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舍给排水及加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0822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禽疫病防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禽舍给排水及加药系统,包括输入管路、第一过滤管路、第二过滤管路、输出管路和冲药管路,第一过滤管路和第二过滤管路并联且输入端均与输入管路相连、输出端均与输出管路相连,在第一过滤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一过滤输入控制阀、第一过滤杯和第一过滤输出控制阀,在第二过滤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二过滤输入控制阀、第二过滤杯和第二过滤输出控制阀,在输出管路上设有换路控制阀,冲药管路与输出管路相连,且冲药管路的输入端设于换路控制阀的液体输入侧,冲药管路的输出端设于换路控制阀的液体输出侧,冲药管路上依次设有冲药控制阀、加药桶、加药泵和药液输出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灵活方便,且方便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禽舍给排水及加药系统
本技术涉及家禽疫病防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禽舍给排水及加药系统。
技术介绍
在鸡鸭等家禽的养殖过程中,动物疫病防控尤为重要,一旦发生疫情,将会给养殖场造成重大损失,而动物疫病防控过程中,为了减少和杀灭病原微生物,需要对禽舍定期进行冲洗消毒作业,但现有技术中,禽舍冲洗消毒作业主要还是依靠人工完成,现有的禽舍给排水系统无法实现加药消毒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禽舍给排水及加药系统,加药时水过滤后再与药混合,且过滤水和药液可自由切换输出,使用灵活方便,另外设有两个过滤杯一备一用,方便维修且保证禽舍不断水,同时也防止过滤杯检修时水线进气。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禽舍给排水及加药系统,包括输入管路、第一过滤管路、第二过滤管路、输出管路和冲药管路,其中第一过滤管路和第二过滤管路并联且输入端均与所述输入管路相连、输出端均与所述输出管路相连,在所述第一过滤管路上沿着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输入控制阀、第一过滤杯和第一过滤输出控制阀,在所述第二过滤管路上沿着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二过滤输入控制阀、第二过滤杯和第二过滤输出控制阀,在所述输出管路上设有换路控制阀,所述冲药管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所述输出管路相连,且所述冲药管路的输入端设于换路控制阀的液体输入侧,所述冲药管路的输出端设于换路控制阀的液体输出侧,在所述冲药管路上沿着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冲药控制阀、加药桶、加药泵和药液输出控制阀。所述输出管路的输出端分出多个支路分别与不同禽舍笼具相连。每个禽舍笼具下侧均设有一个排水软管,且各个排水软管与一个主排水管相连,所述主排水管的输出端与禽舍的地漏相连。所述输入管路上设有第一检测水表,所述输出管路上设有第二检测水表。出水时所述换路控制阀打开,所述冲药控制阀和药液输出控制阀关闭;出药时所述换路控制阀关闭,所述冲药控制阀和药液输出控制阀打开。本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1、本技术在加药时水过滤后再与药混合,且过滤水和药液可自由切换输出,使用灵活方便。2、本技术设有两个过滤杯一备一用,方便维修且保证禽舍不断水,同时也防止过滤杯检修时水线进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第一过滤管路,101为第一过滤杯,102为第一过滤输入控制阀,103为第一过滤输出控制阀,2为第二过滤管路,201为第二过滤杯,202为第二过滤输入控制阀,203为第二过滤输出控制阀,3为跨越水线,301为跨越水线控制阀,4为冲药管路,401为冲药控制阀,402为加药桶,403为加药泵,404为药液输出控制阀,5为主排水管,6为输入管路,601为第一检测水表,7为输出管路,701为第二检测水表,702为换路控制阀,8为地漏,9为禽舍笼具,10为排水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输入管路6、第一过滤管路1、第二过滤管路2、输出管路7、冲药管路4和排水管路系统,其中第一过滤管路1和第二过滤管路2并联,且所述第一过滤管路1和第二过滤管路2的输入端均与所述输入管路6相连、输出端均与所述输出管路7相连,在所述第一过滤管路1上沿着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输入控制阀102、第一过滤杯101和第一过滤输出控制阀103,在所述第二过滤管路2上沿着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二过滤输入控制阀202、第二过滤杯201和第二过滤输出控制阀203,所述输出管路7上设有换路控制阀702,且所述输出管路7的输出端分出多个支路分别与不同禽舍笼具9相连,所述冲药管路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所述输出管路7相连,且所述冲药管路4的输入端设于换路控制阀702的液体输入侧,所述冲药管路4的输出端设于换路控制阀702的液体输出侧,在所述冲药管路4上沿着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冲药控制阀401、加药桶402、加药泵403和药液输出控制阀404。所述加药桶402、加药泵403、禽舍笼具9、各个过滤杯和各个控制阀均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且为市购产品,另外本实施例中,两个过滤杯内均设有采用硅藻土泥制成的陶瓷滤芯。如图1所示,本技术还设有跨越水线3,所述跨越水线3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管路6相连,所述跨越水线3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管路7相连,所述跨越水线3上设有跨越水线控制阀301,当一过滤输入控制阀102、第一过滤输出控制阀103、第二过滤输入控制阀202、第二过滤输出控制阀203和换路控制阀703均关闭且跨越水线控制阀301时,水直接沿着跨越水线3流动。如图1所示,所述输入管路6上设有第一检测水表601用于实时检测入水水量情况,所述输出管路7上设有第二检测水表701用于实时检测出水水量情况。所述第一检测水表601和第二检测水表701均为市购产品。如图1所示,所述排水管路系统包括排水软管10、主排水管5和地漏8,每个禽舍笼具9下侧均设有一个排水软管10,且各个排水软管10与所述主排水管5相连,所述主排水管5的输出端与禽舍的地漏8相连,液体经由所述地漏8流入下水道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工作时,两个过滤杯一备一用,第一过滤输入控制阀102和第一过滤输出控制阀103打开且第二过滤输入控制阀202和第二过滤输出控制阀203关闭时,第一过滤杯101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可进行第二过滤杯201的换滤芯和检修作业,反之第一过滤输入控制阀102和第一过滤输出控制阀103关闭且第二过滤输入控制阀202和第二过滤输出控制阀203打开时,第二过滤杯201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可进行第一过滤杯101的换滤芯和检修作业。另外加药时,药水不能通过过滤杯给药,防止药液堵塞过滤杯或者加入疫苗时,疫苗通过过滤杯导致疫苗失活,而本技术工作时,水过滤后再与药混合,且过滤水和药液可自由切换。如图1所示,当冲药控制阀401和药液输出控制阀404关闭且换路控制阀702打开时,经过过滤的水直接流入各个禽舍笼具9,当冲药控制阀401和药液输出控制阀404打开且换路控制阀702关闭时,过滤后的水先流入加药桶402中与药混合,然后通过加药泵403作用输出进入所述输出管路7中。本技术的排水管路系统包括排水软管10、主排水管5和地漏8,每个禽舍笼具9下侧均设有一个排水软管10,且各个排水软管10与所述主排水管5相连,所述主排水管5的输出端与禽舍的地漏8相连,液体经由所述地漏8流入下水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禽舍给排水及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管路(6)、第一过滤管路(1)、第二过滤管路(2)、输出管路(7)和冲药管路(4),其中第一过滤管路(1)和第二过滤管路(2)并联且输入端均与所述输入管路(6)相连、输出端均与所述输出管路(7)相连,在所述第一过滤管路(1)上沿着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输入控制阀(102)、第一过滤杯(101)和第一过滤输出控制阀(103),在所述第二过滤管路(2)上沿着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二过滤输入控制阀(202)、第二过滤杯(201)和第二过滤输出控制阀(203),在所述输出管路(7)上设有换路控制阀(702),所述冲药管路(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所述输出管路(7)相连,且所述冲药管路(4)的输入端设于换路控制阀(702)的液体输入侧,所述冲药管路(4)的输出端设于换路控制阀(702)的液体输出侧,在所述冲药管路(4)上沿着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冲药控制阀(401)、加药桶(402)、加药泵(403)和药液输出控制阀(4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禽舍给排水及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管路(6)、第一过滤管路(1)、第二过滤管路(2)、输出管路(7)和冲药管路(4),其中第一过滤管路(1)和第二过滤管路(2)并联且输入端均与所述输入管路(6)相连、输出端均与所述输出管路(7)相连,在所述第一过滤管路(1)上沿着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输入控制阀(102)、第一过滤杯(101)和第一过滤输出控制阀(103),在所述第二过滤管路(2)上沿着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二过滤输入控制阀(202)、第二过滤杯(201)和第二过滤输出控制阀(203),在所述输出管路(7)上设有换路控制阀(702),所述冲药管路(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所述输出管路(7)相连,且所述冲药管路(4)的输入端设于换路控制阀(702)的液体输入侧,所述冲药管路(4)的输出端设于换路控制阀(702)的液体输出侧,在所述冲药管路(4)上沿着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冲药控制阀(401)、加药桶(402)、加药泵(4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耘垦养殖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