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47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头枕,包括主体以及与主体活动连接的活动块,所述主体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活动块的凹槽;所述头枕还包括连接片,所述活动块通过连接片与主体连接,所述连接片由软性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主体上设置用于容纳活动块的凹槽,使得使用者无需使用头枕时能够把活动块收纳入凹槽内而使得头枕保持平整;并在使用时通过把活动块自凹槽中取出从而让凹槽能够对使用者头部进行限位,从而使得头枕结构简单;同时活动块通过由软性材料制成的连接片和主体活动连接,从而达到舒适度高的效果。

Headr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枕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头枕。
技术介绍
许多人会在长途旅行时在汽车上配备头枕,以便在中途进行休息。现有的头枕有的是表面平整的,但使用这种头枕进行倚靠休息时,由于头枕没有当住人头部的部件,因此人会随着车的振动而东倒西歪;有的是设置有凸体来挡住人头部的,但这种头枕在人不需要休息时,凸体会影响头部的活动。市面上还有一些头枕会在主体的两侧设置铰接的挡块,以便在休息时对头部进行限位而在不休息时保证头枕表面平整,但为了令挡块在受到头部的力时不会自动翻转,这些头枕一般会采用刚性的铰接件,这些铰接件不但结构复杂,而且柔软度不足导致使用者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头枕,不但结构简单,而且舒适度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头枕,包括主体以及与主体活动连接的活动块,所述主体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活动块的凹槽;所述头枕还包括连接片,所述活动块通过连接片与主体连接,所述连接片由软性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头枕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所述活动块通过第一固定组件与凹槽的内壁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头枕还包括第二固定组件,所述活动块通过第二固定组件与主体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与活动块转动连接的限位片以及均设置于主体的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所述限位片设有第三连接扣,当活动块位于凹槽内部时,第一连接扣与第三连接扣可拆卸连接,当活动块位于凹槽外部时,第二连接扣与第三连接扣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块包括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第一块体的一侧与主体活动连接,第一块体的另一侧与第二块体的一侧抵触,第二块体的另一侧与主体活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块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放的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分别与主体活动连接,第一块体与主体的连接处位于活动块的一侧,第二块体与主体的连接处位于活动块的另一侧。作为优选,所述头枕还包括第三固定组件,所述第三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块体的第一连接部和设置于第二块体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有颈部依靠部。作为优选,所述主体远离凹槽的一端设有用于外接汽车座椅的连接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主体上设置用于容纳活动块的凹槽,使得使用者无需使用头枕时能够把活动块收纳入凹槽内而使得头枕保持平整;并在使用时通过把活动块自凹槽中取出从而让凹槽能够对使用者头部进行限位,从而使得头枕结构简单;同时活动块通过由软性材料制成的连接片和主体活动连接,从而达到舒适度高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在非使用状态下的正视图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在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在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在非使用状态下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在使用状态下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在非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在非使用状态下的正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在非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在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四在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图1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四在非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附图标记为:1、主体;11、凹槽;2、活动块;21、第一块体;22、第二块体;3、连接片;4、第一固定组件;5、第二固定组件;51、限位片;52、第一连接扣;53、第二连接扣;54、第三连接扣;6、第三固定组件;61、第一连接部;62、第二连接部;7、颈部依靠部;8、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头枕,包括主体1以及与主体1活动连接的活动块2,所述主体1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活动块2的凹槽11。当使用者无需使用头枕时,将活动块2放在凹槽11内以使主体1平整;当使用者需要使用头枕时,将活动块2从凹槽11中取出并利用凹槽11对头部进行限位即可。活动块2可通过上下翻转的方式取出,取出后的活动块2可作为颈垫以使使用者更舒适。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头枕还包括连接片3,所述活动块2通过连接片3与主体1连接,所述连接片3由软性材料制成,利用软性材料连接主体1和活动块2,既使得主体1能够相对活动块2活动,又保证了舒适性。具体地,所述连接片3由布或皮革制成。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头枕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4,所述活动块2通过第一固定组件4与凹槽11的内壁可拆卸连接。保证活动块2在凹槽11内时,不会自行退出凹槽11。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组件4为磁铁、按扣或魔术贴。如图3所示,所述主体远离凹槽11的一端设有用于外接汽车座椅的连接件8,以便将本技术固定在汽车座椅上。具体地,所述连接件8为橡皮圈或布条。当连接件8为橡皮圈时,将橡皮圈套设在汽车座椅外周即可。当连接件8为布条时,将布条捆绑在汽车座椅上即可。实施例二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活动块2包括第一块体21和第二块体22,第一块体21的一侧与主体1活动连接,第一块体21的另一侧与第二块体22的一侧抵触,第二块体22的另一侧与主体1活动连接。即使用者能够通过左右翻转的方式来来使得第一块体21和第二块体22分别退出凹槽11。完成翻转后,第一块体21和第二块体22分别与主体1贴合,相当于增高了凹槽11侧壁的高度,能够使得头部更稳定地受到限位。实施例三如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活动块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放的第一块体21和第二块体22,第一块体21和第二块体22分别与主体1活动连接,第一块体21与主体1的连接处位于活动块2的一侧,第二块体22与主体1的连接处位于活动块2的另一侧。本实施例亦是通过左右翻转的防止来使得活动块2退出凹槽11。完成翻转后,第一块体21和第二块体22分别与主体1贴合,相当于增高了凹槽11侧壁的高度,能够使得头部更稳定地受到限位。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头枕还包括第二固定组件5,所述活动块2通过第二固定组件5与主体1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组件5能够限制活动块2移动,使得活动块2在使用状态下能够贴合主体1而不会自行移位。第二固定组件5具体可为磁铁、魔术贴或按扣。如图8所示,所述头枕还包括第三固定组件6,所述第三固定组件6包括设置于第一块体21的第一连接部61和设置于第二块体22的第二连接部62,第一连接部61和第二连接部62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还能够利用第三固定组件6来防止活动块2在非使用状态下自行退出凹槽11。第三固定组件6具体可为磁铁、魔术贴或按扣。如图7所示,所述主体1可拆卸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以及与主体(1)活动连接的活动块(2),所述主体(1)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活动块(2)的凹槽(11);/n所述头枕还包括连接片(3),所述活动块(2)通过连接片(3)与主体(1)连接,所述连接片(3)由软性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以及与主体(1)活动连接的活动块(2),所述主体(1)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活动块(2)的凹槽(11);
所述头枕还包括连接片(3),所述活动块(2)通过连接片(3)与主体(1)连接,所述连接片(3)由软性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4),所述活动块(2)通过第一固定组件(4)与凹槽(11)的内壁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还包括第二固定组件(5),所述活动块(2)通过第二固定组件(5)与主体(1)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5)包括与活动块(2)转动连接的限位片(51)以及均设置于主体(1)的第一连接扣(52)和第二连接扣(53),所述限位片(51)设有第三连接扣(54),当活动块(2)位于凹槽(11)内部时,第一连接扣(52)与第三连接扣(54)可拆卸连接,当活动块(2)位于凹槽(11)外部时,第二连接扣(53)与第三连接扣(54)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智安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