定设有套杆8,且套杆8上分别套设有弹簧9与滑套10,且两个滑套10与两根牵引杆6之间均连接有支杆11,两根限位杆5自由端均焊接有插栓12,手杆1内对应设有两道插槽13,且两个插栓12分别与两道插槽13卡合连接。需要注意的是,两道插槽13均倾斜开设,两道插槽13分别与两根插栓12相对应,两根插栓12仅在完全张合的情况下才能与插槽13卡合连接。手杆1中设有与气缸4电性连接的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连接有常设开关,以便于对气缸4进行启闭控制。手杆1为一端开设有通口的中空结构,伸缩杆3套设于手杆1内的一端上固定套设有限位垫圈14,以便于对伸缩杆3进行限位,避免伸缩杆3脱节,进一步,限位垫圈14本身开设有两道缺口,以减少与插槽13之间的摩擦阻力,且限位垫圈14与手杆1内壁滑动相抵,气缸4与伸缩杆3螺栓连接,两根限位杆5均与伸缩杆3转动连接,且气缸4位于两根限位杆5之间。牵引杆6两端分别与气缸4输出轴及限位杆5自由端转动连接,通过牵引杆6对限位杆5进行牵引支撑,弹簧9一端固定套设于套杆8一端上,滑套10滑动套设于套杆8另一端上,且滑套10与弹簧9自由端相焊接,利用弹簧9的弹力支撑滑套10与支杆11提供支撑作用。支杆11两端分别与滑套10及牵引杆6转动连接。本技术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在初始状态下,伸缩杆3完全收缩于手杆1中,气缸4关闭,两根限位5相互闭合,使得两个插栓12均与插槽13相分离。通过固定检测器2,再反向抽拉手杆1,使伸缩杆3从手杆1中逐渐抽离出来,在此过程中,限位垫圈14始终与手杆1内壁滑动相抵,使伸缩杆3延伸至合适长度。通过电磁继电器开启气缸4,使得气缸4输出轴逐渐延伸:气缸4输出轴通过牵引杆6使得两根限位杆5逐渐张开,使得两个插栓12分别向两道插槽13相靠近;同时,两根牵引杆6分别通过两根支杆1对两个滑套10进行牵引,使得两个滑套10分别以两根套杆8为着力点向上滑动,在此过程中,两根弹簧9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小,在两根弹簧9的张力作用下,通过支杆11为牵引杆6与限位杆5提供限位支撑作用。在此情况下,牵引杆6、支杆11与限位杆5共同组成三角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以为限位杆5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在此状态下,两根限位杆5带动两根插栓12分别与两道插槽13卡合连接,以在手杆1内对伸缩杆3提供限位固定。手杆1与伸缩杆3伸展至合适长度,此时,通过手握手杆1一端,可在以对检测器2进行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智能楼宇的安防检测装置,包括手杆(1)与检测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杆(1)与检测器(2)之间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一端套设于手杆(1)中,且伸缩杆(3)另一端与检测器(2)法兰连接,所述伸缩杆(3)套设于手杆(1)的一端上分别连接有气缸(4)与两根限位杆(5),且气缸(4)输出轴与两根限位杆(5)之间均连接有牵引杆(6),两根所述限位杆(5)上均开设有凹槽(7),且凹槽(7)内固定设有套杆(8),且套杆(8)上分别套设有弹簧(9)与滑套(10),且两个滑套(10)与两根牵引杆(6)之间均连接有支杆(11),两根所述限位杆(5)自由端均焊接有插栓(12),所述手杆(1)内对应设有两道插槽(13),且两个插栓(12)分别与两道插槽(13)卡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智能楼宇的安防检测装置,包括手杆(1)与检测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杆(1)与检测器(2)之间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一端套设于手杆(1)中,且伸缩杆(3)另一端与检测器(2)法兰连接,所述伸缩杆(3)套设于手杆(1)的一端上分别连接有气缸(4)与两根限位杆(5),且气缸(4)输出轴与两根限位杆(5)之间均连接有牵引杆(6),两根所述限位杆(5)上均开设有凹槽(7),且凹槽(7)内固定设有套杆(8),且套杆(8)上分别套设有弹簧(9)与滑套(10),且两个滑套(10)与两根牵引杆(6)之间均连接有支杆(11),两根所述限位杆(5)自由端均焊接有插栓(12),所述手杆(1)内对应设有两道插槽(13),且两个插栓(12)分别与两道插槽(13)卡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智能楼宇的安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杆(1)为一端开设有通口的中空结构,所述伸缩杆(3)套设于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芬朱伟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安测标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