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嵌缆式水下监测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381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嵌缆式水下监测装备,属于水下环境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密封腔体,其内设有非接触式电能传输单元,非接触式电能传输单元的初级线圈嵌套在密封腔体外壁上;次级线圈支架,可拆卸地固定在密封腔体外壁上,其上设有与初级线圈对应的次级线圈以及用于水下监测的近端传感器;光电复合缆,连接在密封腔体的两端,由传输电能的电线以及传输信号的光纤组成,进入密封腔体后分为光纤和电线。通过光纤传能以及光纤通信的方式,为远端传感器提供能量并收集数据。节点内部的非接触式电能传输单元通过无线电能传输的方式,给包夹在腔体外壁的近端传感器供电,这种供电方式解决了水下更换传感器的难题。

A kind of embedded underwater monitor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缆式水下监测装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环境监测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嵌缆式水下监测装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海洋和江河湖泊的开发利用程度及范围在不断地扩大与加深,在各种水域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中,经常需要对各种水下环境进行实时测量。对水下环境的监测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获取水下环境监测数据,利用水下光电复合缆传输水下环境监测数据到大数据处理中心,以完成对水下环境的监测。水下监测设备是为水下传感器提供电能以及通信通道的平台。现有水下监测设备的组网方式包括树状结构和串联形式。参见图1,树状结构是以每一个监测平台作为一个节点,并集成在体积较大的接驳盒中。电能以及信息在水下接驳盒进行处理,再输出到下一级接驳盒处,通过各级接驳盒的级联,形成水下监测网络。水下传感器则连接各级接驳盒,从中获取电能,并进行信息交换。参见图2,串联形式的水下监测系统组网方式则与树状网络不同,该网络不使用接驳盒,而是将设备节点串联在海缆中,传感器则内嵌在节点上,简化了网络结构。树状网络结构复杂,接驳盒体积庞大,布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缆式水下监测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密封腔体,其内设有非接触式电能传输单元,非接触式电能传输单元的初级线圈嵌套在所述密封腔体外壁上;/n次级线圈支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密封腔体外壁上,其上设有与所述初级线圈对应的次级线圈以及用于水下监测的近端传感器;/n光电复合缆,连接在所述密封腔体的两端,由传输电能的电线以及传输信号的光纤组成,进入所述密封腔体后分为光纤和电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缆式水下监测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封腔体,其内设有非接触式电能传输单元,非接触式电能传输单元的初级线圈嵌套在所述密封腔体外壁上;
次级线圈支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密封腔体外壁上,其上设有与所述初级线圈对应的次级线圈以及用于水下监测的近端传感器;
光电复合缆,连接在所述密封腔体的两端,由传输电能的电线以及传输信号的光纤组成,进入所述密封腔体后分为光纤和电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缆式水下监测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腔体内还设有:
恒流转恒压电能转换单元,用于转换电能形式;
通信中继单元,用以进行通信信号中继;
接驳控制单元,用以控制传感器通断和通信;
大功率激光器驱动单元,用以给远端传感器供能,所述远端传感器通过光纤水密缆连接至所述密封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缆式水下监测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中继单元选用双光口、多电口的光电交换机,其两个光口分别连接输入、输出光电复合缆中的光纤,电口用于连接接所述的驳控制单元;
所述的接驳控制单元使用多个DC/DC电压转换模块将电源电压转换为输出所需要的电压大小,使用继电器和MOS管进行输出电能的通断控制,使用多个串口联网模块将以太网信号转换为串口信号,并通过串口联网模块的IO口对继电器和MOS管的通断进行联网控制;
所述的大功率激光器驱动单元包括可调恒流驱动电源,大功率激光器和光纤收发器;可调恒流驱动电源输出恒流电源,驱动大功率激光器,产生激光并耦合到传能光纤中,传输到所述的远端传感器,远端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虎陈泽键杨灿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