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支架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94748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支架装置及施工方法,涉及一种道桥盖梁施工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悬臂盖梁支撑体系对桥下道路交通的影响的问题。本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支架装置,包括支撑在盖梁悬臂根部的中部支撑柱,中部支撑柱对称的设置在盖梁桥墩的两侧,所述中部支撑柱底部支撑在盖梁桥墩所在的承台上;还包括支撑在盖梁悬臂端部的端部支撑柱,所述端部支撑柱底端通过钢筋砼支撑在地面上,所述中部支撑柱及端部支撑柱上端支撑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上支撑调坡桁架梁,所述调坡桁架梁上支撑盖梁底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门墩式装配式钢管支撑柱支架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地面道路正常通行和悬臂盖梁现浇施工矛盾,投入临时结构用钢量少。

A support devic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large cantilever prestressed cover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支架装置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涉及一种道桥盖梁施工装置,特别是一种道桥盖梁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高架桥建设的不断发展,大悬臂预应力混凝土盖梁因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轻巧、造型美观、通行视线好和可充分利用城市道路空间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为缓解日益紧张的交通压力,城市道路、高架桥越修越宽,盖梁总长度大的已超过35m,单侧悬臂长度也逐渐达到10m以上。为尽可能减小对桥下道路交通的影响,对大悬臂盖梁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现有工程实践,大悬臂盖梁主要利用承台搭设钢管支撑柱加贝雷架的支架形式或钢管支撑柱加悬臂桁架式支架体系或牛腿托架加贝雷架等形式,其优点是充利用承台来搭设钢管支撑柱进行支架搭设,施工过程不影响盖梁投影范围内车辆的正常行驶,且临时结构用钢量投入相对较小,施工方便;缺点是支架体系受盖梁悬臂长度的制约较大,当悬臂长度超过8m时,钢管柱或托架上悬臂贝雷架支架或桁架变形大,会影响盖梁的浇筑质量。因此,对于悬臂长度超过10m的大悬臂盖梁,必须研发一种新型的盖梁支架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支架装置及施工方法,本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支架装置的目的是针对10m以上大悬臂盖梁采用常规利用承台搭设钢管支撑柱及贝雷或桁架悬臂梁存在变形大、施工安全风险高不足,提出一种门墩式装配钢管支撑柱型钢支架体系,解决大悬臂盖梁现浇施工及保证桥下道路正常通行回收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支架装置,包括支撑在盖梁悬臂根部的中部支撑柱,中部支撑柱对称的设置在盖梁桥墩的两侧,所述中部支撑柱底部支撑在盖梁桥墩所在的承台上;还包括支撑在盖梁悬臂端部的端部支撑柱,所述端部支撑柱底端通过钢筋砼支撑在地面上,所述中部支撑柱及端部支撑柱上端支撑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上支撑调坡桁架梁,所述调坡桁架梁上支撑盖梁底模。车辆可以通过中部支撑柱与端部支撑柱之间通过。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部支撑柱及端部支撑柱与所述承重梁之间支撑卸荷砂箱,方便后期支撑系统的拆除。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部支撑柱及端部支撑柱均为沿盖梁横向排列的多个,所述承重梁包括位于盖梁横向同一排的中部支撑柱及端部支撑柱上均同时支撑横担梁,所述横担梁同时支撑纵梁,所述纵梁上支撑分配梁,所述分配梁上支撑调坡桁架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部支撑柱或端部支撑柱有多段杆体端部通过法兰连接而成,以便于根据不同高度的支撑需求进行灵活的组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梁桥墩两侧的中部支撑柱之间通过横撑杆或剪刀撑杆连接,以便提高结构强度,由不会影响交通空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横担梁和分配梁两端承载施工通道,所述施工通道位于盖梁两侧,用来搭设施工通道。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梁两端设置有第一次预应力张拉平台,纵梁在盖梁端部承载第一次预应力张拉平台。施工方法如下:步骤一:准备工作,根据大悬臂预应力盖梁结构尺寸和地面道路通行要求,确定中部支撑柱及端部支撑柱间距:步骤二:支撑柱布设,在基础顶面预埋圆形钢板和地脚螺栓,钢管支撑柱与地脚螺栓连接,钢筋混凝土基础四个侧面粘贴黑黄警示胶带,靠近盖梁悬臂根部侧钢管支撑柱利用盖梁桥墩外侧承台搭设,根据盖梁高度确定钢管标准节段长度,在柱顶设置卸荷砂箱;步骤三:横担梁、纵梁和分配梁布设,中部支撑柱及端部支撑柱上方支撑横担梁,横担梁上铺设纵梁,纵梁上铺设分配梁,横担梁和分配梁位于盖梁两侧挑出施工通道,施工通道安装围护栏,施工通道上满铺厚木板;步骤四:调坡桁架梁及底模安装,设计整体式型钢调坡桁梁,地面整体加工后吊装,然后直接在调坡桁架梁上安装底模,再进行盖梁钢筋骨架加工、安装、立侧模和混凝土浇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支架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针对10m以上大悬臂盖梁,通过设计门墩式装配式钢管支撑柱支架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地面道路正常通行和悬臂盖梁现浇施工矛盾,投入临时结构用钢量少,搭设快速方便,施工安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可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示例。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所有的定向参考(例如,上方、下方、向上、上、向下、下、顶部、底部、左、右、垂直、水平等)描述性地用于附图以有助于读者理解,且不表示(例如,对位置、方位或用途等)对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限制。另外,术语“基本上”可以是指条件、量、值或尺寸等的轻微不精确或轻微偏差,其中的一些在制造偏差或容限范围内。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中,1-承台;2-地面道路;3-地脚螺栓;5-钢筋砼;6-圆形钢板;7-标准节段;8-法兰;9-钢板垫块;10-卸荷砂箱;11-横担梁;12-纵梁;13-分配梁;14-桥墩;15-施工通道;16-预应力张拉平台;17-调坡桁架梁;18-大悬臂盖梁;19-施工通道;20-横撑;21-剪刀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权利要求书所涉及的专利技术。此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所有组合未必是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支架装置,包括支撑在盖梁18悬臂根部的中部支撑柱,中部支撑柱对称的设置在盖梁18墩柱14的两侧,所述中部支撑柱底部支撑在盖梁18墩柱所在的承台1上;还包括支撑在盖梁18悬臂端部的端部支撑柱,所述端部支撑柱底端通过钢筋砼5支撑在地面上,所述中部支撑柱及端部支撑柱上端支撑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上支撑调坡桁架梁17,所述调坡桁架梁17上支撑盖梁18底模。车辆可以通过中部支撑柱与端部支撑柱之间通过。所述中部支撑柱及端部支撑柱均为钢管支撑柱。所述中部支撑柱及端部支撑柱与所述承重梁之间支撑卸荷砂箱,方便后期支撑系统的拆除。所述中部支撑柱及端部支撑柱均为沿盖梁18横向排列的3个,所述承重梁包括位于盖梁18横向同一排的中部支撑柱及端部支撑柱上均同时支撑横担梁11,所述横担梁11同时支撑纵梁12,所述纵梁12上支撑分配梁13,所述分配梁13上支撑调坡桁架梁17。所述中部支撑柱或端部支撑柱有多段杆体端部通过法兰连接而成,以便于根据不同高度的支撑需求进行灵活的组装。所述盖梁18桥墩14两侧的中部支撑柱之间通过横撑20杆或剪刀撑21杆连接,以便提高结构强度,由不会影响交通空间。横担梁11和分配梁13两端承载施工通道19,所述施工通道19位于盖梁18两侧,用来搭设施工通道19。所述盖梁18两端设置有第一次预应力张拉平台16,纵梁12在盖梁18端部承载第一次预应力张拉平台16。具体的:根据大悬臂盖梁18结构尺寸等设计参数和地面道路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在盖梁悬臂根部的中部支撑柱,中部支撑柱对称的设置在盖梁桥墩的两侧,所述中部支撑柱底部支撑在盖梁桥墩所在的承台上;还包括支撑在盖梁悬臂端部的端部支撑柱,所述端部支撑柱底端通过钢筋砼支撑在地面上,所述中部支撑柱及端部支撑柱上端支撑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上支撑调坡桁架梁,所述调坡桁架梁上支撑盖梁底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在盖梁悬臂根部的中部支撑柱,中部支撑柱对称的设置在盖梁桥墩的两侧,所述中部支撑柱底部支撑在盖梁桥墩所在的承台上;还包括支撑在盖梁悬臂端部的端部支撑柱,所述端部支撑柱底端通过钢筋砼支撑在地面上,所述中部支撑柱及端部支撑柱上端支撑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上支撑调坡桁架梁,所述调坡桁架梁上支撑盖梁底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支撑柱及端部支撑柱与所述承重梁之间支撑卸荷砂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支撑柱及端部支撑柱均为沿盖梁横向排列的多个,所述承重梁包括位于盖梁横向同一排的中部支撑柱及端部支撑柱上均同时支撑横担梁,所述横担梁同时支撑纵梁,所述纵梁上支撑分配梁,所述分配梁上支撑调坡桁架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支撑柱或端部支撑柱有多段杆体端部通过法兰连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桥墩两侧的中部支撑柱之间通过横撑杆或剪刀撑杆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联英王建勋施可成缪国波奉小华叶水标翟骥腾施露赵庆奎李盖盖任致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交工金筑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