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离合的纱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90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离合的纱门,应用在建筑门窗技术领域,解决了门扇和纱窗扇安装成为一个整体,通风时需要操作者手动分离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门框、门扇、纱窗扇,所述门框包括铰接段和锁合段,还包括离合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包括棘轮、拨动块和复位弹簧;所述门扇和纱窗扇分别与铰接段铰接,所述锁合段靠近门扇的一侧设有限制纱窗扇向室内转动的限位块;所述棘轮安装于锁合段上,所述拨动块安装于纱窗扇上,或所述棘轮安装于纱窗扇上,所述拨动块安装于锁合段上;所述连接组件设于门扇和纱窗扇之间;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开启纱门通风时,门扇与纱窗扇无需手动分离。

A screen door for easy clu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离合的纱门
本技术涉及建筑门窗的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离合的纱门。
技术介绍
纱门是指安装在门上的一种纱窗,主要作用是防蚊虫。纱门广泛用于家庭、餐馆、宾馆、办公室、医院等各类场所,是现代家居摆脱杀虫剂、蚊香等对人体有伤害的化学产品的首选。纱门辅以良好的纱窗封闭,完全可以不用杀虫剂。现有公告号为CN2041635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纱门一体室内套装门,包括内包边、门扇、扣料、扣板、纱窗扇和外包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包边、扣板和外包边构成爪形结构,所述外包边为弧形结构,所述内包边位于外包边内侧并位于扣板两端,所述扣板前后端分别安装有纱窗扇和门扇。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门扇和纱窗扇安装成为一个整体,当需要通风时,需要操作者手动将门扇与纱窗扇分离,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离合的纱门,具有开启纱门通风时,门扇与纱窗扇无需手动分离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离合的纱门,包括门框、门扇、纱窗扇,所述门框包括铰接段和锁合段,还包括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包括棘轮、拨动块和复位弹簧;所述门扇和纱窗扇分别与铰接段铰接,所述锁合段靠近门扇的一侧设有限制纱窗扇向室内转动的限位块;所述棘轮安装于锁合段上,所述拨动块安装于纱窗扇上,或所述棘轮安装于纱窗扇上,所述拨动块安装于锁合段上;所述连接组件设于门扇和纱窗扇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窗扇和门扇通过连接组件成为一个整体,当纱窗扇跟随门扇向从室外向室内转动时,限位块的设置使得纱窗扇转动至锁合段时无法继续转动,连接组件分离,门扇与纱窗扇分离后可以继续向室内转动;棘轮和拨动块的设置,使得纱窗扇与门扇分离后,拨动块和棘轮抵触,纱窗扇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不易与锁合段分离。位于室内的门扇转动至锁合段时,在操作者推力的作用下,连接组件将门扇和纱窗扇连接为一体,操作者继续施加推力,拨动块从棘轮中转出,门扇和纱窗扇一起向室外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合段靠近纱窗扇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立柱,所述棘轮设于立柱上,所述棘轮和立柱之间设有橡胶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合段开设有供棘轮放置的放置槽,降低了棘轮误伤操作者的可能,更加安全;棘轮与立柱之间的橡胶圈的设置,增大了棘轮与立柱相对转动的摩擦力,棘轮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自身与立柱不会发生相对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动块与纱窗扇远离铰接段的一侧铰接,所述复位弹簧与拨动块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与纱窗扇远离铰接段的一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室外将纱窗扇关闭时,拨动块与棘轮的棘齿抵触并滑移,复位弹簧被压缩,拨动块转过棘轮的棘齿的齿顶时,复位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释放,可以迅速带动拨动块复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动块上固定连接有保护线绳,所述保护线绳与纱窗扇远离铰接段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门扇从室内向室外打开时,拨动块带动棘轮转动,保护线绳可以限制复位弹簧被拉伸的最大长度,对复位弹簧有保护作用,同时,在操作者外力的作用下,拨动块和保护线绳的组合可以视为刚性件,带动棘轮转动,实现纱窗扇与锁合段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接块和卡接槽,所述卡接块与卡接槽卡接;所述卡接块设于门扇上,所述卡接槽设于纱窗扇上,或所述卡接块设于纱窗扇上,所述卡接槽设于门扇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只需要给门扇施加推力,即可将卡接块与卡接槽卡接;施加拉力,即可将卡接块与卡接槽分离。卡接块和卡接槽的设置,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块设置成球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块绕着以铰接段为轴心以其距离轴心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周切线方向插入卡接槽,球形的设置使得卡接块在卡接至卡接槽中的过程更加平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与纱窗扇抵触的一侧设有缓冲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窗扇在锁合段与门扇分离时,纱窗扇与限位块刚性接触,缓冲垫的设置可以降低纱窗扇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垫中留有空腔,所述缓冲垫内设有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腔的将缓冲垫分为两层,进一步提高了缓冲垫的保护性能,撑板的设置提高了空腔的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限位块、离合组件和连接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开启纱门通风时,门扇与纱窗扇自己分离;2.通过缓冲垫的设置,能够有效保护纱窗扇,减小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中用于体现连接组件和离合组件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图5是图3中C部放大图。图中,1、门框;11、铰接段;12、锁合段;121、限位块;122、放置槽;123、立柱;2、门扇;3、纱窗扇;4、离合组件;41、棘轮;42、拨动块;421、复位弹簧;422、保护线绳;5、连接组件;51、卡接块;52、卡接槽;6、橡胶圈;7、缓冲垫;71、空腔;72、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便于离合的纱门,包括门框1、门扇2、纱窗扇3,门框1包括铰接段11和锁合段12,门扇2和纱窗扇3分别与铰接段11通过合页铰接,锁合段12靠近门扇2的一侧设有限位块121,纱窗扇3设置于靠近室外一侧,门扇2设置于靠近室内一侧,纱窗扇3的宽度比门扇2宽,当纱窗扇3转动至锁合段12时,限位块121可以限制其继续向室内转动。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块121与纱窗扇3抵触的一侧设有缓冲垫7,缓冲垫7的材质为天然橡胶,缓冲垫7可以避免纱窗扇3与限位块121刚性接触,降低纱窗扇3的磨损程度;缓冲垫7内留有空腔71,缓冲垫7上还固定连接有撑板72,撑板72将空腔71隔开,进一步提高了缓冲垫7的保护性能,撑板72的设置提高了空腔71的强度。如图3和图4所示,门扇2和纱窗扇3通过连接组件5连接,连接组件5包括卡接块51和卡接槽52,卡接块51与卡接槽52卡接;本实例中,纱窗扇3靠近门扇2的一侧设有卡接块51,门扇2上设有与之对应的卡接槽52,卡接块51设置成球形,卡接块51的截面为优弧。如图3和图5所示,纱窗扇3与锁合段12之间设有离合组件4,离合组件4包括棘轮41和拨动块42;锁合段12靠近纱窗扇3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棘轮41的放置槽122,放置槽122内设有立柱123,棘轮41设于立柱123上,棘轮41和立柱123之间设有橡胶圈6,橡胶圈6增大了棘轮41与立柱123相对转动的摩擦力,棘轮41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时,其自身无法与立柱123发生相对转动。如图5所示,拨动块42与纱窗扇3远离铰接段11的一侧铰接,复位弹簧421与拨动块42的中段位置固定连接,复位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离合的纱门,包括门框(1)、门扇(2)、纱窗扇(3),所述门框(1)包括铰接段(11)和锁合段(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组件(4)和连接组件(5),所述离合组件(4)包括棘轮(41)、拨动块(42)和复位弹簧(421);/n所述门扇(2)和纱窗扇(3)分别与铰接段(11)铰接,所述锁合段(12)靠近门扇(2)的一侧设有限制纱窗扇(3)向室内转动的限位块(121);所述棘轮(41)安装于锁合段(12)上,所述拨动块(42)安装于纱窗扇(3)上,或所述棘轮(41)安装于纱窗扇(3)上,所述拨动块(42)安装于锁合段(12)上;/n所述连接组件(5)设于门扇(2)和纱窗扇(3)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离合的纱门,包括门框(1)、门扇(2)、纱窗扇(3),所述门框(1)包括铰接段(11)和锁合段(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组件(4)和连接组件(5),所述离合组件(4)包括棘轮(41)、拨动块(42)和复位弹簧(421);
所述门扇(2)和纱窗扇(3)分别与铰接段(11)铰接,所述锁合段(12)靠近门扇(2)的一侧设有限制纱窗扇(3)向室内转动的限位块(121);所述棘轮(41)安装于锁合段(12)上,所述拨动块(42)安装于纱窗扇(3)上,或所述棘轮(41)安装于纱窗扇(3)上,所述拨动块(42)安装于锁合段(12)上;
所述连接组件(5)设于门扇(2)和纱窗扇(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离合的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段(12)靠近纱窗扇(3)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122),所述放置槽(122)内设有立柱(123),所述棘轮(41)设于立柱(123)上,所述棘轮(41)和立柱(123)之间设有橡胶圈(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离合的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块(42)与纱窗扇(3)远离铰接段(11)的一侧铰接,所述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东升铝合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