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与现浇混合的综合管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9499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装配与现浇混合的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其包括:现场浇筑底板(1);将预制加工成型的叠合侧墙(2)运至现场拼装,叠合侧墙(2)下端的外露钢筋与底板(1)两端的外露钢筋进行互穿并固定;将预制加工成型的顶板(3)运至现场拼装,使顶板(3)两端的外露钢筋与叠合侧墙(2)上端的外露钢筋进行互穿并固定;在叠合侧墙(2)的上部与上钢筋(6)焊接,互穿位置钢筋的内外两侧焊接斜撑钢筋(5);在互穿位置钢筋的内外两侧支现浇混凝土模板(7);以钢筋骨架为框体,浇筑成形后期浇筑混凝土本体(8)。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综合管廊快速装配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缝,改善了综合管廊结构受力性能和防水性能。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mposite pipe gallery with precast assembly and cast-in-place mix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与现浇混合的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装配与现浇混合的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制造工业的迅猛发展,预制装配式结构工厂化生产也快速崛起,在交通业、建筑业以前的现浇施工领域,逐渐形成了标准的预制构件装配式施工,不仅提高了工效,也有效保证了质量。小到铁路轨道板、盾构管片,大到铁路箱梁、城轨的U形梁等,混凝土预制制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其中,综合管廊的预制管也在近年得到了大的发展。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刚刚兴起,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综合管廊结构整体预制,现场拼装时对地基的平整度要求很高,否则很可能出现管廊拼装后结构整体倾斜的问题;而且,整体预制的综合管廊结构现场拼接时,容易产生较多施工缝,一旦施工缝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综合管廊结构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预制装配与现浇混合的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其能够实现综合管廊快速装配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缝,改善综合管廊结构受力性能和防水性能,解决了现有整体预制的综合管廊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装配与现浇混合的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装配与现浇混合的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包括:/n步骤S101,现场浇筑混凝土施作综合管廊的底板(1);该底板(1)内部埋设有闭环钢筋,初期浇筑混凝土包裹闭环钢筋的中部,底板(1)的两端部预留外露钢筋;/n步骤S102,将预制加工成型的叠合侧墙(2)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拼装时叠合侧墙(2)左右对称布置,叠合侧墙(2)下端的外露钢筋与底板(1)两端的外露钢筋进行互穿,并固定互穿位置的钢筋;/n步骤S103,将预制加工成型的顶板(3)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拼装时使顶板(3)两端的外露钢筋与叠合侧墙(2)上端的外露钢筋进行互穿,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与现浇混合的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装配与现浇混合的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S101,现场浇筑混凝土施作综合管廊的底板(1);该底板(1)内部埋设有闭环钢筋,初期浇筑混凝土包裹闭环钢筋的中部,底板(1)的两端部预留外露钢筋;
步骤S102,将预制加工成型的叠合侧墙(2)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拼装时叠合侧墙(2)左右对称布置,叠合侧墙(2)下端的外露钢筋与底板(1)两端的外露钢筋进行互穿,并固定互穿位置的钢筋;
步骤S103,将预制加工成型的顶板(3)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拼装时使顶板(3)两端的外露钢筋与叠合侧墙(2)上端的外露钢筋进行互穿,并固定互穿位置的钢筋;
步骤S104,在叠合侧墙(2)的上部与位于顶板(3)上面的上钢筋(6)焊接,互穿位置钢筋的内外两侧的钢筋部分与斜向布置的斜撑钢筋(5)焊接,构成综合管廊的钢筋骨架;
步骤S105,在叠合侧墙(2)与底板(1)的互穿位置钢筋的内外两侧支现浇混凝土模板(7),在顶板(3)与叠合侧墙(2)的互穿位置钢筋的内外两侧支现浇混凝土模板(7);
步骤S107,以钢筋骨架为框体,在叠合侧墙(2)的中空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雪刚赵欣张艳秋王文正史永杰付晓健常扬吴洋梁俊海付勇黄金王昊杜绿水石国伶申安佶陈天伟苟建东封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