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用粘结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190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获得对聚丙烯膜的定影性显著优异的调色剂的粘结树脂组合物和包含该粘结树脂组合物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等。〔1〕一种调色剂用粘结树脂组合物,其含有非晶性聚酯系树脂,所述非晶性聚酯系树脂具备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和源自具有羧酸基或羧酸酐基的改性聚丙烯系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上述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与上述源自改性聚丙烯系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介由共价键而连接,上述聚合物A为利用具有不饱和键的羧酸化合物或其酸酐进行了末端改性的聚丙烯系聚合物,上述聚酯系树脂中,源自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的量相对于形成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的醇成分与羧酸成分的合计量100质量份为8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以及〔2〕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包含〔1〕所述的粘结树脂组合物。

Binding resin composition for t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调色剂用粘结树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色剂用粘结树脂组合物和包含该粘结树脂组合物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等。
技术介绍
在电子照相的领域中,随着电子照相系统的发展,要求开发与高画质化和高速化印刷相应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调色剂用聚酯树脂,其包含(a)芳香族二羧酸或其低级烷基酯、(b)规定的芳香族二醇和(c)Mw为50000以下的含有酯键形成基团的聚丙烯聚合物,且(a)相对于聚酯中的全部酸成分为60摩尔%以上、(c)相对于全部缩合聚酯为50wt%以下,Tg为40~70℃、软化温度为85~120℃。并记载了:由此提供耐粘连性、熔融流动性、低温定影性和耐透印性良好的调色剂用聚酯树脂。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调色剂用粘结剂树脂组合物,其含有聚酯树脂,所述聚酯树脂包含满足下述条件(i)~(iii)的化合物(X)作为结构单元。(i)能够与酸或醇反应的官能团(f)的数量为1.0(mmol/g)以上。(ii)包含具有支链的碳数30以上的长链烷基(r)。(iii)融解时的吸热量为100(J/g)以下。并记载了:由此提供具有良好的定影性能、非透印性、图像稳定性、耐久性的调色剂和调色剂用粘结剂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3记载了一种静电图像显影调色剂用粘结树脂组合物,其含有聚酯系树脂和聚丙烯系蜡(W-1),用式(1):吸热量比ΔHCW/W=ΔHCW/ΔHW(1)(ΔHCW:以上述粘结树脂组合物的形式测定时的每1g聚丙烯系蜡(W-1)的熔融吸热峰的吸热量、ΔHW:单独测定聚丙烯系蜡(W-1)时的每1g聚丙烯系蜡(W-1)的熔融吸热峰的吸热量)表示的吸热量比ΔHCW/W为0.10以上且0.80以下。并记载了:可提供通过该粘结树脂组合物获得对PP膜的定影性优异的调色剂的静电图像显影调色剂用粘结树脂组合物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1420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4820号公报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WO2016/186129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下述的〔1〕~〔2〕。〔1〕一种调色剂用粘结树脂组合物,其含有非晶性聚酯系树脂,所述非晶性聚酯系树脂具备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和源自具有羧酸基或羧酸酐基的改性聚丙烯系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上述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与上述源自改性聚丙烯系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介由共价键而连接,上述聚合物A为利用具有不饱和键的羧酸化合物或其酸酐进行了末端改性的聚丙烯系聚合物,上述聚酯系树脂中,上述源自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的量相对于形成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的醇成分与羧酸成分的合计量100质量份为8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2〕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包含〔1〕所述的粘结树脂组合物。具体实施方式另一方面,因印刷介质的多样化而开始寻求对纸之外的印刷介质进行电子照相印刷。主要的介质之一有聚丙烯膜(以下也称为“PP膜”),其被用于塑料瓶标签、各种包装等。另一方面,对于纸和聚丙烯而言,其材料的极性、表面状态等作为印刷介质的特性明显不同。因此,例如专利文献1和2所记载的以往开发的调色剂具有不会定影于PP膜的课题。此外,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调色剂由于在粘结树脂中包含以非常微细的尺寸分散的聚丙烯蜡,因此,从稳定性、制造性的观点出发,期望进一步的改善。一般而言,调色剂使用混合有多种树脂的调色剂。此时,若将含有聚丙烯蜡的粘结树脂与其它粘结树脂混合使用,则对聚丙烯膜的定影性降低,因此,寻求对于聚丙烯膜具有更为优异的定影性的粘结树脂。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能够获得对聚丙烯膜的定影性显著优异的调色剂的粘结树脂组合物和包含该粘结树脂组合物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等。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粘结树脂组合物含有聚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具备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和源自具有羧酸基或羧酸酐基的改性聚丙烯系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所述聚酯系树脂聚合物A具有规定配合量的范围,且利用具有不饱和键的羧酸化合物或其酸酐进行了末端改性,由此能够显著提高调色剂对聚丙烯膜的定影性。并且还发现:通过使用该粘结树脂组合物,能够提高调色剂的保存性、印刷耐久性、耐透印性的性能。即,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上述的〔1〕~〔2〕。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能够获得对聚丙烯膜的定影性优异的调色剂的粘结树脂组合物和包含该粘结树脂组合物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等。进而,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能够获得对聚丙烯膜的定影性优异、且保存性、印刷耐久性、耐透印性也优异的调色剂的粘结树脂组合物和包含该粘结树脂组合物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等。[粘结树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为一种调色剂用粘结树脂组合物(以下也简称为“粘结树脂组合物”),其含有非晶性聚酯系树脂(以下也称为“聚酯系树脂A”),所述非晶性聚酯系树脂具备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和源自具有羧酸基或羧酸酐基的改性聚丙烯系聚合物A(以下也简称为“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上述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与上述源自改性聚丙烯系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介由共价键而连接,上述聚合物A为利用具有不饱和键的羧酸化合物或其酸酐进行了末端改性的聚丙烯系聚合物,上述聚酯系树脂中,上述源自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的量相对于形成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的醇成分与羧酸成分的合计量100质量份为8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通过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粘结树脂组合物能够获得对PP膜的定影性优异的静电图像显影调色剂(以下也简称为“调色剂”)的理由尚不确定,可以如下考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粘结树脂组合物含有聚酯系树脂A,所述聚酯系树脂A具备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和源自具有羧酸基或羧酸酐基的改性聚丙烯系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与源自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介由共价键而连接,具有以分子水平进行了复合化的结构。由此可以认为:通过利用电子照相法对PP膜进行印刷时的定影加热,聚酯系树脂A的源自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朝着PP膜方向发生取向,在PP膜与聚酯系树脂间表现出分子间相互作用,由此能够实现对PP膜的定影性。此外,作为保存性、印刷耐久性、耐透印性得以改善的理由,可以如下考虑。可以认为:通过使用聚酯系树脂A,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与源自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介由共价键而连接,以分子水平进行了复合化,由此,聚合物A与粘结树脂实现均匀化而能够获得热稳定性,由此使保存性提高。此外可以认为:源自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为具有柔软性的分子结构,因此,调色剂粒子的冲击稳定性提高,印刷耐久性提高。进而,源自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具有疏水特性,因此,调色剂中所含的聚合物的分散性提高,调色剂对定影辊的融合行为得以改善,因而使耐热透印性得以改善。以下示出本说明书中的各种术语的定义等。针对树脂是结晶性还是非晶性,利用结晶性指数进行判定。结晶性指数用后述实施例记载的测定方法中的树脂的软化点与源自聚酯构成部位的吸热的最高峰值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色剂用粘结树脂组合物,其含有非晶性聚酯系树脂,所述非晶性聚酯系树脂具备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和源自具有羧酸基或羧酸酐基的改性聚丙烯系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所述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与所述源自改性聚丙烯系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介由共价键而连接,/n所述聚合物A为利用具有不饱和键的羧酸化合物或其酸酐进行了末端改性的聚丙烯系聚合物,/n所述聚酯系树脂中,相对于形成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的醇成分与羧酸成分的合计量100质量份,所述源自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的量为8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26 JP 2017-1246511.一种调色剂用粘结树脂组合物,其含有非晶性聚酯系树脂,所述非晶性聚酯系树脂具备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和源自具有羧酸基或羧酸酐基的改性聚丙烯系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所述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与所述源自改性聚丙烯系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介由共价键而连接,
所述聚合物A为利用具有不饱和键的羧酸化合物或其酸酐进行了末端改性的聚丙烯系聚合物,
所述聚酯系树脂中,相对于形成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的醇成分与羧酸成分的合计量100质量份,所述源自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的量为8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结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源自聚酯树脂的构成部位与所述源自改性聚丙烯系聚合物A的构成部位介由酯键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结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非晶性聚酯系树脂还具有源自加成聚合系树脂的构成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非晶性聚酯系树脂的所述聚酯树脂为包含式(I)所示的双酚A的环氧烷加成物的醇成分与羧酸成分的缩聚物,



式(I)中,OR和RO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若林裕树山本泰辉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