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发光的新型外饰车标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65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匀发光的新型外饰车标灯,包括外灯罩、PC膜、内灯罩、LED模组、壳体,该车标灯通过内灯罩、PC膜、外灯罩的相互配合,使亮起的车标灯可以呈现均匀的发光效果,且灯光效果多样,熄灭的车标灯为透明和乳白的层次效果,具有美观性,极大地提高了驾驶者的使用感。

A new type of exterior decoration car sign lamp with uniform illum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匀发光的新型外饰车标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匀发光的新型外饰车标灯。
技术介绍
汽车是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以往人们仅对车辆的驾驶性、安全性等有所要求,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造型、外观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例如现在的汽车灯具已不仅仅是一种照明或信号装置,还可作为装饰件装配在车身各个位置,使得汽车更加美观,其中外饰车标灯一方面具有普通车标的标识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驾驶者的夜间驾车体验。现有车标灯的设计为了实现均匀发光,通常在侧面设置LED导光板或光导导出光线,这种方案往往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亮度低,占空间大,无法实现丰富的灯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均匀发光的新型外饰车标灯,包括外灯罩、PC膜、内灯罩、LED模组、壳体;所述LED模组的背面与壳体的内部连接;所述PC膜与外灯罩连接;所述LED模组和PC膜之间设置内灯罩;所述内灯罩与壳体的内部连接;所述外灯罩安装在壳体的外部;所述LED模组的正面设置LED光源模块,背面设置LED驱动电路模块;所述PC膜的外边缘设置一圈黑色高亮区域,中心设置散射区域;所述PC膜的透过率为50%~8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灯罩、外灯罩的材质分别独立为PC或PMMA。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灯罩的颜色选自红色透明、无色透明、红色扩散、无色扩散中的一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灯罩的颜色为红色透明或无色透明。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LED光源模块为面光源或光源阵列。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灯罩与壳体之间的连接方式选自卡接、胶接、焊接、螺纹连接中的一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灯罩与壳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胶接或焊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焊接选自超声波焊接、振动摩擦焊接、热板焊接中的一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PC膜的厚度为0.1~1m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PC膜成型后,放入外灯罩的模具中,灌包注塑,与外灯罩一体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均匀发光的新型外饰车标灯,通过内灯罩、PC膜、外灯罩的相互配合,使亮起的车标灯可以呈现均匀的发光效果,且灯光效果多样,熄灭的车标灯为透明和乳白的层次效果,具有美观性,极大地提高了驾驶者的使用感。附图说明为了进一步解释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均匀发光的新型外饰车标灯的有益效果,提供了相应的附图,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附图只是所有附图中选出来的个别示例,目的也不是作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定,所有通过本申请中提供的附图获得的其他相应图谱均应该认为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结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背面结构爆炸图;附图标记:1、外灯罩;2、PC膜;2-1、散射区域;2-2、黑色高亮区域;3、内灯罩;4、LED光源模块;5、LED驱动电路模块;6、LED模组;7、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在本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装置本身而言,指向装置内部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左、右”的含义指的是阅读者正对附图时,阅读者的左边即为左,阅读者的右边即为右,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他部件的间接连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均匀发光的新型外饰车标灯,如图1所示,包括外灯罩1、PC膜2、内灯罩3、LED模组6、壳体7;所述LED模组6的背面与壳体7的内部连接;所述PC膜2与外灯罩1连接;所述LED模组6和PC膜2之间设置内灯罩3;所述内灯罩3与壳体7的内部连接;所述外灯罩1安装在壳体7的外部;所述LED模组6的正面设置LED光源模块4,背面设置LED驱动电路模块5(如图2所示);所述PC膜2的外边缘设置一圈黑色高亮区域2-2,中心设置散射区域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LED模组6与壳体7之间的连接方式选自胶接、铆接、卡接、螺纹连接中的一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LED光源模块4为面光源或光源阵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阵列选自直线排列、方形排列、三角排列中的一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灯罩3与壳体7之间的连接方式选自卡接、胶接、焊接、螺纹连接中的一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灯罩3的材质为PC或PMMA。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灯罩3的颜色选自红色透明、无色透明、红色扩散、无色扩散中的一种。本申请中的红色扩散、无色扩散是指降低灯罩的透明度,使亮灯后的灯罩呈现乳红或乳白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灯罩1与壳体7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胶接或焊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焊接选自超声波焊接、振动摩擦焊接、热板焊接中的一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灯罩1的材质为PC或PMMA。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灯罩1的颜色为红色透明或无色透明。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PC膜2的厚度为0.1~1mm。本申请中PC膜2的厚度可根据具体外观点亮要求进行调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PC膜2的透过率为50%~85%。本申请中PC膜2的透过率可使用透过率测试仪进行测试。本申请中PC膜2的透过率可根据具体外观点亮要求选择不同的PC材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PC膜2成型后,放入外灯罩1的模具中,灌包注塑,与外灯罩1一体连接。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在LED驱动电路模块5的驱动下点亮LED光源模块4,光线经过内灯罩3、PC膜2、外灯罩1的扩散作用,光线得到充分的耦合,在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匀发光的新型外饰车标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灯罩、PC膜、内灯罩、LED模组、壳体;所述LED模组的背面与壳体的内部连接;所述PC膜与外灯罩连接;所述LED模组和PC膜之间设置内灯罩;所述内灯罩与壳体的内部连接;所述外灯罩安装在壳体的外部;所述LED模组的正面设置LED光源模块,背面设置LED驱动电路模块;所述PC膜的外边缘设置一圈黑色高亮区域,中心设置散射区域;所述PC膜的透过率为50%~8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匀发光的新型外饰车标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灯罩、PC膜、内灯罩、LED模组、壳体;所述LED模组的背面与壳体的内部连接;所述PC膜与外灯罩连接;所述LED模组和PC膜之间设置内灯罩;所述内灯罩与壳体的内部连接;所述外灯罩安装在壳体的外部;所述LED模组的正面设置LED光源模块,背面设置LED驱动电路模块;所述PC膜的外边缘设置一圈黑色高亮区域,中心设置散射区域;所述PC膜的透过率为50%~8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发光的新型外饰车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灯罩、外灯罩的材质分别独立为PC或PMM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匀发光的新型外饰车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灯罩的颜色选自红色透明、无色透明、红色扩散、无色扩散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匀发光的新型外饰车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灯罩的颜色为红色透明或无色透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俊徐枫锋
申请(专利权)人:领为视觉智能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