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头组件、针体限位支架及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08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炉头组件、针体限位支架及燃气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炉头组件,包括炉头、针体和针体限位支架,针体固定在炉头上。针体限位支架与炉头固定连接具有第一针体通孔,其中,第一针体通孔的中心轴线与炉头的中心轴线平行。由于针体与第一针体通孔轴孔配合,从而使得针体被定位,不会倾斜,从而不易发生故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燃气灶,包括上述的炉头组件。

A furnace head assembly, needle body limit bracket and gas st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头组件、针体限位支架及燃气灶
本技术涉及一种炉头组件、针体限位支架及燃气灶。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燃气灶包括炉头组件,炉头组件包括炉头和针体(包括感应针和点火针)。炉头的边缘具有安装部,安装部具有通孔,针体穿设在该通孔中。为了实现针体在通孔内的固定,炉头组件还包括螺钉。螺钉沿针体的径向穿透安装部的壁体,并伸入该通孔,从而沿针体的径向抵顶位于该通孔内的针体。由于针体与通孔之间具有间隙,螺钉沿针体的径向抵顶针体后使得针体在通孔内容易出现倾斜的情况,倾斜后的针体会导致针体的头部到小火盖的距离变大或者变小,进而导致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头组件,具有不易发生故障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针体限位支架,该针体限位支架用于定位上述炉头组件的针体。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上述炉头组件。为实现所述目的的炉头组件,包括炉头和针体,所述针体固定在所述炉头上,所述炉头组件还包括针体限位支架,所述针体限位支架与所述炉头固定连接,并且具有第一针体通孔;所述第一针体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炉头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针体与所述第一针体通孔轴孔配合,以通过所述第一针体通孔定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头具有支架固定座,所述支架固定座具有支架固定面,所述支架固定面垂直于所述炉头的中心轴线;所述针体限位支架具有支架底板,所述支架底板具有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连接部的一侧与所述支架固定面相抵,所述限位部具有所述第一针体通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头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连接部具有紧固件通孔,所述支架固定面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紧固件通孔并与所述连接孔连接,以将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压紧在所述支架固定面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底板还具有环圈部;所述炉头具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炉头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环圈部具有中心柱通孔,所述中心柱与所述中心柱通孔轴孔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体限位支架还具有支架侧板,所述支架固定座还具有座体侧面,所述座体侧面平行于所述炉头的中心轴线;所述支架侧板沿所述炉头的径向与所述座体侧面相抵。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头还具有支撑板,所述支架固定座凸出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具有第二针体通孔;所述针体具有第一小径部、第一大径部和第二小径部;所述第一小径部、所述第一大径部和所述第二小径部沿所述针体的轴向分布;所述第一小径部与所述第一针体通孔轴孔配合,所述第二小径部与所述第二针体通孔轴孔配合,所述第一大径部沿所述针体的轴向被限位在所述第一针体通孔和所述第二针体通孔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具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具有凹槽底壁和凹槽侧壁,所述凹槽底壁具有所述第二针体通孔;所述第一大径部与所述凹槽侧壁轴孔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头组件还包括螺母;所述炉头具有安装通孔;所述针体具有杆体和凸部;所述杆体穿设在所述第一针体通孔和安装通孔中,其中,所述杆体与所述第一针体通孔轴孔配合,以通过所述第一针体通孔定位;所述凸部沿所述针体的径向凸出设置于所述杆体的一端;所述螺母与所述杆体的另一端螺纹配合,以将所述针体限位支架和所述凸部分别锁紧在所述安装通孔的两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体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是点火针,另一个是感应针;所述第一针体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针体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针体通孔轴孔配合。为实现所述目的的针体限位支架,用于定位炉头组件的针体,所述针体限位支架具有第一针体通孔;所述第一针体通孔用于与所述针体轴孔配合,以使所述针体被定位。为实现所述目的的燃气灶,包括如上所述的炉头组件。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炉头组件,包括炉头、针体和针体限位支架,针体固定在炉头上。针体限位支架具有第一针体通孔,其中,第一针体通孔的中心轴线与炉头的中心轴线平行。由于针体与第一针体通孔轴孔配合,从而使得针体被定位,不会倾斜,从而不易发生故障。本技术提供的燃气灶,包括上述的炉头组件。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炉头组件的示意图;图2为炉头组件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5为炉头的示意图;图6为针体限位支架的俯视图;图7为针体限位支架的示意图;图8为炉头的俯视图;图9为C-C方向的剖视图;图10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头组件的剖视图,显示了螺母;图11为图10中D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元件和排列的具体实例,当然,这些仅仅为例子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例如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分布,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直接联系的方式分布的实施方式,也可包括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从而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可以不直接联系。另外,这些内容中可能会在不同的例子中重复附图标记和/或字母。该重复是为了简要和清楚,其本身不表示要讨论的各实施方式和/或结构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当第一元件是用与第二元件相连或结合的方式描述的,该说明包括第一和第二元件直接相连或彼此结合的实施方式,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元件加入使第一和第二元件间接地相连或彼此结合。需要注意的是,图1至图11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技术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炉头组件900,炉头组件900适用于燃气灶中,包括炉头1和针体2。在图1中,针体2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是点火针,另一个是感应针。燃气从炉头1的中部喷出,被点火针点燃。感应针用来检测火焰的燃烧状态,在火焰熄灭时切断燃气输送的阀门。针体2安装在炉头1上,例如可在炉头1上开设安装孔,再将针体2插装在该安装孔中。针体2安装到位后,针体2的中心轴线应该与炉头1的中心轴线平行,这样能够保证针体2不会发生倾斜,从而保证针体2安装的准确性,避免发生故障。然而,上述安装方式要求安装孔的尺寸和位置开设的比较精确,否则针体2插装在该安装孔中后容易发生倾斜。为避免针体2固定安装在炉头1上后发生倾斜,如图1、2、3、4、6、7所示,炉头组件900还包括针体限位支架3,针体限位支架3可以是一个片状体,可以由耐高温的金属材料制作。针体限位支架3与炉头1固定连接,并且具有多种连接方式,例如螺钉连接。针体限位支架3具有第一针体通孔302a,在针体限位支架3于炉头1固定连接后,第一针体通孔302a的中心轴线与炉头1的中心轴线平行。针体2与第一针体通孔302a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头组件,包括炉头和针体,所述针体固定在所述炉头上,其特征在于,/n所述炉头具有支架固定座,所述支架固定座具有支架固定面,所述支架固定面垂直于所述炉头的中心轴线;/n所述炉头组件还包括针体限位支架,所述针体限位支架与所述炉头固定连接,并且具有第一针体通孔;所述针体限位支架还具有支架底板,所述支架底板具有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连接部的一侧与所述支架固定面相抵,所述限位部具有所述第一针体通孔;/n所述第一针体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炉头的中心轴线平行;/n所述针体与所述第一针体通孔轴孔配合,以通过所述第一针体通孔定位;/n所述炉头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连接部具有紧固件通孔,所述支架固定面上开设有连接孔;/n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紧固件通孔并与所述连接孔连接,以将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压紧在所述支架固定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头组件,包括炉头和针体,所述针体固定在所述炉头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头具有支架固定座,所述支架固定座具有支架固定面,所述支架固定面垂直于所述炉头的中心轴线;
所述炉头组件还包括针体限位支架,所述针体限位支架与所述炉头固定连接,并且具有第一针体通孔;所述针体限位支架还具有支架底板,所述支架底板具有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连接部的一侧与所述支架固定面相抵,所述限位部具有所述第一针体通孔;
所述第一针体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炉头的中心轴线平行;
所述针体与所述第一针体通孔轴孔配合,以通过所述第一针体通孔定位;
所述炉头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连接部具有紧固件通孔,所述支架固定面上开设有连接孔;
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紧固件通孔并与所述连接孔连接,以将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压紧在所述支架固定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板还具有环圈部;所述炉头具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炉头的中心轴线重合;
所述环圈部具有中心柱通孔,所述中心柱与所述中心柱通孔轴孔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限位支架还具有支架侧板,所述支架固定座还具有座体侧面,所述座体侧面平行于所述炉头的中心轴线;
所述支架侧板沿所述炉头的径向与所述座体侧面相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还具有支撑板,所述支架固定座凸出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具有第二针体通孔;
所述针体具有第一小径部、第一大径部和第二小径部;所述第一小径部、所述第一大径部和所述第二小径部沿所述针体的轴向分布;
所述第一小径部与所述第一针体通孔轴孔配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国进郑烨南江昌磊王孟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