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四联杆上翻式充电口的前保险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48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四联杆上翻式充电口的前保险杠,包括侧包围杠、主包围杠、加固条杆、连接片、底包围杠、灯位孔、防护格栅、加强筋、充电口、转轴和保护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主包围杠的两端与侧包围杠呈固定连接,提供强度高、稳定性好的支撑结构,保证装置经久耐用,加固条杆的底端与侧包围杠的内面呈固定连接,提高装置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的强度,防护格栅的两侧分别与加强筋及灯位孔呈固定连接,提高装置的保险程度,加强筋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主包围杠及连接片呈固定连接,提高装置的使用负载,减少材料的使用,保护盖的顶部通过转轴的作用与主包围杠呈转动连接,保护充电口免受静电及微尘的干扰,保证充电口正常的工作性能。

A front bumper with a four bar up turn charging 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四联杆上翻式充电口的前保险杠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具体为一种带有四联杆上翻式充电口的前保险杠,属于汽车零件

技术介绍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许多年以前汽车前后保险杠是用钢板冲压成槽钢,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的,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看上去十分不美观。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今天的轿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但是在现实使用中,前保险杠还存在结构强度低,功能单一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带有四联杆上翻式充电口的前保险杠。现有的汽车前保险杠较为简单,不能满足复杂的使用环境,其一、支撑结构设计过于简单,强度差,稳定性低,易受损伤,其二、没有设置缓冲装置,使装置核心部件与其余部件之间连接没有一定程度的适应性,其三、保护机构设置不到位,装置的保险程度低,其四、装置的使用负载和使用范围低,浪费材料,加工难度大,其五,未设置阻隔装置,充电效用易受静电及微尘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有四联杆上翻式充电口的前保险杠。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带有四联杆上翻式充电口的前保险杠,包括侧包围杠、主包围杠、加固条杆、连接片、底包围杠、灯位孔、防护格栅、加强筋、充电口、转轴和保护盖;所述侧包围杠位于装置的两侧处,主包围杠的后方,且侧包围杠的底端及内侧与主包围杠的两侧呈固定连接,所述主包围杠位于侧包围杠的前方,装置的正中心处,且主包围杠的两端与侧包围杠呈固定连接,所述加固条杆位于侧包围杠与主包围杠之间形成的夹层内部,且加固条杆的底端与侧包围杠的内面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位于底包围杠的正上方,且连接片的底端与底包围杠呈固定连接,所述底包围杠位于装置内凹部分的最下方,且底包围杠的两端与侧包围杠及主包围杠均以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灯位孔位于主包围杠的正下方,底包围杠的内侧边缘处,且灯位孔的底端与连接片呈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格栅位于灯位孔的相对内侧,主包围杠的正下方,且防护格栅的两侧分别与加强筋及灯位孔呈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位于主包围杠与连接片过渡位置的中心处,且加强筋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主包围杠及连接片呈固定连接,所述充电口设置在主包围杠正面的中心处,加强筋的正上方,且充电口的底端与主包围杠呈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位于主包围杠的正面,充电口的顶端,且转轴的两端与主包围杠呈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盖设置在主包围杠的外端,与充电口相互对应,且保护盖的顶部通过转轴的作用与主包围杠呈转动连接。优选的,为了提供强度高、稳定性好的支撑结构,保证装置经久耐用,所述主包围杠采用稳固的四连杆机构,位于侧包围杠的前方,装置的正中心处,且主包围杠的两端与侧包围杠呈固定连接。优选的,为了使装置核心部件与其余部件之间连接具有一定程度的适应性,提高装置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的强度,所述加固条杆与两连接面均呈斜角连接,位于侧包围杠与主包围杠之间形成的夹层内部,且加固条杆的底端与侧包围杠的内面呈固定连接。优选的,为了保护汽车前部的内部机构不暴露在外部,减少风沙雨露等对其的损伤,提高装置的保险程度,所述防护格栅整体呈矩形,内部格栅呈十字型交叉排列,位于灯位孔的相对内侧,主包围杠的正下方,且防护格栅的两侧分别与加强筋及灯位孔呈固定连接。优选的,为了应对不稳定的使用环境,提供一定的缓冲能力,提高装置的使用负载,减少材料的使用,所述加强筋端面连接处均设置成斜三角面,位于主包围杠与连接片过渡位置的中心处,且加强筋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主包围杠及连接片呈固定连接。优选的,为了保护充电口免受静电及微尘的干扰,保证充电口正常的工作性能,所述保护盖设置在主包围杠的外端,与充电口相互对应,且保护盖的顶部通过转轴的作用与主包围杠呈转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有四联杆上翻式充电口的前保险杠设计合理,主包围杠采用稳固的四连杆机构,位于侧包围杠的前方,装置的正中心处,且主包围杠的两端与侧包围杠呈固定连接,提供强度高、稳定性好的支撑结构,保证装置经久耐用,加固条杆与两连接面均呈斜角连接,位于侧包围杠与主包围杠之间形成的夹层内部,且加固条杆的底端与侧包围杠的内面呈固定连接,使装置核心部件与其余部件之间连接具有一定程度的适应性,提高装置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的强度,防护格栅整体呈矩形,内部格栅呈十字型交叉排列,位于灯位孔的相对内侧,主包围杠的正下方,且防护格栅的两侧分别与加强筋及灯位孔呈固定连接,保护汽车前部的内部机构不暴露在外部,减少风沙雨露等对其的损伤,提高装置的保险程度,加强筋端面连接处均设置成斜三角面,位于主包围杠与连接片过渡位置的中心处,且加强筋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主包围杠及连接片呈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应对不稳定的使用环境,提供一定的缓冲能力,提高装置的使用负载,减少材料的使用,保护盖设置在主包围杠的外端,与充电口相互对应,且保护盖的顶部通过转轴的作用与主包围杠呈转动连接,保护充电口免受静电及微尘的干扰,保证充电口正常的工作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内部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功能结构示意图。图中:1、侧包围杠,2、主包围杠,3、加固条杆,4、连接片,5、底包围杠,6、灯位孔,7、防护格栅,8、加强筋,9、充电口,10、转轴和11、保护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带有四联杆上翻式充电口的前保险杠,包括侧包围杠1、主包围杠2、加固条杆3、连接片4、底包围杠5、灯位孔6、防护格栅7、加强筋8、充电口9、转轴10和保护盖11;所述侧包围杠1位于装置的两侧处,主包围杠2的后方,且侧包围杠1的底端及内侧与主包围杠2的两侧呈固定连接,所述主包围杠2位于侧包围杠1的前方,装置的正中心处,且主包围杠2的两端与侧包围杠1呈固定连接,所述加固条杆3位于侧包围杠1与主包围杠2之间形成的夹层内部,且加固条杆3的底端与侧包围杠1的内面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4位于底包围杠5的正上方,且连接片4的底端与底包围杠5呈固定连接,所述底包围杠5位于装置内凹部分的最下方,且底包围杠5的两端与侧包围杠1及主包围杠2均以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灯位孔6位于主包围杠2的正下方,底包围杠5的内侧边缘处,且灯位孔6的底端与连接片4呈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格栅7位于灯位孔6的相对内侧,主包围杠2的正下方,且防护格栅7的两侧分别与加强筋8及灯位孔6呈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8位于主包围杠2与连接片4过渡位置的中心处,且加强筋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主包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四联杆上翻式充电口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包围杠(1)、主包围杠(2)、加固条杆(3)、连接片(4)、底包围杠(5)、灯位孔(6)、防护格栅(7)、加强筋(8)、充电口(9)、转轴(10)和保护盖(11);所述侧包围杠(1)位于装置的两侧处,主包围杠(2)的后方,且侧包围杠(1)的底端及内侧与主包围杠(2)的两侧呈固定连接,所述主包围杠(2)位于侧包围杠(1)的前方,装置的正中心处,且主包围杠(2)的两端与侧包围杠(1)呈固定连接,所述加固条杆(3)位于侧包围杠(1)与主包围杠(2)之间形成的夹层内部,且加固条杆(3)的底端与侧包围杠(1)的内面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4)位于底包围杠(5)的正上方,且连接片(4)的底端与底包围杠(5)呈固定连接,所述底包围杠(5)位于装置内凹部分的最下方,且底包围杠(5)的两端与侧包围杠(1)及主包围杠(2)均以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灯位孔(6)位于主包围杠(2)的正下方,底包围杠(5)的内侧边缘处,且灯位孔(6)的底端与连接片(4)呈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格栅(7)位于灯位孔(6)的相对内侧,主包围杠(2)的正下方,且防护格栅(7)的两侧分别与加强筋(8)及灯位孔(6)呈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8)位于主包围杠(2)与连接片(4)过渡位置的中心处,且加强筋(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主包围杠(2)及连接片(4)呈固定连接,所述充电口(9)设置在主包围杠(2)正面的中心处,加强筋(8)的正上方,且充电口(9)的底端与主包围杠(2)呈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0)位于主包围杠(2)的正面,充电口(9)的顶端,且转轴(10)的两端与主包围杠(2)呈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盖(11)设置在主包围杠(2)的外端,与充电口(9)相互对应,且保护盖(11)的顶部通过转轴(10)的作用与主包围杠(2)呈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四联杆上翻式充电口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包围杠(1)、主包围杠(2)、加固条杆(3)、连接片(4)、底包围杠(5)、灯位孔(6)、防护格栅(7)、加强筋(8)、充电口(9)、转轴(10)和保护盖(11);所述侧包围杠(1)位于装置的两侧处,主包围杠(2)的后方,且侧包围杠(1)的底端及内侧与主包围杠(2)的两侧呈固定连接,所述主包围杠(2)位于侧包围杠(1)的前方,装置的正中心处,且主包围杠(2)的两端与侧包围杠(1)呈固定连接,所述加固条杆(3)位于侧包围杠(1)与主包围杠(2)之间形成的夹层内部,且加固条杆(3)的底端与侧包围杠(1)的内面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4)位于底包围杠(5)的正上方,且连接片(4)的底端与底包围杠(5)呈固定连接,所述底包围杠(5)位于装置内凹部分的最下方,且底包围杠(5)的两端与侧包围杠(1)及主包围杠(2)均以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灯位孔(6)位于主包围杠(2)的正下方,底包围杠(5)的内侧边缘处,且灯位孔(6)的底端与连接片(4)呈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格栅(7)位于灯位孔(6)的相对内侧,主包围杠(2)的正下方,且防护格栅(7)的两侧分别与加强筋(8)及灯位孔(6)呈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8)位于主包围杠(2)与连接片(4)过渡位置的中心处,且加强筋(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主包围杠(2)及连接片(4)呈固定连接,所述充电口(9)设置在主包围杠(2)正面的中心处,加强筋(8)的正上方,且充电口(9)的底端与主包围杠(2)呈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0)位于主包围杠(2)的正面,充电口(9)的顶端,且转轴(10)的两端与主包围杠(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世福汤庆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凯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