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定位旋转防退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76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定位旋转防退椎间融合器,其包括前节段、后节段,前节段和后节段内均设有融合天窗;所述后节段前端设有带有齿轮的旋转轴,前节段后端通过旋转轴与后节段连接,所述后节段内设有止转装置,止转装置包括止转抓手和中轴螺母,中轴螺母前端设置在止转抓手内,所述后节段后端设有止退销,中轴螺母的后端套设有用于调节止退销状态的调节螺母。通过止转装置和旋转轴的配合,在植入手术时可以单向旋转一定角度固定,又通过止退销与调节螺母的配合,可以达到防止融合器滑脱保证融合效率的目的;止转抓手在移动中,其开口与融合天窗交错,对内部骨头向融合器外部挤压,保证骨头与脊椎接触,促进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定位旋转防退椎间融合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定位旋转防退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脊柱融合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椎体连接或融合在一起。融合手术通常需要采用骨移植来促进融合。这种手术需要将装有骨组织或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放置在两个脊椎之间,使得它们“融合”在一起,取代在手术中被完全移除的椎间盘。脊柱融合术是脊柱病常见的治疗方法,比如滑脱、脊柱侧凸、重度椎间盘退变或脊柱骨折等。一般在采用广泛的非手术治疗失败后才考虑融合治疗。常见的融合手术,包括PLIF,ALIF和TLIF。PLIF是指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这种融合术通过患者的背部(后入路)切口进入椎间盘,移除椎弓板(椎板),这样才能够看到和进入神经根部。可对神经根部上面的小关节进行修整,以让出更多空间给神经根。外科医生然后清除受累椎间盘及其周围组织,并在相邻椎骨表面为椎体融合做些准备。一旦椎间隙准备完成,把装有骨组织或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插入到椎间隙中,以促进两个椎体之间的融合。PLIF手术需要在椎体的两侧分别植入一个椎间融合器已实现椎体的受力平衡。TLIF是指经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技术采用与PLIF术类似的方法到达脊椎,不同的是在患者背部从椎管更侧面的中线切口进入,达到椎体前柱。TLIF手术只需从单侧植入一件椎间融合器就可以实现椎体的融合和受力平衡。ALIF是指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这种手术与PLIF术类似,不同的是从身体正面(前部)进行,这种切入可能切开小腹肌肉然后再对其进行修复。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融合器一般为单一体构成,形状为长方形居多,由于尺寸较大,手术时放入困难,且人体正常椎间隙为前宽后窄,植入后的融合器不能与椎间隙良好配合,一旦融合器发生滑移,极有可能引起神经压迫类并发症;另外就是植入后融合器内骨头不能很好的与两侧脊椎接触,融合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椎间融合器,该融合器通过止转装置和旋转轴的配合,在植入手术时可以单向旋转一定角度固定并可以撑开一定高度,达到手术切口的椎体另一侧,从而可以实现单侧切口双侧撑开减压,减小手术开口和对椎体稳定性的影响,又通过止退销与调节螺母的配合,可以达到防止融合器滑脱保证融合效率的目的;止转抓手在移动中,其开口与融合天窗交错,对内部骨头向融合器外部挤压,保证骨头与脊椎接触,促进融合。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定位旋转防退椎间融合器,其包括前节段、后节段,所述前节段和后节段内均设有融合天窗;所述后节段前端设有带有齿轮的旋转轴,所述前节段后端通过旋转轴与后节段连接,所述后节段内设有止转装置,所述止转装置包括开口方向与融合天窗相同的止转抓手和中轴螺母,所述止转抓手前端设有与齿轮配合的卡槽,所述止转抓手后端设有中轴螺母固定孔,所述中轴螺母通过螺纹与后节段连接,中轴螺母前端穿过中轴螺母固定孔与止转抓手连接,所述后节段后端设有止退销,中轴螺母的后端套设有用于调节止退销状态的调节螺母。通过旋转中轴螺母,将止转抓手端部的卡槽卡入旋转轴上的齿轮,从而固定旋转轴使其无法回转;通过旋转调节螺母,使其将止退销撑出融合器一定高度,止退销头部具有锥形尖刺,能够刺入上下终板,实现止退功能。优化的,上述前节段外壁设有倒齿。优化的,上述后节段外壁设有倒齿。上述倒齿进一步固定融合器。优化的,上述后节段后端侧壁上设有止退销孔,所述止退销孔内设有止退销。优化的,上述调节螺母与中轴螺母外壁螺纹连接,调节螺母的外径沿中轴螺母由前向后方向逐渐增大。优化的,上述后节段内侧壁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的延伸方向与中轴螺母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止转抓手侧壁上设有与轨道槽配合的滑动销,保证止转抓手的运动方向与中轴螺母方向相同,避免止转抓手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起不到固定旋转轴的作用。优化的,上述中轴螺母的前端设有定位销,在中轴螺母向后退出的过程中,定位销带动止转抓手同时向后移动,避免中轴螺母从止转抓手中脱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止转装置和旋转轴的配合,在植入手术时可以单向旋转一定角度固定并可以撑开一定高度,达到手术切口的椎体另一侧,从而可以实现单侧切口双侧撑开减压,减小手术开口和对椎体稳定性的影响,又通过止退销与调节螺母的配合,可以达到防止融合器滑脱保证融合效率的目的;止转抓手在移动中,其开口与融合天窗交错,对内部骨头向融合器外部挤压,保证骨头与脊椎接触,促进融合;本融合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实用,具有较好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然状态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自然状态纵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植入状态横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植入状态纵截面示意图;图中:1-前节段,2-后节段,3-融合天窗,4-齿轮,5-旋转轴,6-止转抓手,7-中轴螺母,8-卡槽,9-中轴螺母固定孔,10-止退销,11-调节螺母,12-倒齿,13-倒齿,14-止退销孔,15-轨道槽,16-滑动销,17-定位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便本领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了解本技术,但并不因此限制本技术。一种可定位旋转防退椎间融合器,其包括前节段1、后节段2,前节段1外壁设有倒齿12,后节段2外壁设有倒齿13,所述前节段1和后节段2内均设有融合天窗3;所述后节段2前端设有带有齿轮4的旋转轴5,所述前节段1后端通过旋转轴5与后节段2连接,所述后节段2内设有止转装置,所述止转装置包括开口方向与融合天窗3相同的止转抓手6和中轴螺母7,所述止转抓手6前端设有与齿轮4配合的卡槽8,所述止转抓手6后端设有中轴螺母固定孔9,所述中轴螺母7通过螺纹与后节段2连接,中轴螺母7前端穿过中轴螺母固定孔9与止转抓手6连接,中轴螺母7的前端设有定位销17,在中轴螺母7向后退出的过程中,避免中轴螺母7从止转抓手6中脱出,所述后节段2后端侧壁上设有止退销孔14,所述止退销孔14内设有止退销10,中轴螺母7的后端套设有用于调节止退销10状态的调节螺母11,调节螺母11与中轴螺母7外壁螺纹连接,调节螺母11的外径沿中轴螺母7由前向后方向逐渐增大。上述后节段2内侧壁设有轨道槽15,所述轨道槽15的延伸方向与中轴螺母7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止转抓手6侧壁上设有与轨道槽15配合的滑动销16,保证止转抓手6的运动方向与中轴螺母7方向相同,避免止转抓手6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起不到固定旋转轴5的作用。使用时前节段1可顺着预先预备好的植入通道绕旋转轴5旋转合适角度,到达椎体另一侧;可通过旋转调节中轴螺母7,推动止转抓手6,使止转抓手6前部卡槽8卡入旋转轴5上的齿轮4,达到止转的目的;在推动止转抓手6的过程中,止转抓手6的开口与融合天窗3交错,对内部骨头向融合器外部挤压,保证骨头与脊椎接触,促进融合。可通过旋转调节螺母11,将止退销10从后节段2中伸出,止退销10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定位旋转防退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节段、后节段,所述前节段和后节段内均设有融合天窗;所述后节段前端设有带有齿轮的旋转轴,所述前节段后端通过旋转轴与后节段连接,所述后节段内设有止转装置,所述止转装置包括开口方向与融合天窗相同的止转抓手和中轴螺母,所述止转抓手前端设有与齿轮配合的卡槽,所述止转抓手后端设有中轴螺母固定孔,所述中轴螺母通过螺纹与后节段连接,中轴螺母前端穿过中轴螺母固定孔与止转抓手连接,所述后节段后端设有止退销,中轴螺母的后端套设有用于调节止退销状态的调节螺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定位旋转防退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节段、后节段,所述前节段和后节段内均设有融合天窗;所述后节段前端设有带有齿轮的旋转轴,所述前节段后端通过旋转轴与后节段连接,所述后节段内设有止转装置,所述止转装置包括开口方向与融合天窗相同的止转抓手和中轴螺母,所述止转抓手前端设有与齿轮配合的卡槽,所述止转抓手后端设有中轴螺母固定孔,所述中轴螺母通过螺纹与后节段连接,中轴螺母前端穿过中轴螺母固定孔与止转抓手连接,所述后节段后端设有止退销,中轴螺母的后端套设有用于调节止退销状态的调节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定位旋转防退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节段外壁设有倒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定位旋转防退椎间融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二虎邵卫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冠龙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