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诗晗专利>正文

一种试管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109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管清洗装置,包括两个对向设置的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上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手轮,所述转轴另一端穿过所述横梁并固定安装有毛刷夹持机构,所述毛刷夹持机构下方竖向夹持有毛刷,其中一个所述立柱上设置有试管夹持装置,所述试管夹持装置包括所述立柱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竖向设置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与动力输入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上配合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通过连接板与试管夹连接,所述试管夹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另一根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与水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清洗辅助、单个试管清洗、不伤害皮肤、操作简单的优点。

A tube clea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管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体育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管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试管,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用作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加热之前应该预热,不然试管容易爆裂。)使用,试管分普通试管、具支试管、离心试管等多种。现在学校为了教学的质量都会具有实验课程,因此试管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学生在做完实验后都需要对事关进行清洗,以避免影响后续的使用效果,因为试管中长期放置各种酸碱度较大的液体,未稀释的溶液接触皮肤,会伤害皮肤,因此在试管清洗过程中格外注意,对于教学来说,试管清洗是一个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所以学生应当掌握清洗的过程和判断清洗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具有清洗辅助、单个试管清洗、不伤害皮肤、操作简单的试管清洗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试管清洗装置,包括两个对向设置的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下方设置有水槽,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上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手轮,所述转轴另一端穿过所述横梁并固定安装有毛刷夹持机构,所述毛刷夹持机构下方竖向夹持有毛刷,所述第一转轴上还同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手轮与所述横梁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立柱上设置有试管夹持装置,所述试管夹持装置包括所述立柱正对所述毛刷的侧面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竖向设置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与动力输入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上配合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通过水平设置连接板与试管夹连接,所述试管夹位于所述毛刷的正下方,所述试管夹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另一根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与水箱连接。在使用时,将试管夹持在试管夹上,毛刷与毛刷夹持机构连接,通过旋转机构可以实现试管的转向,此时可以对试管内灌装喷头的水,然后将试管旋转至竖向,旋转手轮,毛刷做周向旋转运动,动力输入机构带动第一丝杠旋转,从而螺母带动试管做上下运动,毛刷可以进入和拔出试管的内腔对其进行清洗,该动作可以反复进行,清洗完成后,保持试管与毛刷脱离,旋转机构将试管旋转,将其内的废液倒出,可以直接取下试管或用喷头进行二次清洗。本技术保证了学生能够动手清洗试管,又将整个操作过程皮肤可能会接触到试管内溶液的机会降低,保障了清洗安全,且清洗过程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作为优化,所述毛刷夹持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转动连接的转盘,所述转盘下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过所述转盘的圆心,所述滑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与设置在所述转盘外侧的第二手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杠的旋向中线向两端相反,所述第二丝杠上配合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均向下设置有L形板,所述L形板正对设置,两个所述L形板夹持毛刷安装块,所述毛刷安装块与所述毛刷固定连接。这样,转动第二手轮,第二丝杠会在滑槽内转动,其上的两个螺母做相对或相背的直线运动,带动L形板对毛刷安装块进行夹持和松开,过成简单,夹持效果好,保障了毛刷的稳定安装。作为优化,所述毛刷安装块正对两个所述L形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盲孔。这样,L形板可以插入盲孔,既做到了对毛刷安装块的夹紧,又限制了毛刷安装块的轴向转动,使的毛刷跟随第一手轮的旋转而转动,避免打滑。作为优化,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丝杠同轴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互相垂直,且所述第二齿轮的圆心与所述第一齿轮圆心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所述横梁,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通过链条啮合传动。这样,在转动第一手轮的同时即为毛刷提供了转向力,又为第一丝杠提功力转向,实现单个动力完成两个动作,其中第一赤露带动第二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了第一丝杠旋转,当毛刷与试管底部接触时,可以反向旋转第一手轮,将毛刷拔出,无需停止转动即可实现往复运动。作为优化,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这样,起到了减速的作用,使得试管上升的速度减缓,保障毛刷对是管内壁的清洗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清洗效果。作为优化,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试管夹固定安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试管夹竖向夹持的试管轴线,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一端,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三手轮传动连接。这样,旋转第三手轮带动转轴和试管夹旋转,使得试管做圆周运动,完成灌水、倒水和洗刷的各个位置切换。作为优化,所述第一丝杠的长度大于所述毛刷和试管长度的和。这样,保障试管能与毛刷脱离,避免毛刷卡在试管内。无法拔出的情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试管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试管清洗装置中毛刷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述试管清洗装置动力输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立柱、11为水槽、12为横梁、13为第一手轮、14为毛刷、15为第一齿轮、16为第一丝杠、17为第一螺母、18为连接板、19为试管夹、2为喷头、21为转盘、22为第二丝杠、23为第二手轮、24为第二螺母、25为L形板、26为毛刷安装块、27为第二齿轮、28为链条、29为第三手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3所示,一种试管清洗装置,包括两个对向设置的立柱1,两个所述立柱1下方设置有水槽11,两个所述立柱1的顶端通过横梁12固定连接,所述横梁1上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手轮13,所述转轴另一端穿过所述横梁12并固定安装有毛刷夹持机构,所述毛刷夹持机构下方竖向夹持有毛刷14,所述第一转轴上还同轴连接有第一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5位于所述第一手轮13与所述横梁12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试管夹持装置,所述试管夹持装置包括所述立柱1正对所述毛刷15的侧面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竖向设置有第一丝杠16,所述第一丝杠16与动力输入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16上配合有第一螺母17,所述第一螺母17通过水平设置连接板18与试管夹19连接,所述试管夹19位于所述毛刷14的正下方,所述试管夹19与所述连接板18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另一根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喷头2,所述喷头2与水箱连接。在使用时,将试管夹持在试管夹上,毛刷与毛刷夹持机构连接,通过旋转机构可以实现试管的转向,此时可以对试管内灌装喷头的水,然后将试管旋转至竖向,旋转手轮,毛刷做周向旋转运动,动力输入机构带动第一丝杠旋转,从而螺母带动试管做上下运动,毛刷可以进入和拔出试管的内腔对其进行清洗,该动作可以反复进行,清洗完成后,保持试管与毛刷脱离,旋转机构将试管旋转,将其内的废液倒出,可以直接取下试管或用喷头进行二次清洗。本技术保证了学生能够动手清洗试管,又将整个操作过程皮肤可能会接触到试管内溶液的机会降低,保障了清洗安全,且清洗过程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本实施例中,所述毛刷夹持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转动连接的转盘21,所述转盘21下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向设置的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下方设置有水槽,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上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手轮,所述转轴另一端穿过所述横梁并固定安装有毛刷夹持机构,所述毛刷夹持机构下方竖向夹持有毛刷,所述第一转轴上还同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手轮与所述横梁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立柱上设置有试管夹持装置,所述试管夹持装置包括所述立柱正对所述毛刷的侧面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竖向设置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与动力输入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上配合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通过水平设置连接板与试管夹连接,所述试管夹位于所述毛刷的正下方,所述试管夹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另一根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与水箱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向设置的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下方设置有水槽,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上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手轮,所述转轴另一端穿过所述横梁并固定安装有毛刷夹持机构,所述毛刷夹持机构下方竖向夹持有毛刷,所述第一转轴上还同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手轮与所述横梁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立柱上设置有试管夹持装置,所述试管夹持装置包括所述立柱正对所述毛刷的侧面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竖向设置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与动力输入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上配合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通过水平设置连接板与试管夹连接,所述试管夹位于所述毛刷的正下方,所述试管夹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另一根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与水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夹持机构包括与所述转轴第一同轴转动连接的转盘,所述转盘下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过所述转盘的圆心,所述滑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与设置在所述转盘外侧的第二手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杠的旋向中线向两端相反,所述第二丝杠上配合有第二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诗晗
申请(专利权)人:陈诗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