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井立体井网的配注量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9564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8:49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平井立体井网的配注量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利用保角变换方法将目标工区的水平井立体井网模型变换到复平面上,获得复平面模型;根据所述复平面模型中任意点处的复势构建大注入量注水井与水平井水平段轴线中点的注采压差计算模型;根据所述注采压差计算模型确定水平井立体井网中大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一配注量以及小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二配注量。利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可以更准确的确定水平井立体井网的配注量。

A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injection allocation of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平井立体井网的配注量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数据处理
,特别地,涉及一种水平井立体井网的配注量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致密油是指空气渗透率低于1.0×10-3μm2或覆压渗透率低于0.1×10-3μm2的砂岩、粉砂岩、云岩和灰岩等储层中的石油资源,在石油界享有“黑金”的美誉。世界范围内致密油气分布广泛,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量大约是常规油气资源量的4倍。从2000到2010年间提交的探明地质储量中可以发现我国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发展相当迅速,非常规油气探明地质储量从2000年的15%提高到2010年的超过70%,致密油和致密气对我国未来石油勘探具有很大潜力。在油田开发中后期,某些油藏受原油粘度、油水粘度比、储层非均质性、底水锥进等因素影响,出现油层平面、纵向吸水不均,生产井受效状况差,含水上升速度快等问题,致使产油量明显下降,为了改善这类油藏的整体开发效果,目前通常采用水平井立体井网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水平井立体井网是指将直井和水平井共同部署在较厚储层中的独特井网形式,虽然水平井立体井网对原有直井开发系统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但和原有的直井形成了不规则井网,从而引起了注水量合理分配问题。如何确定这类不规则井网水井的合理配注量是注水开发油藏面临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井立体井网的配注量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更加准确的确定致密储层水平井立体井网的配注量。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平井立体井网的配注量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是通过包括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水平井立体井网的配注量确定方法,包括:利用保角变换方法将目标工区的水平井立体井网模型变换到复平面上,获得复平面模型;根据所述复平面模型中任意点处的复势构建大注入量注水井与水平井水平段轴线中点的注采压差计算模型;根据所述注采压差计算模型确定水平井立体井网中大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一配注量以及小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二配注量。本说明书所述方法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注采压差计算模型确定水平井立体井网中大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一配注量以及小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二配注量,包括:基于最大合理注采压差和注采平衡机制,根据所述注采压差计算模型确定水平井立体井网中大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一配注量以及小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二配注量。本说明书所述方法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最大合理注采压差根据最大合理注水井井底流压以及最小合理生产井井底流压确定。本说明书所述方法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最大合理注水井井底流压根据下述方式确定:piwfmax=pf(1-X)pf=HmY其中,piwfmax最大合理注水井井底流压,pf表示地层破裂压力,Hm表示油层中部深度,X表示破裂概率,Y表示破裂压力梯度。本说明书所述方法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最小合理生产井井底流压根据下述方式确定:pwfimin=pp+0.01γm(Hm-Hp)γm=γ0(1-fw)+γwfw其中,pwfimin表示最小合理生产井井底流压,pp表示不同含水下的合理泵口压力,γm表示生产井井筒内混合液相对密度,Hm表示油层中部深度,Hp表示泵挂深度,Rsi表示气油比,β表示泵的充满系数,fw表示综合含水率,a表示天然气溶解系数,γ0表示生产井井筒内油相对密度,γw表示生产井井筒内水相对密度。本说明书所述方法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根据开发指标数据确定大注入量注水井与小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一配注量比值;计算所述第一配注量与所述第二配注量的比值,获得第二配注量比值;若所述第一配注量比值与第二配注量比值不满足预设条件,则调整所述水平井立体井网模型对应的参数数据,重新计算所述第一配注量以及第二配注量。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水平井立体井网的配注量确定装置,包括:模型变换模块,用于利用保角变换方法将目标工区的水平井立体井网模型变换到复平面上,获得复平面模型;计算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复平面模型中任意点处的复势构建大注入量注水井与水平井水平段轴线中点的注采压差计算模型;配注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注采压差计算模型确定水平井立体井网中大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一配注量以及小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二配注量。本说明书所述装置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注量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最大合理注采压差和注采平衡机制,根据所述注采压差计算模型确定水平井立体井网中大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一配注量以及小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二配注量。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水平井立体井网的配注量确定装置,包括处理器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保角变换方法将目标工区的水平井立体井网模型变换到复平面上,获得复平面模型;根据所述复平面模型中任意点处的复势构建大注入量注水井与水平井水平段轴线中点的注采压差计算模型;根据所述注采压差计算模型确定水平井立体井网中大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一配注量以及小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二配注量。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水平井立体井网的配注量确定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平井立体井网的配注量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利用保角变换方法将目标工区的原平面水平井立体井网模型变换到复平面上,然后,可以计算复平面任意点处的复势,根据复平面任意点处的复势以及注水井与水平井中点的注采压差计算确定井网的配注量。利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可以更加准确的确定致密储层水平井立体井网的配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水平井立体井网的配注量确定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说明书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水平井立体井网原平面模型示意图;图3为本说明书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水平井立体井网复平面模型示意图;图4为本说明书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采出程度相对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示意图;图5为本说明书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日产油相对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示意图;图6为本说明书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含水率相对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示意图;图7为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水平井立体井网的配注量确定装置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平井立体井网的配注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利用保角变换方法将目标工区的水平井立体井网模型变换到复平面上,获得复平面模型;/n根据所述复平面模型中任意点处的复势构建大注入量注水井与水平井水平段轴线中点的注采压差计算模型;/n根据所述注采压差计算模型确定水平井立体井网中大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一配注量以及小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二配注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井立体井网的配注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保角变换方法将目标工区的水平井立体井网模型变换到复平面上,获得复平面模型;
根据所述复平面模型中任意点处的复势构建大注入量注水井与水平井水平段轴线中点的注采压差计算模型;
根据所述注采压差计算模型确定水平井立体井网中大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一配注量以及小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二配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注采压差计算模型确定水平井立体井网中大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一配注量以及小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二配注量,包括:
基于最大合理注采压差和注采平衡机制,根据所述注采压差计算模型确定水平井立体井网中大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一配注量以及小注入量注水井的第二配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合理注采压差根据最大合理注水井井底流压以及最小合理生产井井底流压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合理注水井井底流压根据下述方式确定:
piwfmax=pf(1-X)
pf=HmY
其中,piwfmax表示最大合理注水井井底流压,pf表示地层破裂压力,Hm表示油层中部深度,X表示破裂概率,Y表示破裂压力梯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合理生产井井底流压根据下述方式确定:
pwfimin=pp+0.01γm(Hm-Hp)



γm=γ0(1-fw)+γwfw
其中,pwfimin表示最小合理生产井井底流压,pp表示不同含水下的合理泵口压力,γm表示生产井井筒内混合液相对密度,Hm表示油层中部深度,Hp表示泵挂深度,Rsi表示气油比,β表示泵的充满系数,fw表示综合含水率,a表示天然气溶解系数,γ0表示生产井井筒内油相对密度,γw表示生产井井筒内水相对密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冷闫子旺顾岱鸿王义鹏黄灿孟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