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世东专利>正文

一种茶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695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水壶,包括壶体以及用于对所述壶体内部加热的红外辐射加热结构,所述红外辐射加热结构包括红外加热膜层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红外加热膜层的两侧的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相连接并为所述红外加热膜层提供电负载、所述红外加热膜层获取电负载后产生远红外辐射,所述红外加热膜层的材质为纳米材料。如此设置,红外辐射加热结构向壶体内部辐射远红外线,对壶体内部的物质直接进行加热,减少了热量的损耗,提高了加热效率,茶水壶的结构更加简单,而且红外加热膜层的材质为纳米材料,使其发射远红外的效率更高。

A tea ke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水壶
本技术涉及小型家用电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茶水壶。
技术介绍
茶水壶是一种用来泡茶或泡咖啡的器皿。现有技术中,多数的茶水壶不具有加热保温的功能,需要通过热水壶将水烧开之后倒入放好茶叶的茶水壶内进行冲泡,冲泡的茶水或者咖啡口感欠佳,且不能对茶水或者咖啡加热保温。而对于有加热保温功能的茶水壶均是采用热传导的加热方式,通过电热丝等对茶水壶进行加热,例如,镍铬合金、钨丝等,造成茶水壶的结构较为复杂,且电热丝等热传导加热方式的热量损失较大,热能效率比较低,导致茶水壶的能耗较高。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茶水壶采用热传导的加热方式进行加热,导致茶水壶的结构复杂,加热效率低,能耗较高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水壶,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茶水壶采用热传导的加热方式进行加热,导致茶水壶的结构复杂,加热效率低,能耗较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茶水壶,包括壶体以及用于对所述壶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1)以及用于对所述壶体(1)内部加热的红外辐射加热结构(2),所述红外辐射加热结构(2)包括红外加热膜层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红外加热膜层的两侧的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相连接并为所述红外加热膜层提供电负载、所述红外加热膜层获取电负载后产生远红外辐射,所述红外加热膜层的材质为纳米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1)以及用于对所述壶体(1)内部加热的红外辐射加热结构(2),所述红外辐射加热结构(2)包括红外加热膜层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红外加热膜层的两侧的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相连接并为所述红外加热膜层提供电负载、所述红外加热膜层获取电负载后产生远红外辐射,所述红外加热膜层的材质为纳米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辐射加热结构(2)还包括托板,所述壶体(1)的下端面与所述托板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红外加热膜层以及各个所述电极均设置在所述托板的下表面、且设置在所述红外加热膜层的上表面的所述电极贴合固定在所述托板的下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辐射加热结构(2)设置在所述壶体(1)的底部外侧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茶漏(3),所述茶漏(3)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壶体(1)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的上端面设有外圈盖体(4)和内圈盖体(5),所述外圈盖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世东罗语真
申请(专利权)人:罗世东罗语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