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高压水射流成槽设置隔振气囊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9501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高压水射流成槽设置隔振气囊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开槽机构、保护机构、卡槽和滑轨;开槽机构由高压泵、稳压水箱、若干喷嘴组成,所述的若干喷嘴位于稳压水箱的底部,每个喷嘴通过高压水管和稳压水箱连接,位于稳压水箱两端的喷嘴的喷口向外侧偏有一定的角度;稳压水箱位于保护机构内,在保护机构的底部两长边设置为带有锋刃的锯齿结构;保护机构的侧壁与稳压水箱的侧壁之间预留有空间,用于放置抽真空后的隔振气囊;在保护机构的一侧安装卡槽,在保护机构的另一侧安装滑轨,所述的滑轨为空心结构。

A device and using method of setting vibration isolation air bag by using high pressure water jet to form gro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高压水射流成槽设置隔振气囊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基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高压水射流成槽设置隔振气囊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强夯、爆破、打桩等一系列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周边结构、地下设施和相关设备仪表等损伤。目前常规的方法是采用开挖较深的隔振空沟或沟中填充材料进行隔振,如填充粉煤灰、碎石等,这些隔振措施都需要预先成槽。专利技术人发现,常规的槽内填充粉煤灰、碎石等隔振措施的隔振效果不理想,而且在预成槽的过程中都存在沟槽稳定性差、成槽效率低,或设备笨重、成本高、现场操作不方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对上述已专利技术的成槽机构进行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成槽效率。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高压水射流成槽设置隔振气囊的装置,包括开槽机构、保护机构、卡槽和滑轨;所述的开槽机构由高压泵、稳压水箱、若干喷嘴组成,所述的若干喷嘴位于稳压水箱的底部,每个喷嘴通过高压水管和稳压水箱连接,位于稳压水箱两端的喷嘴的喷口向外侧偏有一定的角度以保证装置顺利下行;所述的稳压水箱位于保护机构内,在保护机构的底部两长边设置为带有锋刃的锯齿结构;保护机构的侧壁与稳压水箱的侧壁之间预留有空间,用于放置抽真空后的隔振气囊;在保护机构的一侧安装卡槽,在保护机构的另一侧安装滑轨,所述的滑轨为空心结构。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稳压水箱为立方体,其立方体的顶部通过第一高压水管与高压泵相连;立方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二高压水管,每个第二高压水管与一个喷嘴相连。所述稳压水箱中的水压可根据土体的软硬程度调节;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机构为空心立方体,尺寸略大于抽真空后的隔振气囊尺寸。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机构内部打磨光滑或贴附光滑材料。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轨顶端通过泥浆管和泥浆泵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设有配套的导向轨以保证插入时的角度与地面垂直,所述导向轨的形状与所述卡槽及滑轨匹配,即卡槽侧的导向轨的形状与所述导轨一致;导轨侧的导向轨的形状与所述卡槽一致。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基于前面所述的高压水射流成槽设置隔振气囊的装置,提出了一种该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基于如上所述利用高压水射流成槽设置隔振气囊的装置实现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施工现场的振动大小及保护区范围,确定隔振气囊插入的深度和隔振长度;(2)清理、平整场地,准确标定隔振气囊的位置并画出标线;(3)通过起吊设备配合导向轨调整第一套装置水平向和竖直向的角度;(4)将滑轨顶端通过泥浆管和泥浆泵连接,第一套装置的高压泵工作,喷嘴下的土体被冲散形成泥浆,并通过与滑轨连接的泥浆泵抽出;同时在自重作用下,第一套装置向下行进到预定深度;(5)将第二套装置的卡槽对准第一套装置的滑轨,按步骤(4)也到达预定深度;(6)将抽真空的隔振气囊沿着第一套装置的保护机构的气囊通道下放至预定深度,拔出第一套装置,并对隔振气囊充气;(7)将第一套装置的卡槽对准所述第二套装置的滑轨,重复步骤(4)再次到达预定深度;将抽真空的隔振气囊沿着第二套装置的保护机构的气囊通道下放至预定深度,拔出第二套装置,并对隔振气囊充气;(8)重复步骤(5)-步骤(7);直到形成一道连续的气囊隔振墙,完成插板作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高压水射流成槽,施工周期短,成槽效率高。(2)本专利技术利用卡槽和滑轨保证整个隔振气囊可以按照预设的位置进行设置,保证隔振墙的位置。(3)隔振气囊具有一定的弹性,使隔振气囊充气后能紧密贴合在一起,以保证隔振效率。(4)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软土地基的隔振气囊的插板作业。(5)本专利技术仅仅通过两套装置的循环使用,实现整个隔振墙的施工,因此降低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局部放大图;图3为仰视图;图4为主视图;图5为开槽机构示意图;其中,1.锯齿,2.喷嘴,3.滑轨,4.卡槽,5.开槽机构,6.气囊通道,7.高压水管,8.稳压水箱。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为了方便叙述,本专利技术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槽内填充粉煤灰、碎石等隔振措施的隔振效果不理想,而且在预成槽的过程中都存在沟槽稳定性差、成槽效率低,或设备笨重、成本高、现场操作不方便等问题,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利用高压水射流成槽设置隔振气囊的装置及使用方法。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高压水射流成槽设置隔振气囊的装置,包括开槽机构、保护机构、卡槽和滑轨;保护机构位于开槽机构外,卡槽和滑轨设置在保护机构的两侧,保护机构用于保护整个开槽机构,且与开槽机构之间形成了安装隔振气囊的空间。所述的开槽机构5由高压泵、高压水管7、稳压水箱8、若干喷嘴2组成;若干个喷嘴2设置在稳压水箱8的底部,每个喷嘴2通过高压水管7和稳压水箱8连接,且位于稳压水箱两端的喷嘴向外侧偏有一定的角度以保证装置顺利下行;上述的稳压水箱8为立方体,一端与喷嘴2连接,一端与高压泵连接,以保证各喷嘴的水压能冲散土体;所述稳压水箱8中的水压可根据土体的软硬程度调节。所述保护机构为空心立方体,请参阅附图3,保护机构的侧壁与开槽机构5的稳压水箱8侧壁之间形成了气囊通道6,所述气囊通道6的尺寸略大于抽真空后的隔振气囊尺寸;所述气囊通道6内壁打磨光滑或贴附光滑材料,减小隔振气囊和内壁的摩擦,以保证当装置拔出时,隔振气囊不会被带出。所述保护机构的底部两长边上设置有带有锋刃的锯齿1,在自重作用下能嵌入土体,同时能保护喷嘴2,即喷嘴2在高度方向上,位于锯齿1的上方,在保护机构的一侧设置卡槽4,另一侧设置滑轨3,卡槽4与另外一个保护机构的滑轨3配合,滑轨3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高压水射流成槽设置隔振气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槽机构、保护机构、卡槽和滑轨;/n所述的开槽机构由高压泵、稳压水箱、若干喷嘴组成,所述的若干喷嘴位于稳压水箱的底部,每个喷嘴通过高压水管和稳压水箱连接,位于稳压水箱两端的喷嘴的喷口向外侧偏有一定的角度;/n所述的稳压水箱位于保护机构内,在保护机构的底部两长边设置为带有锋刃的锯齿结构;保护机构的侧壁与稳压水箱的侧壁之间预留有空间,用于放置抽真空后的隔振气囊;在保护机构的一侧安装卡槽,在保护机构的另一侧安装滑轨,所述的滑轨为空心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高压水射流成槽设置隔振气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槽机构、保护机构、卡槽和滑轨;
所述的开槽机构由高压泵、稳压水箱、若干喷嘴组成,所述的若干喷嘴位于稳压水箱的底部,每个喷嘴通过高压水管和稳压水箱连接,位于稳压水箱两端的喷嘴的喷口向外侧偏有一定的角度;
所述的稳压水箱位于保护机构内,在保护机构的底部两长边设置为带有锋刃的锯齿结构;保护机构的侧壁与稳压水箱的侧壁之间预留有空间,用于放置抽真空后的隔振气囊;在保护机构的一侧安装卡槽,在保护机构的另一侧安装滑轨,所述的滑轨为空心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压水射流成槽设置隔振气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压水箱为立方体,其立方体的顶部通过第一高压水管与高压泵相连;立方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二高压水管,每个第二高压水管与一个喷嘴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压水射流成槽设置隔振气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为空心立方体,尺寸略大于抽真空后的隔振气囊尺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压水射流成槽设置隔振气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内部打磨光滑或贴附光滑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压水射流成槽设置隔振气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顶端通过泥浆管和泥浆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占勇刘兆新李慧彭俊强蒋红光邢兰景付继凯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山东滨莱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