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桥面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77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桥面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属于公路建设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桥梁,其中,桥梁上覆盖有一层环氧粘接层,环氧粘接层上铺设有碎石层,碎石层上设有混凝土铺装层,混凝土铺装层上覆盖有防水层,防水层上还覆盖有沥青混合层,防水层包括防水涂层、沥青砂粘接层和柔性层,防水涂层是由高分子环氧沥青涂料喷洒在混凝土铺装层表面而形成的,形成的防水涂层膜厚为1.7~2mm,沥青砂粘接层的厚度为20~25mm,柔性层是厚度为40~50mm的级配碎石层。在混凝土铺装层上喷洒由高分子环氧沥青涂料制成的防水涂层,然后再铺设起到缓冲作用的沥青砂粘接层和级配碎石层,最后在铺设沥青混合层,使得整个桥面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水稳性。

A kind of asphalt concrete surface for waterproof bridge de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桥面的沥青混凝土面层
本技术属于公路建设
,特指一种防水桥面的沥青混凝土面层。
技术介绍
桥面铺装不同于一般公路沥青混凝土铺装,除了要满足普通路面对沥青混凝土的基本要求之外,还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及合理的厚度、优良的变形协调性、优良的层间粘结性能、高温稳定性和抗裂性、抗滑性、平整性以及与桥面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条件相适应的技术性能。现如今的一些高速公路桥面沥青铺装层水损害现象较为普遍,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桥面铺装结构不合理导致水分容易渗入路面内部并达到混凝土面板,从而破坏了桥面铺装层,使得沥青铺装层与桥面混凝土脱粘,极易造成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产生钢筋锈蚀等病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桥面的沥青混凝土面层,通过合理的铺装布局,使得整个桥面具有优良的防水效果,进而延长了桥面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水桥面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包括桥梁,其中,所述桥梁上覆盖有一层环氧粘接层,所述环氧粘接层上铺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上设有混凝土铺装层,所述混凝土铺装层上覆盖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还覆盖有沥青混合层,所述防水层包括防水涂层、沥青砂粘接层和柔性层,所述防水涂层是由高分子环氧沥青涂料喷洒在所述混凝土铺装层表面而形成的,且形成的所述防水涂层膜厚为1.7~2mm,所述沥青砂粘接层的厚度为20~25mm,所述柔性层为级配碎石层,其铺设厚度为40~5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氧粘接层是采用的环氧树脂粘接剂,将环氧树脂粘接剂铺设在桥梁上,先对桥梁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并且还能稳固铺设在其上面的碎石层,混凝土铺装层是为提高整个桥面的抗压强度,在混凝土铺装层上先喷洒一层由高分子环氧沥青涂料制成的防水涂层,然后再铺设起到缓冲作用的沥青砂粘接层和级配碎石层,最后在铺设沥青混合层,沥青混合层主要由沥青、粗骨料、细骨料、矿粉等混合而成,使整个桥面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水稳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沥青砂粘接层的颗粒直径为3~5mm,所述柔性层的颗粒直径为5~1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料的粒径大小可直接影响其密度,将沥青砂粘接层的粒径设置为3~5mm,柔性层的粒径为5~10mm,能够对防水涂层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沥青混合层包括下层的AC-20沥青混合层和上层的AC-13SBS改性沥青混合层,所述AC-20沥青混合层的厚度为30~40mm,所述AC-13SBS改性沥青混合层的厚度为30~4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BS改性沥青混合层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抗低温能力,并且其弹性和韧性好,能够增强桥面的承载能力,在SBS改性沥青混合层下方铺设普通的沥青混合层,不仅能够节省施工成本,而且因二者的骨料粒径不同,后者能够起到延展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碎石层采用粒径为3~5mm的碎石压制而成的,其铺设厚度为20~25mm;所述混凝土铺装层的厚度为50~60mm。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在桥梁上铺设一层环氧粘接层,对桥梁可起到保护作用;2、在混凝土铺装层上先喷洒一层由高分子环氧沥青涂料制成的防水涂层,然后再铺设起到缓冲作用的沥青砂粘接层和级配碎石层,最后在铺设沥青混合层,使得整个桥面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水稳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桥梁;2、环氧粘接层;3、碎石层;4、混凝土铺装层;5、防水层;51、防水涂层;52、沥青砂粘接层;53、柔性层;6、沥青混合层;61、AC-20沥青混合层;62、AC-13SBS改性沥青混合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防水桥面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包括桥梁1,桥梁1上覆盖有一层环氧粘接层2,环氧粘接层2上铺设有碎石层3,碎石层3采用粒径为3~5mm的碎石压制而成的,其铺设厚度为20~25mm,碎石层3上设有混凝土铺装层4,混凝土铺装层4的厚度为50~60mm,混凝土铺装层4上覆盖有防水层5,防水层5上还覆盖有沥青混合层6,其中防水层5包括防水涂层51、沥青砂粘接层52和柔性层53,防水涂层51是由高分子环氧沥青涂料喷洒在混凝土铺装层4表面而形成的,且形成的防水涂层51膜厚为1.7~2mm,沥青砂粘接层52的颗粒直径为3~5mm,其铺设厚度为20~25mm,柔性层53为颗粒直径5~10mm的级配碎石层,其铺设厚度为40~50mm。环氧粘接层2是采用的环氧树脂粘接剂,将环氧树脂粘接剂铺设在桥梁1上,先对桥梁1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并且还能稳固铺设在其上面的碎石层3,混凝土铺装层4是为提高整个桥面的抗压强度,在混凝土铺装层4上先喷洒一层由高分子环氧沥青涂料制成的防水涂层51,然后再铺设起到缓冲作用的沥青砂粘接层52和级配碎石层3,最后在铺设沥青混合层6,沥青混合层6主要由沥青、粗骨料、细骨料、矿粉等混合而成,使整个桥面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水稳性。进一步优化,沥青混合层6包括下层的AC-20沥青混合层61和上层的AC-13SBS改性沥青混合层62,AC-20沥青混合层61的厚度为30~40mm,AC-13SBS改性沥青混合层62的厚度为30~40mm。AC-20沥青混合层61是指混料最大粒径为20mm的沥青混凝土层,AC-13SBS改性沥青混合层62是指混料最大粒径为13mm的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层。AC-13SBS改性沥青混合层62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抗低温能力,并且其弹性和韧性好,能够增强桥面的承载能力,在AC-13SBS改性沥青混合层62下方铺设AC-20沥青混合层61,不仅能够节省施工成本,而且因二者的骨料粒径不同,后者能够起到延展的作用。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基于上述实施例而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桥面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包括桥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1)上覆盖有一层环氧粘接层(2),所述环氧粘接层(2)上铺设有碎石层(3),所述碎石层(3)上设有混凝土铺装层(4),所述混凝土铺装层(4)上覆盖有防水层(5),所述防水层(5)上还覆盖有沥青混合层(6),所述防水层(5)包括防水涂层(51)、沥青砂粘接层(52)和柔性层(53),所述防水涂层(51)是由高分子环氧沥青涂料喷洒在所述混凝土铺装层(4)表面而形成的,且形成的所述防水涂层(51)膜厚为1.7~2mm,所述沥青砂粘接层(52)的厚度为20~25mm,所述柔性层(53)为级配碎石层,其铺设厚度为40~5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桥面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包括桥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1)上覆盖有一层环氧粘接层(2),所述环氧粘接层(2)上铺设有碎石层(3),所述碎石层(3)上设有混凝土铺装层(4),所述混凝土铺装层(4)上覆盖有防水层(5),所述防水层(5)上还覆盖有沥青混合层(6),所述防水层(5)包括防水涂层(51)、沥青砂粘接层(52)和柔性层(53),所述防水涂层(51)是由高分子环氧沥青涂料喷洒在所述混凝土铺装层(4)表面而形成的,且形成的所述防水涂层(51)膜厚为1.7~2mm,所述沥青砂粘接层(52)的厚度为20~25mm,所述柔性层(53)为级配碎石层,其铺设厚度为40~5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桥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涛林瑚柯伟金朱昌镯
申请(专利权)人:海港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