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109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铰链装置(2),其中,所述铰链装置包括具有两个间隔开的支架(10、12)的第一构件(8);布置在支架(10、12)之间的第二构件(14)。铰链装置(2)还包括铰链机构(16),该铰链机构(16)限定铰链轴线(18)并且适于将第二构件(14)连接到支架(10、12),从而使得各构件可以绕铰链轴线(18)相对于彼此地转动。铰链装置(2)适于允许铰链轴线(18)通过铰链机构(16)的运动而移动。

Hin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铰链装置

总的涉及汽车工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诸如乘用轿车的车辆的铰链装置。轿车包括被诸如后背门和车门的可摆动面板覆盖的不同的开口,用以提供进入轿车内部的入口。这些可摆动面板可以经由铰链装置附接至车身。
技术介绍
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后背门典型地借助于沿车辆的横向方向间隔开且安装在后背门的上边缘上的两个后背门铰链联结到车身。后背门铰链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实现,诸如技术简单的构造,其中销容纳在套筒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铰链装置,当应用于车辆时,该铰链装置为可摆动面板的界面处的几何形状的改善创造了条件。该目的是通过一种用于车辆的铰链装置来实现的,其中所述铰链装置包括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包括两个间隔开的支架;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布置在所述支架之间;以及铰链机构,其限定铰链轴线并且适于将所述第二构件连接到所述支架,从而使得所述构件可相对于彼此绕所述铰链轴线转动,其中,所述铰链装置适于允许所述铰链轴线通过所述铰链机构的运动而移动。铰链装置可适于允许铰链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该铰链装置为复杂几何构造中的改进的解决方案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地,该解决方案为在可摆动面板与车辆车身的相邻部件之间获得接合点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在闭合状态下可摆动面板和车辆车身之间具有减小的间隙。这又为减小驱动期间的空气阻力创造了条件,这进而可能导致改善燃料经济性。进一步地,该解决方案为针对两个构件(例如,车身和后背门)之间的接合部位形成在美学上吸引人的设计创造了条件。r>根据一种实施方式,铰链装置适于允许铰链机构在沿着垂直于铰链轴线方向的直线的方向上运动。这种设计为以可靠且经济高效的方式实现铰链机构的运动创造了条件。根据另外一种实施方式,铰链装置适于允许铰链机构在构件相对于彼此转动的同时运动。铰链轴线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以连续的方式移动,同时伴随着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地连续地运动。通过相对于限定间隙的车辆部件(诸如车身和后背门)适当地设计铰链装置和确定铰链装置的尺寸,可以在闭合状态下实现小间隙的同时实现经过相邻部件的外部的可移动部件的运动。根据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一个包括用于接纳所述铰链机构以用于所述铰链机构的运动的第一细长导向槽。这种设计以经济高效的方式为可靠的设计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地,细长导向槽可具有在垂直于铰链轴线的平面中的延伸部。进一步地,第一细长导向槽可适于以滑动的方式接纳所述铰链机构。根据最后提到的实施方式的进一步发展,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另一个包括用于接纳铰链机构的一部分的开口,使得该构件可以相对于铰链机构绕铰链轴线转动并与铰链机构一起在第一细长导向槽中移动。该开口可以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是细长的。该开口可以由通孔形成。进一步地,开口可以设置有用于接纳铰链机构的衬套/套筒。进一步地,铰链机构的接纳在该开口中的部分可具有与所述开口的设计相匹配的圆柱形形状和尺寸。根据最后提到的实施方式的进一步发展,第一构件的支架中的每个支架包括第一细长导向槽,其中第一细长导向槽彼此平行地布置以接收铰链机构的相对端,用以使铰链机构移动。这种设计为可靠的构造创造了条件。根据一个示例,第一细长导向槽被布置成以滑动方式接纳铰链机构的相对端。根据最后提到的实施方式的进一步发展,铰链机构和支架中的至少一个的接触表面适于允许铰链机构以如下所述的方式运动,即,在铰链机构的运动期间,铰链机构相对于绕铰链轴线的转动方向处于固定位置。该设计为可靠构造创造了条件,其中铰链轴线的移动通过铰链机构沿着第一细长导向槽的移动来实现,而构件的转动通过铰链机构和第二构件的相互作用部分来实现。根据最后提到的实施方式的进一步发展,铰链机构包括在垂直于铰链轴线的方向上形成接触表面中的第一个接触表面的非旋转对称部分,并且支架中的一个包括用于接触铰链机构的非旋转对称部分的支撑表面。支撑表面可具有与铰链机构的限定的运动方向平行的延伸部,该延伸部可由细长导向槽的延伸部限定,以用于在导向槽中运动期间连续地支撑铰链机构。进一步地,非旋转对称部分可以由垫圈形成。进一步地,非旋转对称部分可在铰链轴线方向上与支架的外侧接触,并且非旋转地连接到位于支架之间的铰链机构的圆柱形部分。根据另外一种实施方式,铰链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张紧器,用于在铰链轴线方向上将铰链机构张紧到支架。可以有两个作用在支架的相对侧上的诸如螺钉的张紧器。该设计为在铰链轴线的方向上从相对侧获得作用在支架上的同样大的力创造了条件,其中在操作期间铰链机构和支架之间的摩擦力在两侧上可以是相同的。根据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铰链机构包括用于在所述铰链机构的运动期间相对于彼此地引导所述构件的导向结构。这样,在车辆部件相对于彼此转动时,可以确保铰链机构的受控且连续的运动。根据最后提到的实施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导向结构适于在铰链机构的运动期间沿着弧形路径相对于彼此地引导构件。铰链装置可以被设计成使得弧形路径具有这样的延伸部,以使得相对于彼此运动的相邻的车辆部件遵循期望的路径,即可避免运动期间的任何接触,同时仍然能够实现闭合状态的紧密配合。根据最后提到的实施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第二细长导向槽以及用于可滑动地接纳在所述第二细长导向槽中的销,其中所述第二细长导向槽具有与所述第一细长导向槽不同的延伸方向。这种设计为可靠的构造创造了条件。根据一个示例,导向结构被形成为,第一构件的支架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接纳销的相对端的第二细长导向槽。根据另外一个示例,所述第二构件包括用于接纳所述销的另外的细长开口。所述第二构件可被布置成使得所述开口彼此平行地以间隔开的关系延伸。根据第一替代方案,导向结构包括在铰链机构的圆柱形表面上的第一齿形结构和在与支架中的第一细长导向槽平行延伸的表面上的第二齿形结构,其中第一齿形结构和第二齿形结构适于彼此接合。根据该替代方案,铰链机构可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刚性连接到第二构件,从而使得第二构件在铰链机构沿着槽移动并且齿状结构接合时,围绕铰链轴线转动。根据第二替代方案,导向结构包括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一个构件上的突出部,该突出部设有适于接触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另一个构件的相邻表面的接触表面。根据一个示例,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二构件上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有适于接触所述第一构件的相邻表面的接触表面。此外,相邻的接触表面可以在与铰链轴线的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此外,铰链机构可以在沿着导向槽的一个方向上受到弹性偏压。这种替代方案为在车辆部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期间突出部与相邻接触表面的相互作用创造了条件,其中铰链机构将沿着导向槽被推动或拉动。根据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铰链构件和第二铰链构件中的一个适于固定到车身上,而且第一和第二铰链部件中的另一个适于固定到可摆动面板,例如车门或后背门。根据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示例和进一步发展中的任何一个的铰链装置,其中,铰链装置被布置成用于可摆动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铰链装置(2;102;202),其中,所述铰链装置包括第一构件(8;108;208),所述第一构件包括两个间隔开的支架(10、12;110、112;210、212);第二构件(14;114;214),所述第二构件布置在所述支架之间;以及铰链机构(16;116;216),所述铰链机构限定铰链轴线(18)并且适于将所述第二构件连接到所述支架,从而使得所述各构件可相对于彼此绕所述铰链轴线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装置适于允许所述铰链轴线(18)通过所述铰链机构(16;116;216)的运动而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03 EP 17179294.81.一种用于车辆的铰链装置(2;102;202),其中,所述铰链装置包括第一构件(8;108;208),所述第一构件包括两个间隔开的支架(10、12;110、112;210、212);第二构件(14;114;214),所述第二构件布置在所述支架之间;以及铰链机构(16;116;216),所述铰链机构限定铰链轴线(18)并且适于将所述第二构件连接到所述支架,从而使得所述各构件可相对于彼此绕所述铰链轴线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装置适于允许所述铰链轴线(18)通过所述铰链机构(16;116;216)的运动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装置适于允许所述铰链机构(16;116;216)在沿着垂直于所述铰链轴线方向的直线的方向上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装置适于允许所述铰链机构(16;116;216)随所述构件(8、14;108、114;208、214)相对于彼此的转动而同时运动。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8;102;208)和所述第二构件(14;114;214)中的一个包括用于接纳所述铰链机构(16;116;216)的第一细长导向槽(20;120;220),以用于所述铰链机构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8;108;208)和所述第二构件(14;114)中的另一个包括用于接纳所述铰链机构(16;116)的一部分的开口(22),使得这一构件可相对于所述铰链机构绕所述铰链轴线(18)转动,并与所述第一细长导向槽(20;120)中的所述铰链机构一起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8;102;208)的支架(10、12;110、112;210、212)中的每一个支架包括所述第一细长导向槽(20;120;220),所述第一细长导向槽彼此平行地布置,用以接纳所述铰链机构(16;116;216)的相对端,以便所述铰链机构的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16;116)的接触表面(24a、24b;26)和所述支架(10,12;110,112)中的至少一个支架适于允许所述铰链机构以如下所述的方式运动,即,在所述铰链机构的运动期间,所述铰链机构相对于绕所述铰链轴线(18)的转动方向处于固定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16;116)包括在垂直于所述铰链轴线(18)的方向上形成所述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厄尔M·特努诺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