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抓握舒适且美观的电动车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521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抓握舒适且美观的电动车手柄,包括抓握部、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刹车件;抓握部呈管状,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安装于抓握部的两端;刹车件包括支撑杆、滑动杆、推拉杆、卷线轴和齿轮;支撑杆与第一限位部固定连接,并位于抓握部内,滑动杆可移动地安装于支撑杆上,抓握部上设有连通其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调节口,推拉杆安装于滑动杆上,并贯穿调节口,卷线轴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限位部上,齿轮安装于卷线轴上,滑动杆上设有齿槽,滑动杆通过齿槽与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操作,有效节约了传统的手柄中刹车把所占用的空间,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刹车件不易因误碰而出现刹车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抓握舒适且美观的电动车手柄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抓握舒适且美观的电动车手柄。
技术介绍
手柄是电动车上必不可少的部件,传统的手柄中,电动车的手柄包括抓握把和刹车把,刹车把可转动地安装于抓握把的前侧,在刹车时,使用者通过刹车把转动拉扯刹车线。传统的手柄的结构会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如交通用的电动车上覆盖雨衣时,飘动的雨衣易使刹车把转动,影响行驶安全;又如载物用的电动车,堆放的货物通常位于手柄的前侧,因此货物堆放中也易与刹车把发生抵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抓握舒适且美观的电动车手柄,有效改善了电动车刹车问题。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抓握舒适且美观的电动车手柄,包括抓握部、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刹车件;抓握部呈管状,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安装于抓握部的两端;刹车件包括支撑杆、滑动杆、推拉杆、卷线轴和齿轮;支撑杆与第一限位部固定连接,并位于抓握部内,滑动杆可移动地安装于支撑杆上,抓握部上设有连通其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调节口,推拉杆安装于滑动杆上,并贯穿调节口,卷线轴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限位部上,齿轮安装于卷线轴上,滑动杆上设有齿槽,滑动杆通过齿槽与齿轮啮合。优选地,刹车件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连接滑动杆与第一限位部。优选地,复位件为螺旋弹簧。优选地,推拉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调节杆,第一杆体固定安装于滑动杆上,第二杆体可移动地安装于滑动杆上,调节杆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杆体上,调节杆上设有外螺纹,第一杆体上设有内螺纹通孔,调节杆与第一杆体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通孔连接。优选地,抓握部包括管状金属内架和设置于管状金属内架外侧的弹性护套,弹性护套设有多个条形槽,条形槽平行于管状金属内架的轴线。优选地,支撑杆呈棱柱形,滑动杆呈管状,并套设与支撑杆外侧。优选地,抓握部、支撑杆和滑动杆同轴设置。本技术实用方便,有效节约了传统的手柄中刹车把所占用的空间,而且本技术的刹车件不易因误碰而出现刹车的情况,本技术操作方便,使用时,使用者握住抓握部,通过手指抵靠推拉杆,需要刹车时,手掌平移,手掌移动带动推拉杆移动,推拉杆通过滑动杆带动齿轮转动,就可以实现卷线轴对刹车线的收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抓握舒适且美观的电动车手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抓握舒适且美观的电动车手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抓握舒适且美观的电动车手柄,包括抓握部1、第一限位部2、第二限位部3和刹车件;抓握部1呈管状,第一限位部2和第二限位部3分别安装于抓握部1的两端;刹车件包括支撑杆41、滑动杆42、推拉杆、卷线轴44和齿轮45;支撑杆41与第一限位部2固定连接,并位于抓握部1内,滑动杆42可移动地安装于支撑杆41上,抓握部1上设有连通其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调节口11,推拉杆安装于滑动杆42上,并贯穿调节口11,卷线轴44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限位部3上,齿轮45安装于卷线轴44上,滑动杆42上设有齿槽,滑动杆42通过齿槽与齿轮45啮合。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握住抓握部1,通过手指抵靠推拉杆,需要刹车时,手掌平移,手掌移动带动推拉杆移动,推拉杆通过滑动杆42带动齿轮45转动,以实现卷线轴44对刹车线的收放。为了提高滑动杆42移动时的平稳性,便于刹车结束后滑动杆42实现复位,本实施方式中,刹车件还包括复位件46,复位件连接滑动杆42与第一限位部2。本实施方式中,复位件46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具有较强的形变能力。为了便于使用者的手指与推拉杆稳定的抵靠,本实施方式中,推拉杆包括第一杆体431、第二杆体432和调节杆433,第一杆体431固定安装于滑动杆42上,第二杆体432可移动地安装于滑动杆42上,调节杆433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杆体432上,调节杆433上设有外螺纹,第一杆体431上设有内螺纹通孔,调节杆433与第一杆体431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通孔连接。使用者可以将一个手指卡入的第一杆体431和第二杆体432之间,利用调节杆433可以调整第一杆体431和第二杆体432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者。为了增加抓握部1的摩擦力,并便于使用者的手进行平移,本实施方式中,抓握部1包括管状金属内架和设置于管状金属内架外侧的弹性护套,弹性护套设有多个条形槽12,条形槽12平行于管状金属内架的轴线。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杆41呈棱柱形,滑动杆42呈管状,并套设与支撑杆41外侧。滑动杆42内部采用与支撑杆41相同的形状,有利于滑动杆42平稳移动。本实施方式中,抓握部1、支撑杆41和滑动杆42同轴设置为了提高本技术安装的便捷程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抓握舒适且美观的电动车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抓握部(1)、第一限位部(2)、第二限位部(3)和刹车件;/n抓握部(1)呈管状,第一限位部(2)和第二限位部(3)分别安装于抓握部(1)的两端;/n刹车件包括支撑杆(41)、滑动杆(42)、推拉杆、卷线轴(44)和齿轮(45);/n支撑杆(41)与第一限位部(2)固定连接,并位于抓握部(1)内,滑动杆(42)可移动地安装于支撑杆(41)上,抓握部(1)上设有连通其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调节口(11),推拉杆安装于滑动杆(42)上,并贯穿调节口(11),卷线轴(44)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限位部(3)上,齿轮(45)安装于卷线轴(44)上,滑动杆(42)上设有齿槽,滑动杆(42)通过齿槽与齿轮(45)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抓握舒适且美观的电动车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抓握部(1)、第一限位部(2)、第二限位部(3)和刹车件;
抓握部(1)呈管状,第一限位部(2)和第二限位部(3)分别安装于抓握部(1)的两端;
刹车件包括支撑杆(41)、滑动杆(42)、推拉杆、卷线轴(44)和齿轮(45);
支撑杆(41)与第一限位部(2)固定连接,并位于抓握部(1)内,滑动杆(42)可移动地安装于支撑杆(41)上,抓握部(1)上设有连通其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调节口(11),推拉杆安装于滑动杆(42)上,并贯穿调节口(11),卷线轴(44)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限位部(3)上,齿轮(45)安装于卷线轴(44)上,滑动杆(42)上设有齿槽,滑动杆(42)通过齿槽与齿轮(45)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握舒适且美观的电动车手柄,其特征在于:刹车件还包括复位件(46),复位件连接滑动杆(42)与第一限位部(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握舒适且美观的电动车手柄,其特征在于:复位件(46)为螺旋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龙朱林干创柱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德通科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