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高效与安全于一体的抗滑桩旋挖机械快速成孔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滑桩成孔施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集高效与安全于一体的抗滑桩旋挖机械快速成孔方法,属于边坡支护结构施工
技术介绍
非圆形抗滑桩一般采用人工挖孔成桩方法。人工挖孔桩施工操作工艺简单、施工方便、施工质量容易保证。但挖孔桩井下作业条件差、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单桩施工速度缓慢、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也非常突出;施工人员必须采取井下作业,人身安全问题极为严峻,存在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及隐患,施工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并且桩井开挖过程对滑坡体本身抗力有所削弱,尤其挖到滑床以下坚硬稳定地层时,通常需要爆破,对地层的扰动大,更加剧了其不稳定性和施工风险,施工人员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更是难以保证。机械成孔灌注桩施工效率高、操作人员少、危险性小、受天气影响不大,机械成孔虽然较人工挖孔桩需要的混凝土增加(原因在于塌孔及充盈系数增大)。因此,需研制一种实用性较强以及工作可靠性较高的集高效与安全于一体的抗滑桩旋挖机械快速成孔方法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高效与安全于一体的抗滑桩旋挖机械快速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抗滑桩孔放线定位或是场地放样;其中,抗滑桩孔放线定位时的步骤为:/nA.1定位抗滑桩孔轮廓线,并在轮廓线内确定最大矩形线,最大矩形线的确定是采用与抗滑桩孔轮廓线内切的的方法,将矩形线的四个端点尽可能的落在抗滑桩孔轮廓线上;/nA.2根据确定的矩形线短边长度D确定旋挖桩机钻头直径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高效与安全于一体的抗滑桩旋挖机械快速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抗滑桩孔放线定位或是场地放样;其中,抗滑桩孔放线定位时的步骤为:
A.1定位抗滑桩孔轮廓线,并在轮廓线内确定最大矩形线,最大矩形线的确定是采用与抗滑桩孔轮廓线内切的的方法,将矩形线的四个端点尽可能的落在抗滑桩孔轮廓线上;
A.2根据确定的矩形线短边长度D确定旋挖桩机钻头直径d1;
A.3依照矩形线一侧短边确定第一次下钻桩芯位置;
A.4依照矩形线另一侧短边确定第二次下钻桩芯位置;
A.5根据长度D和直径d1确定旋挖桩机剩余下钻次数和钻头直径,也可根据抗滑桩孔轮廓线长边长度确定旋挖桩机剩余下钻次数和钻头直径;
A.6根据旋挖桩机下钻次数放线定位剩余下钻桩芯位置;
B.旋挖桩机根据桩芯序号和位置进行挖孔或是旋挖桩机械成孔;
C.清理侧壁多余土方,清除桩底沉渣;
D.下放钢筋笼;
E.浇灌混凝土形成抗滑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高效与安全于一体的抗滑桩旋挖机械快速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2中,所述旋挖桩机钻头直径d1不小于矩形线短边长度D,再结合市场常用钻头规格,最终确定符合要求的旋挖桩机钻头;
在步骤A.3和步骤A.4中,沿矩形线长边方向确定下钻桩芯位置,采用两切点一半径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以矩形线的一个短边的两个端点为两个切点,以旋挖桩机钻头半径大小作圆,使圆心落在矩形线内的短边中心线上,该圆心即为下钻桩芯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高效与安全于一体的抗滑桩旋挖机械快速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5中,根据长度D和直径d1确定剩余旋挖桩机下钻次数的确定方法为:
A.5.1如矩形线长边长度L不大于挖桩机下钻次数定为两次即可;
A.5.2如矩形线长边长度L大于第三次挖桩机钻芯位置位于短边中心线上,具体位于未开挖区域的短边中心线的中心点位置;
A.5.3如第一次和第三次下钻的桩芯间距不大于0.8D,则停止下钻;如第一次和第三次下钻的桩芯间距大于0.8D,则在第一次和第三次桩芯间距的中心位置确定为第四次挖桩机钻芯位置,直到相邻两次下钻的桩芯间距不大于0.8D为止;
A.5.4参照步骤A.5.3,如第二次和第三次下钻的桩芯间距不大于0.8D,则停止下钻;如第二次和第三次下钻的桩芯间距大于0.8D,则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桩芯间距的中心位置确定为第五次挖桩机钻芯位置,直到相邻两次下钻的桩芯间距不大于0.8D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高效与安全于一体的抗滑桩旋挖机械快速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5.3和步骤A.5.4中,旋挖桩机钻头直径由未开挖区域沿矩形线长边方向的最短距离确定,当最短距离超过矩形线短边长度D时,钻头直径要求不小于矩形线短边长度;当最短距离小于等于矩形线短边长度D时,钻头直径要求等于或微小于矩形线短边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高效与安全于一体的抗滑桩旋挖机械快速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旋挖桩挖孔采用的是干孔作业机械成孔施工方法;在步骤C中,采用清土设备或旋挖桩机设备清除侧壁多余土方和桩底沉渣;在步骤D中,钢筋笼为一次加工成型后,用汽车吊吊入桩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高效与安全于一体的抗滑桩旋挖机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杰,刘涛,高买燕,丁红岗,高春雷,余琨琳,赵宏宇,陈一村,石虎,邓边员,李相龙,潘延连,高嘉丽,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