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稳定性车用聚氨酯海绵的染料配色系统的混料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097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热稳定性车用聚氨酯海绵的染料配色系统的混料机构,包括混料罐体、滤盒和搅拌叶,所述混料罐体两侧的底部皆固定有支撑平台,混料罐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顶盖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混料罐体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另一端与混料罐体内部底端设置的支架轴承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两侧皆固定有搅拌叶,搅拌叶的内部皆设置有支气腔道,支气腔道与注气腔相互连通,通过搅拌叶上均匀安装有喷气嘴,喷气嘴与支气腔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搅拌的同时通过注气腔、支气腔道以及喷气嘴向混料罐体的内部注气,实现染料翻滚,提高混料效果。

Mixing mechanism of dye color matching system for polyurethane sponge with high thermal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热稳定性车用聚氨酯海绵的染料配色系统的混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混料机构
,具体为高热稳定性车用聚氨酯海绵的染料配色系统的混料机构。
技术介绍
聚氨酯海绵在加工过程中浸渍染料溶液,是聚氨酯海绵加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布料的浸染工艺主要是将聚氨酯海绵浸渍在浸泡槽,但是现有的染料配色系统的混料机构结构并不合理,存在以下不足:1、染料混料得并不细腻、也不均匀,导致染料溶液浸染的时候,大大降低了染色的均匀度,影响了染色的效果;2、染料混料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成分比较复杂,废气的直接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天气寒冷时,染料的温度值常常不达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染料的混料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热稳定性车用聚氨酯海绵的染料配色系统的混料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料得并不细腻、也不均匀;废气的直接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温度值不达标,影响了染料的混料效果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热稳定性车用聚氨酯海绵的染料配色系统的混料机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热稳定性车用聚氨酯海绵的染料配色系统的混料机构,包括混料罐体(2)、滤盒(5)和搅拌叶(1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体(2)底端的中心安装有卸料管(16),卸料管(16)上安装有卸料阀(15),混料罐体(2)两侧的底部皆固定有支撑平台(3),混料罐体(2)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9),顶盖(9)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搅拌电机(10),同时搅拌电机(10)两侧的顶盖(9)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料口(8)和第二进料口(11),第一进料口(8)和第二进料口(11)的内部皆可拆卸安装有密封塞,所述搅拌电机(10)的输出轴延伸至混料罐体(2)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搅拌轴(7),搅拌轴(7)的另一端与混...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热稳定性车用聚氨酯海绵的染料配色系统的混料机构,包括混料罐体(2)、滤盒(5)和搅拌叶(1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体(2)底端的中心安装有卸料管(16),卸料管(16)上安装有卸料阀(15),混料罐体(2)两侧的底部皆固定有支撑平台(3),混料罐体(2)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9),顶盖(9)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搅拌电机(10),同时搅拌电机(10)两侧的顶盖(9)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料口(8)和第二进料口(11),第一进料口(8)和第二进料口(11)的内部皆可拆卸安装有密封塞,所述搅拌电机(10)的输出轴延伸至混料罐体(2)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搅拌轴(7),搅拌轴(7)的另一端与混料罐体(2)内部底端设置的支架(14)轴承连接,搅拌轴(7)的内部设置有注气腔(701),同时搅拌电机(10)通过导线与混料罐体(2)一侧支撑平台(3)顶部设置的控制器(13)电连接,并且支撑平台(3)的底部通过螺栓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18),并且第二支撑架(18)的内侧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接料台(19),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内侧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的顶部安装有热风机(20),热风机(20)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3)电连接,并且热风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注气管(17),注气管(17)的输出端延伸至注气腔(701)的内部,所述搅拌轴(7)的两侧皆固定有搅拌叶(12),搅拌叶(12)的内部皆设置有支气腔道(1201),支气腔道(1201)与注气腔(701)相互连通,通过搅拌叶(12)上均匀安装有喷气嘴(1202),喷气嘴(1202)与支气腔道(1201)相连通,所述混料罐体(2)远离控制器(13)一侧的支撑平台(3)上安装有滤盒(5),滤盒(5)一侧的底部安装有紫外灯(401),紫外灯(401)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3)电连接,同时滤盒(5)的内部安装有净化滤芯(4),所述净化滤芯(4)设有安装框架(408)、活性炭层(404)以及支撑网板(407),并且安装框架(408)的两侧内壁上皆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明孙吉李铁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川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